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来了,下班时再也看不到太阳了。在夜幕降临的幽暗中,伫立于寒风不时掠过的站台上,等待着公交车的罗盈,却并不像其他人那样,急切地渴望着早早回家。
在这一天比一天温度更低的季节,罗盈的家也没有因为暖气而真正热乎起来。她的家是冰冷的,一年四季从来如此。但这无关半死不活的暖气,即便是炎热的夏天,也没有改变过她家的温度。说实话,如果但有地方可去,她绝不会回家。
可是该死的公交车或快或慢,总是诚实地把她带到终点站,她的家就在那附近。要是她不下车,司机会催她下来。下来的那一刻,好迷茫,还有一丝心痛和几分不情愿。
下车后,她默默站在那儿,看着其他的人快速地东西南北各自离去。还有一些人去了超市买菜,将满足的笑意挂在嘴角上。大概是一顿丰盛美味的晚餐,正吸引着他们吧,否则,还有什么事可以让人们如此开心?
晚餐对她无所谓,她对吃饭没有那么深厚的兴趣。可她还是走进了超市,买了几样时令菜。离开超市后,她的脚步越发沉重,好像很累,又好像后背背着两个人在走路。不,也许不只是两个人,是更多,是根本无法衡量的压力和绝望。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她害怕回家,也渴望家里没有人。有一个时期,M不在家,她不但不孤独,还有一种喜出望外的自在感。她不做饭,饿了就吃水果零食,把时间都花在看喜欢的文章和电影上,这时候,仿佛曾经覆盖在心头上的一切阴霾都消失了。
M是她的丈夫,但似乎又不是,要不她怎么总觉得无家可归呢。说是丈夫,其实他还兼着“婆婆”的角色。他事无巨细都要管,品头论足之余,吹毛求疵得厉害,让罗盈不胜其烦。婚后罗盈的听力变差了,这可能也是出于自我保护。
她想起了《大话西游》中的唐僧,他的饶舌达到了令人窒息的地步,简直是一种杀人武器。罗盈想,M也是一样啊,他会用舌头杀人。事实上,这柔软灵动的舌头比刀子还要尖利,自己如果不尽早离开,一定会被他的唾沫淹死……
当她这样胡思乱想的时候,不知不觉走出了老远,回家的那条窄路不但走完了,还错过了家门口。可她不想返回。她点开手机,看燕山影院公众号资讯,2号厅有一部还可以看的国产片在放映,18:30有一场,瞬间她有了一个决定,先不回家,去看电影,正好赶得上。
她给M打电话,声音冷冷地告诉他,晚上要去看一场电影,暂时回不了家。M有些不满地应了一声。他不好反驳,昨天他跟同学聚会,喝得酩酊大醉,半夜才回来的。他也知道罗盈有一个人去电影院看电影的习惯。为了报复,他提出附加条件,无论多晚回来都要给他做饭,他懒得去外面吃。罗盈也哼了一声,电话挂掉。
这有点滑稽,她拎着蔬菜去电影院。不过,总是一个人去看电影,和周围那些呼朋引伴一起观看的人比起来,不也有点滑稽?
这算不了什么。
懒得去站点等公交车,她打了车。到影院的时候,还有十多分钟。电影是冯小刚的那部《我不是潘金莲》。整个大厅看电影的,大概有七八个人,但只有罗盈是独自一人。罗盈没觉得电影好看,感觉由范冰冰的锥子脸来演李金莲有点不太像,不是标准的农村妇女形象,城市感太强烈。
看过小说后所形成的潜在印象,李金莲应当是宽脸圆脸,全然农村妇女范儿,符合那个年代的特征。锥子脸让人联想到如今的网红们,所以代入感有差距。而且,片子拍得太沉闷古板,似乎放不开,不够热烈,台词又过于单薄。也许本来可以更精彩吧。
实际上,罗盈不关心电影是否好看,这真的不重要。重要的是,她可以坐在里面打发时间,远离M。当电影演到三分之二的时候,她有点紧张和隐隐的遗憾。她不希望电影这么快就要结束,她希望电影一直放映下去,直至世界尽头才好呢。她也曾如此希望过公交车会偏离常轨,穿越时空,一直开下去,开到世界的末日。
但这个想法不好。车上还有其他人,他们都急切地盼望着回到家里,心中怀着的是满满的期待。他们要围坐在热气腾腾的餐桌前,把一天的新闻吐露给家人分享。这是幸福的时刻,除了罗盈感受不到。
电影散场,罗盈最后一个离开座位,走出电影院,还是有点遗憾。似乎全世界任何地方都值得留恋,除了那个所谓的“家”。
来到外面,路灯闪烁,车水马龙,幽蓝的天幕上,看不见星星,也没有月亮,它深沉而宁静,与尘世的热闹,形成强烈的对比。
罗盈没有走向公交车站台,也没有打车。她沿着人行道,朝家的方向蹒跚走去。她走得很慢,这样她就需要将近一个来小时才能到家,那也就意味着,她又可以和讨厌的M远离一个小时了。
似乎,这就是胜利。她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