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李肇《唐国史补》里记载,中唐时,“京师贵游尚牡丹三十余年矣,每春暮,车马若狂,以不耽玩为耻”。欧阳修的《洛阳牡丹记》里也记载说,当时牡丹价高者,竟至“一本有直数万者”,“一国如狂不惜金”,甚至出现了“王侯家为牡丹贫”的现象。而在白居易的诗中,则直接点出了牡丹罕见珍品之昂贵:“灼灼百朵红,戋戋五束素”、“一丛深色花,十户中人赋”,为牡丹而一掷千金,达到了“家家习为俗,人人迷不悟”的程度。
李贺在《牡丹种曲》描写了王公贵族将“走马驮金”得来的牡丹种在精致的花盆里,在精心照料之下,一夜之间鲜花盛开,却不过供王公大人们一日之欢,清晨的“一夜绿房迎白晓”,到了黄昏,便“晚华已散蝶又阑”、“嫣红落粉罢承恩”。
雍容华贵的牡丹背后,是富贵人家的穷奢极恶,以及中下层人民的困苦生活。盛极则衰,再华美的牡丹,也逃不过残败凋零的命运,而在“安史之乱”中逃脱了覆灭命运的唐朝,最终也还是没能逃得过黄巢起义。有趣的是,黄巢曾写过两首咏菊花的诗,里面有“我花开后百花杀”的句子。这里面的“百花”,是否也包括了牡丹在内呢?
可牡丹之所以能够进为中国最负盛名的传统名花,绝不仅仅是因为它的美艳与雍荣。牡丹花于暮春开放,桃花、梨花、杏花都已开过,牡丹便以这种迟开不争春的高尚品格得到了人们的赞美。同时,牡丹还象征着不惧权贵、不畏困苦与逆境的精神。
传说,武则天当了女皇后,冬日醉酒后游玩宫廷花苑,看到百花凋谢万物萧条的景色,心里十分不喜,写下了“明朝游上苑,火速报春知,花须连夜发,莫待晓风催”的诏书。畏于女皇淫威,其他花都开了,只有牡丹抗旨未开,被贬洛阳,并将扔进火里焚烧,牡丹在烈火中怒放,从此便有了”焦骨牡丹”这个品种。
唐朝以后,人们对牡丹的喜欢有增无减,宋代,牡丹的栽培技术更加系统完善,并出现了以欧阳修的《洛阳牡丹记》为代表的一批牡丹理论专著。欧阳修、王安石、苏轼、苏辙、范仲淹、曾巩、司马光、辛弃疾、陆游等人都曾留下过大量关于牡丹的诗词。其中我最喜爱的,是苏轼的两首诗:
“人老簪花不自羞,花应羞上老人头;醉归扶路人应笑,十里珠帘半上钧。 ”
“ 今岁东风巧剪裁,含情只待使君来;对花无语花应恨,直恐明年花不开。 ”
两首诗均无一字正面描写牡丹的风姿,只用“人老簪花”、“对花无语”两个行动,将诗人对牡丹的喜爱、怜惜之情刻画得入木三分。
明朝画家、诗人徐渭喜欢以牡丹自喻,借牡丹寄寓自己的旷世逸才。徐渭在《牡丹赋》里写道“富贵非浊,贫贱非清”,牡丹虽然外表秾艳,不像兰、松、菊一样清竣,实际上却具有虽浓亦清的品格。徐渭所画的牡丹,多为泼墨牡丹。完全脱离了艳丽的色泽的泼墨牡丹,别具高洁冷峻、泼辣豪放的丰采,流露出徐渭豪迈的胸襟和气度,同时也负载着画家胸中“一段不可磨灭之气,英雄失路托足无门之悲”。
无论将牡丹比为美女,象征荣华富贵或高洁品性,还是借牡丹来感叹韶华易逝、怀才不遇,其实都是托物言事、寄审自己的感情与感慨。而在这个过程中,牡丹的文化内涵也得到丰富与积淀,并日益深入人心,最终形成了共同的审美理念。
"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赏牡丹,赏的不仅仅是牡丹,还是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是千百年来人们对繁华盛世、高洁人品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