翻看古诗,写到喝酒往往都是豪饮,动不动就是几百杯、几千石,好像诗人酒量都很好一样。
诗仙兼酒仙的李白,在《江夏赠韦南陵冰》中写“愁来饮酒二千石,寒灰重暖生阳春”。一石差不多等于一百公斤,这样算来李白一旦发起愁能喝200吨酒?
又比如《将进酒》:“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激昂潇洒,充满狂放的气息。至于如何才能“得意尽欢”,李白说“会须一饮三百杯”。难道真要一次性喝300杯酒?
图/《望庐山瀑布》,现代,戴敦邦,国画;场景取自《望庐山瀑布·其二》。李白用“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夸张比喻和浪漫想象,将庐山香炉峰的奇伟景象表达得淋漓尽致。
作为浪漫主义诗人,李白写诗向来喜欢夸张,像“飞流直下三千尺”、“玉盘珍羞值万钱”等等,所以200吨、300杯应该只是文学上的夸张手法。
那么问题来了:真实历史中,李白作《将进酒》时究竟喝了多少酒呢?
图/李白像,据故宫南薰殿藏品摹绘,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1
唐代诗人“海量”之迷
唐代诗人集体给人一种爱饮酒的印象,随便拉出一个,基本上没有不能喝的。
王绩自称“醉吟先生”, 李白人称“酒仙”、“酒圣”, 白居易自称“醉尹”, 皮日休自称“醉士”、“醉民”, 陆龟蒙及其夫人更是酒中伉俪,常对饮, 吟诗作文。
这一方面是由于当时的酒文化氛围使然。
状元出身的贺知章,历任礼部侍郎、秘书监、太子宾客等职。相当于今天副部长级别了,饮起酒来也是恣情纵意,毫不在意形象。他与李白共饮时,身上没带钱,就解下代表着官员身份的金龟袋换酒喝。不仅没有被人诟病,反而成为士林中的美谈。
这种氛围下,真是酒量想不大都不行。
图/《金陵酒肆留别》诗意图,戴敦邦,国画。反映了唐时的宴饮。
唐代宗时期宰相元载就是个典型的酒量“被喝大”的例子。据署名为唐代冯贽的《云仙杂记·酒魔》引《玄山记》记载,元载还没有显达的时候,是滴酒不沾的, 后来做了官, 同僚们千方百计劝诱他饮酒, 酒量就越来越大,从日饮一斗到日饮二斗而不醉, 乃至嗜酒如命。
可见在唐代文人圈子,不会饮酒的要学着饮, 酒量小也会变得酒量大。
另一方面,唐代的酒由于受酿造技术限制,酒精度数很低,所以人们才能开怀畅饮。
唐代诗人们喜欢用饧、饴来比喻酒。比如高骈的“花枝如火酒如饧”、刘禹锡的“湖鱼香胜肉,官酒重于饧”等等。
饧是唐时的甜味调料,饴是一种麦芽糖浆。说明唐代的酒口感是甜的,不像今天的白酒那么辣。白居易就说过韩愈:“户大嫌甜酒,才高笔小诗”。
此外白居易还有诗说:“绿饧黏盏杓”。绿是酒的颜色,当时的酒在酿造过程中容易混杂微生物,所以基本上都是绿色的。“黏盏杓”就有意思了,说酒黏糊糊的粘满了硫盏杯杓。
这哪里是酒,分明是粘稠的糖水嘛。
事实上,唐代的酒,是由人工发酵方式酿造的米酒或葡萄酒。而制造现代白酒的蒸馏法,要到宋元时才传入。
图/古代酿酒生产图(图源来自网络)
唐代酒通常是取粮食、水、酒曲,按照一定比例混合,装入大瓮中密封发酵而成。跟酒曲发生化合反应的粮食,大部分被糖化,只剩一丁点儿还能继续酒化。可不就是糖水了。
当然唐朝也有高端的酒,是用更好些的酒曲酿出来的,所以相对纯净,颜色呈琥珀色,接近现代的黄酒。被视为高档酒,有白居易的诗为证:“世间好物黄醅酒”。
据沈括《梦溪笔谈》记载,唐宋时期酒的酒精含量通常在3°-15°之间,少数能达到20°。李白平时喝的酒比较杂,有“千杯绿酒何辞醉”这样的民间粗酿,也有“玉碗盛来琥珀光”这样的高档酒。平均下来,大概也就在7、8度。这样低的度数,难怪李白等古代文人总好像是酒量很好了。
2
理性讨论:李白的真实酒量
李白的真实酒量到底多少?鉴于他写诗向来夸张,我们试着从尚写实的杜甫诗中找找线索。
杜甫《饮中八仙歌》说:“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图/《古贤诗意图》(局部),明代,杜堇绘,纸本墨色,纵28厘米,横1079.5厘米,现藏故宫博物院。根据杜甫《饮中八仙歌》创作。
按古代的容量标准来换算:一斗是12斤左右。
从诗句看,李白喝了一斗酒后还能创作诗歌,可见不是烂醉,不过既然后来又“酒家眠”了,可见也差不多了,综合起来估计酒量就在12斤多点。
这里又有问题了,一次喝12斤酒,即便是7、8度的酒,但撑也能把肚子撑坏。所以也有人认为这里的“斗”绝非装粮食的“斗”。
一派认为“斗”是个特大号的酒杯,与李白的豪迈之气正好相匹配。
南宋诗人刘过的《沁园春》开头就说“斗酒彘肩,风雨渡江,岂不快哉!”这里“斗酒彘肩”的典故来自《史记·项羽本纪》。当时樊哙勇闯鸿门宴,项羽口称他为壮士,赐与斗卮酒和生彘肩。
樊哙自然是豪气干云,痛饮斗卮酒,尽啖生彘肩。生彘(猪)肩是人很难吃下的东西,斗卮酒跟它对举,显然也是一般人无法喝下的,应该是容量很大。
据学者马执斌考证,杜甫诗中的“斗”应就是这种秦汉时期人们常用的饮酒器“斗卮”的简称。而据出土文物实测,“斗卮”容量大概跟现今的2升啤酒杯相当。
图/唐代金酒杯,国家博物馆馆藏
另一派认为,一斗也就是一杯而已。
依据是《诗经·大雅·行苇》“酌以大斗,以祈黄考”。朱熹注 :“大斗,柄长三尺。”故此,李白喝酒的这个“斗”极可能就是古人盛酒用的长柄勺子,从出土的青铜斗看,也就是现在家里饭勺大小,一斗也就相当于现在常用的一个玻璃杯。
如果以一杯来论,李白的酒量着实不大,我们又为何总有种他酒量很好的印象呢?
