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花落尽,柳絮飞舞的暮春时节,虞山街道打响了三合一、群租房专项整治的第一枪。作为街道一分子的我,奉命投身到这场我后来称之为史无前例的整治攻坚行动中。
以铁的手腕,铁的决心,铁的担当,坚决向“三合一”、群租房说不!
以人民的名义打好消防隐患整治攻坚战!
大街上随处可见这样的宣传标语,相关的媒体报道也铺天盖地,似乎向所有人表明:这一次,浴火重生的政府,痛定思痛,誓与三合一、群租房死磕到底了。
我曾经以为,这场行动与往年任何一场整治运动没什么不同,无非是轰轰烈烈地开始,和风细雨地进行,最后热热闹闹地结束……而我,也只须象征性地到场,象征性地指导,最后来一份不痛不痒又乏善可陈的总结。
后来,以及后来的后来,事实证明我的判断错了。
市长大人亲自挂帅,每日一会;街道主要领导上情下达,下情上报;旁征博引,有问必答...…温文尔雅而又声色不动地把自己逼得没有了退路!所有人,就是在这样的氛围中,一点一点被拧紧了发条。干劲和热情,随着那一条条细致的会议纪要,一次次零距离感的@,在不同时间被不同程度地调至了最高档。
当然,我,也不例外!
我负责督导四丈湾、闽江、尚湖三个社区。看前期上报的排摸表,这三个社区三合一和群租房的情况并不严重,共有18家,较其他小组少多了。我曾为此暗喜,两天即可走遍,搞定!没想到紧接着街道整治办要求各小组全面开展排查。于是,18变成了1600……
三个社区空间上不连接,客观上增加了我不少赶路的时间。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上午在闽江,下午去尚湖,晚上蹲点四丈湾。这倒给了不擅家务的我一个堂皇的理由:家里的晚饭自然是不烧了,孩子的功课也是无暇顾及了,衣服,是洗衣机对付了……家里那位开始碎碎念:雨露均沾,雨露均沾哪!我哑然失笑——本宫精力有限,自然是要有所偏颇的。
尚湖社区顾名思义,位于尚湖湖畔,是个涉农社区,与大湖甸村混居,户少,三合一、群租户更少。社区干部对社区知根知底,方法灵活,软硬兼施,排查和督促整改进展较为顺利。坐着久违的警摩,穿梭在大街小巷,倒也不失为一道风景!值得一提的是,五一节那天,排查归来,却被贴单罚款,愤怒和委屈没憋死我,却憋死了尚湖的两条鱼,甚是可惜。
闽江社区,位于中心城区,区内多为旧式公寓楼房,出租户人员复杂,排查量大。集中排查的那几夜,几十幢多层,一至六楼,上楼下楼,循环往复,着着实实挑战了一下我的体力和耐力,要面子不服老,我硬是没吭气。看微信运动上,只是一万多步,但只有我知道,那一万多步,艰辛自不可与平时同日而语。
期间也有钉子户不时冒出,精明小算的五星住户,固执年迈的药店老板,还有蛮横嘴碎的电机卖家……好在全体小组成员齐心协力,见招拆招,一一化解。
四丈湾的战争,没有硝烟,但充满油烟,那是元和路五号里炸大排时飘出来的。仓库里杂物横陈,用木板隔了一层,再在木板上面用泡沫夹心板搭了一个小房间,给看仓库的老伯住的。距房间五米处木板下方有两个强力煤气灶,用以炸大排炸鸡腿。
典型的三合一!
我刚一接手,就和出租方——圆滑的朱经理过了一招。在那间老式的办公室里,瘦瘦的朱经理打着哈哈,以自己不是房东为由,拒绝签收我们下发的整改通知书,草草打发了我们。
收着房租,却不是房东?这样的结果自然是我们不能接受的。几经周折,顺藤摸瓜,才发现,这是某局委托中信代收房租的公房。接下去的事情就好办多了,由市整治办责令相关部门限期整改,属地管理的街道则负责验收。
随着排查的深入开展,年代老房固有的安全隐患逐渐浮出水面:危房,旧楼,失管公房,非法占用的拆迁遗留建筑,三合一,群租房,电线私拉乱接,整治小组所到之处,触目惊心。隐患,无处不在!又因为普遍存在,反而无从下手。
社区顾书记犹豫了!征询我的意见:这整改通知书,发,还是不发?
发!
就这样,四丈湾总共六百多户,整改书竟发了三百多份!认真负责的美女帅哥还有两位勤恳踏实累到趴下的辅警,着实整出了不一般的风采。
泡沫夹心板!违章建筑!这些关键词,曾经很长时间困挠过我(其实至今我也还没完全吃透)。在我眼里,包装过的泡沫夹心板与传说中的石棉阻燃材料实在长得相似,害我傻傻分不清楚,以至于有两次误诊闹了笑话。
至于违章建筑,随着前置定语的不同,整治范围也变得飘忽不定:有消防隐患的违章建筑出租住人,一律拆除。有消防隐患的违章建筑出租,一律拆除。有消防隐患的违章建筑,一律拆除。违章建筑一律拆除。据说邻镇局部地区已炼至最高境界了。可是,是否家家都能修至那传说中的第四重呢?很多人拭目以待!
淘宝店,住改商、车库……诸如此类的词眼也一度灼伤了我的双眼,极大程度地考验了我的中文水平。
什么样的店定义为淘宝店?在淘宝网上开店就是淘宝店么?如何确定?放了电脑并且有存货就是?放了电脑但没有存货算不算?有存货但不做淘宝只做微商算不算?没有存货只做微商要不要整?更有杜家村那位说:我家开的是服装店,不做淘宝微商,只是凑巧取名淘宝屋罢了。整改?不存在的。住改商?比比皆是!
抚额沉吟,一个字:晕!两个字:好晕!
不是我想多,是生活太复杂!
排查—整改—验收,一户一周期,这是以相关整改标准不变为前提的理想化操作流程。但实际上,整改范围在不断扩大,整改标准也不断提高,加上出租户承租人的不理解不配合,促使我们在反复摸排的同时,不得不反复解释——无形中影响了整改的进程。
说到进程,仔细想来,似也没有明确的约定。包点责任人之间没有建立定期交流的机制,仅从整治工作群和微信公众号里获取些碎片化信息,因此各小组间排摸整改的进展,各包点责任人是无从知晓的。这令我在把控整治环节的节奏上不免多了一丝迷茫。
再看整治工作群里,与初时的沸腾相比,历时月余,偶有水花溅起,终渐趋平静。整治,似乎进入了一个停滞期,看似波澜不惊,实则暗流汹涌——要求验收的可是越来越多了。
所有人都暗暗思索:验收标准,谁来定?验收环节,谁把关?验收报告,谁来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