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咖啡馆,一个新奇又引人无限遐想的名字。
第一次听这个名字,是在10.11晚上,我的一位朋友找我推荐深圳适合做大型培训的场地,然后附带了一张“死亡咖啡馆中国带领人培训”的海报。
恰逢当天我正在参加房爸爸深圳学员圈的线下聚会,我连海报都没有放大细看,就赶紧针对需求四处请朋友们推荐适合的场地。
晚上回到家我才把海报打开,可是二维码扫描开只是客服的微信,并没有多余的信息内容,只是让我产生了对“死亡咖啡馆”的好奇。
可能智慧的种子到了开花结果时,就在朋友圈无意间看到了金刚智慧圈的朋友发了一条链接,也就是海报上的死亡咖啡馆中国带领人广州场的招募推文。
于是,读完了推文我又关注到了上海手牵手生命关爱发展中心,继而看到了“死亡咖啡馆”、“临终关怀”等相关文章。刷了几篇关于死亡咖啡馆的文章后,当下我就决定要参加。
咨询了客服,今年之内都不会开设深圳场,那么离我最近的场次就是周末的广州场,好在广深两地交通便利,看了下时间安排之后,就果断报了名。
一、为什么要参加这个培训?
在我发了朋友圈说我要去广州参加“死亡咖啡馆中国带领人”培训的时候,很多朋友是不理解的。
其实我非常理解朋友们的不理解,毕竟在国内“死亡教育”和“性教育”是在大众当中相当难以启齿的话题,随着近几年的发展,“性教育”已经得到了社会的普遍认可,年轻的80、90后父母们重视起了这个问题,“性教育”已经开始在慢慢的普及化了,而说起“死亡教育”,大众依然是一副讳莫如深的样子。
说起“死亡”,往往会让人联想到悲伤、晦气、恐惧、邪门,甚至是禁忌,所以往往大众在茶余饭后可以天南海北、人世沧桑什么都聊,甚至好友之间连性话题都可以聊,唯独不会聊的就是“死亡”。即便偶尔谈起,也只是感慨世事无常,少熬夜多锻炼,常体检,保平安。
但是我们每个人既然会出生,就一定会死去。不是说我们回避它、忌讳它,不去谈论它,我们就可以不用死的。
既然死亡是每个人都会经历的事,那么为什么不正确的看待它呢?
有多少人终其一生活得懵懂,死得仓促,甚至都没来得及和亲友告别?
又有多少人,一生追逐功成名就,临了却带着遗憾和终究无法完成的心愿,极不情愿的闭了眼?
这世上有到底有多少人,是真正在临终时做好了准备,死时了无遗憾?
我想要参加这个死亡咖啡馆中国带领人培训人,其实是3个原因:
1、无知
在2018年5.12汶川地震之前,我对死亡这个概念是非常无知的。
我不知道我什么时候会死,会死在什么地方,会因为什么而死去。
我也不知道,人是可以在死亡来临之前做好充足的准备,可以趁身体健康、趁还有梦想的时候,去完成今生要完成的事情的。
同时,我当时也不知道,我是可以在不知道哪天会死之前,安排好自己的身后事,为家人安排好接下去的生活,和亲友好好的告个别,甚至可以给这个可爱的世界留下点什么。
经历过5.12汶川地震之后,我开始了对死亡的深度思考,并且深刻的认知到,趁我还活着,要去完成自己的梦想。所以才有了后来,我一个人背包自助旅行,边旅行边打工,走过了中国22个省;
也有了2016年来到深圳,从0开始追逐梦想,以及自己在几年前就已经写好了遗嘱、遗愿清单、以及在临终前举办亲友告别仪式。在去年,给自己和父母购买了保险。
来参加死咖带领人的培训,同样,也是因为无知。
因为我并不知道,我的这些准备是否充足,我是不是还可以有更多更好的准备?
是否还有一些更有趣好玩的事情,可以趁活着去完成?