大概无论是《襄阳歌》里的“百年三万六千日,一日须倾三百杯”,“咸阳市上叹黄犬,何如月下倾金”;还是《月下独酌四首》中的“三杯通大道 ,一斗合自然”,李白的诗总带着豪迈的酒意,而酒意又凸显了他不畏醉的放达和不羁。
况且,还有在唐皇面前作诗时,使唤高力士为他脱靴、杨贵妃为他磨墨的传说。在人们心中,李白再恃才傲物,可能也只有酒壮人胆之后,才敢如此放肆吧。
图/《唐明皇招饮李白图卷》,明,杜大绶,现藏美国波士顿博物馆
而作为李白的挚友,杜甫也并不意在记录李白的酒量,“李白斗酒诗百篇”抓住的是李白边饮酒边长吟不辍的放达形象。这样的李白才与我们认知中那个“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笑傲凌沧海”的李白,是相吻合的。
至于李白酒量具体是12斤,还是2升,抑或是一杯,又有什么关系呢。
3
诗酒盛世 文化自信如何延续
李白浮云富贵, 粪土王侯,又疾恶如仇,崇尚侠义,但最大的理想,还是济苍生安社稷。
李白曾以吕尚、张良、诸葛亮、谢安等人自比,颇为自负。天宝元年,李白被唐玄宗召入长安 ,得意地说:“仰天大笑出门去, 我辈岂是蓬蒿人”。
图/《李太白像》,现代,傅抱石,纵137.3厘米,横68.7厘米,现藏南京博物馆。
然而,唐玄宗给李白的供奉翰林只是个闲职,没有参政议政的权利。李白空怀一腔报国热情, 满腹才华却无处施展,还处处被排挤。失望之下,他主动辞请。玄宗以李白 “非廊庙器 ”为由批准了,赐金放还。
天宝三年(744年),李白满怀悲愤的心情离开长安,重新踏上了云游祖国山河的漫漫旅途。
八年后,公元753年,李白作出千古名篇《将进酒》。
这一时期,李白多次与友人岑勋应邀到嵩山另一好友元丹丘的颍阳山居为客,三人登高饮宴,借酒放歌,以抒发满腔不平之气。
《将进酒》中说:“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君莫停。”看似在规劝岑元二人,又何尝不是在说服自己,想要一醉方休。
图/嵩山夕阳。李白曾与道士丹元丘携手游历嵩山,访仙问道。
李白在诗中还写道:“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可以相信,要说作《将进酒》时李白喝了多少酒,大概也就是曹植的《名都篇》中说的“我归宴平乐,美酒斗十千”最接近李白当时的处境和心情。
李白很显然在自比曹植的才华和境遇。据说曹植一心排遣愁怀,于平乐观置酒宴客,一斗酒的价值就高达万钱。李白则在《将进酒》中有着不亚于曹植的豪气:“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因此很有理由相信,李白就是想照着曹植的境界喝,彻底地狂浪痛饮。
照这情形估计,得是烂醉了。以唐代那种米酒的度数,恐怕真得喝上个12斤了。
话说回来,我们可以脑洞一下,李白当年若喝的不是低度数的甜酒,而是喝烈性白酒,会怎样呢?
也许一下子就醉倒了,又也许我们能看到一个落笔之时更加撼动五岳的李白。毕竟郭沫若曾说:当李白醉了的时候,是他最清醒的时候。
不管怎样,我们应该都不会看到他消愁的颓态。他与曹植虽都求醉,但一个洒脱不羁,一个抑郁而亡。
与曹植所处的三国乱世不同,李白所身处的,是中国历史上最强盛的时代之一,疆域辽阔、民富国强、政治清明,文化开放而包容。
大国的气度,滋养出文人昂扬自信的精神和奔放的气度。他们以这样的胸襟追求政治功业,无论得意还是失意,都豁然大度,豪情满怀。
所以,才会在“人生得意须尽欢”的悲叹之后,又还有“天生我材必有用”和“千金散尽还复来”的自信和希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