是否还有更特别的告别方式?更炫酷的临终玩法?
所以,我想通过这个培训,填补我这方面的知识空缺。
2、探索新事物
死亡咖啡馆,一听就是个好玩儿有趣的事情。
“死亡”为什么要和“咖啡馆”联系在一起?
为什么是“咖啡馆”而不是“茶社”、“酒吧”、“火锅”、“KTV”、“读书会”……?
在死亡咖啡馆会“死”吗?如果会,又会怎么“死”呢?
死亡咖啡馆到底怎么玩儿?能玩儿出什么花样来?
来参加培训的人,又会是一群怎样的人?
……
这些都是我在培训之前好奇的问题,而且特别期待这次培训是一个好玩有趣的培训。
3、唤醒
2019.4.4上海「醒来」死亡体验馆永久闭馆。这个体验馆是我参加人生游戏时一个朋友安利给我的,我当时以为,我是一定会去体验一次的。
谁知道,我都还没来得及去“死”一次,就迎来了「醒来」永久闭馆。
是不是像极了人生,那个以为还可以再见面的人,那个以为可以实现的梦想,终于没能等到去完成,就这样成了遗憾。
2019.6.7我邀请了这位给我安利「醒来」的朋友来到深圳,带领我的读书会伙伴们体验了一场低配版的死亡体验游戏,以此致敬「醒来」死亡体验馆。当时,内心也是有个声音一直在告诉我,要珍惜活着的日子,不留遗憾。
我自大学时代开始,遇到胆怯和难以抉择的时候就会问自己,如果选择不做,临终前会后悔吗?如果答案是会,那我一定会选择去做,因为我不想给人生留下遗憾。
所以尽管后来也会遇到各种低谷难关,遇到许多爱而不得,也尽管现在看来当时的自己青涩莽撞,却也是勇敢坚定,浑身飒爽。至少,我没有遗憾。
而“唤醒”则更多的是我认为身为一个教育从业者、终身学习者需要去做的使命。
教育的本质在于唤醒。
死亡教育,就是唤醒大众对死亡的认知,加深对死亡的思考,充分为死亡做好准备,提高国人的死亡质量。
恰好,我可以做这样一位“唤醒者”。
二、我在两天一夜的培训中收获了什么?
1、六识训练
横跨2天的培训,只做了一项最重要的训练——六识训练。
所谓“六识”,即:听觉、视觉、身体感受、念头、呼吸、整体感受。
听起来似乎是每个人都会的,但是,当我们置身于训练当中时才发现,自己“不仅聋,而且瞎,甚至是个植物人,说话也表达不清”,我可爱的同组伙伴甚至一度怀疑自己是不是该去医院检查检查。
60位学员,分为6组,每一组每位成员都上台做30秒自我介绍,助教掐表,30秒铃响立刻终止,不能再多说话。
1、听觉
第一次训练,我们组是第一组上台,30秒自我介绍对我来说其实不算什么,毕竟日常都有在练到,但是当我站上台时,大脑会开始高速运转,不断组织语言,警惕着30秒铃响,唯一的念头就是如何在30秒内恰到好处的完成自我介绍。
当然,由于经常练到,我精准的在30秒内按照PPT要求的格式完成了自我介绍,也表达了我想要给到每位伙伴的重点。
但是,当王莹老师向我提问,你在自我介绍时听到了什么声音?
此时我大脑一片空白,似乎那30秒里,除了自己的声音,我根本听不到外界的任何声音,
其实,台下有伙伴“哇哦”的感叹声,培训空间里有风扇在转、空调的出风口在吹风、座位最后有助教老师在走动、甚至玻璃隔壁有咖啡师正在冲咖啡……
这些声音都和当时的我在同一个时间、同一个空间下,而我只关注到了自己要表达的内容是否完整、逻辑是否清晰,是否超时等等,已经全然关注不了自己以外的世界了。
而此时,老师用她丰富的经验告诉我们,不仅是我们在带领一场活动,甚至平时与人相处的过程中,也是需要刻意练习“六识”,提高我们的觉知。
2、视觉
第二轮需要在声音练习的基础上叠加视觉练习时,我们不仅要关注到台上伙伴讲的内容,还需要观察TA的衣着、外形,甚至是动作、微表情,同时也要关注到身边、甚至整个空间、视线范围之内的情况。
然后我们几乎就有点凌乱了,要么就是只顾观察伙伴,忘记听了内容,要么就是听得也不全面,观察也没看仔细,开始有点跟不上的样子。
3、身体感受
到了第三轮,要在前两轮训练的基础上加上觉察身体感受。
这一轮就出现了更为复杂的情况,平常我们经常会留意听到的、看到的,却很少会关注到我们身体的感受。
比如台上的伙伴说到了过去比较悲伤的经历,有的伙伴感受到难过,有的伙伴感受到身体拘谨,甚至有的伙伴会紧张。但是当老师问到,那你是身体哪个部位感到拘谨?
伙伴回答:感到前胸有些拘谨。
老师继续问:你前胸拘谨的时候是怎样的?
伙伴回答:会含胸,身体微微往后退一点,眼睛往其他地方看,试图转移这种感觉。
对,我们每个人在听到一些话、看到一些画面时,我们都会升起一起情绪,身体也会产生一些微妙的变化,但是我们往往过多的关注外在,忽略了自己身体的感受。
有句话说,身体是最诚实的,它不会撒谎。
而我,也是第一次在老师的引导下去刻意觉察身体的感觉,体验那些微妙的变化,当然,势必就会忽略掉一些听到的内容,也容易忽略一些视觉上的画面。甚至,在完成第三轮练习的身体,感觉到前所未有的疲累。
老师说,这是正常的,因为什么从来没有这样刻意去练习过。
而我虽然身体疲累,腰背酸软,头脑麻木,屁股也坐疼了,但是心里却感到开心,因为我又学到了一项新的能力。
4、念头
第四轮,念头的训练,也是最容易的一项训练。
经过了前三轮的车轮战大洗礼,第四轮发表念头感受的伙伴也多了。大家都很容易在听到、看到、感受到的时候产生无数个念头。
甚至只是因为他人的某一句话、某一个词语,就能产生无数多的念头,继而延伸出许多猜测、联想的画面、以及衍生出其他的想法……
讲真,虽然我也是一位金刚智慧的学习者,也懂得起心动念对于我们的种子有多么的重要,但是都没有在这一轮的训练中感受得那么的明显,也第一次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感受到了一个微不足道的念头升起时,背后牵连出的一系列评判、猜测、质疑,继而产生出更多以自我意识为出发点的新念头、联想画面以及更深更远的念头……
如果没有被终止,可能在1分钟内,就能产生出无数多的新内容,怕是用文字记录或者图像记录都够记录好一阵子。
我真的很喜欢这个念头的训练,起心动念真可谓是牵一发而动全身,从未如此切身感受到它的强大,也让我开始对念头产生更加深刻的觉察。
5、呼吸
第五轮训练也是非常难的一关,是觉察呼吸。
恰好我有在2014年去参加过内观十日禅修,全封闭式的禅修体验,断绝一切外来信息,不能用任何电子设备,不用纸笔,不能说话,不能和其他人有眼神交流、肢体碰撞。十天之内,根据规定的作息,每日早中晚只需要做一件事——观呼吸。
这轮训练对我来说算是小菜一碟,但因内观归来时隔久远,平常疏于练习,在观呼吸的过程中还是会走神,思绪乱飞,狂野的内心还是如一匹脱缰野马难以驯服。
好在我能尽快把飞出去的思绪拉回来,快速终止念头,刻意提升自己的专注力,配合完成训练。
6、整体觉察
第六轮是综合训练,也就是说把前面无论用到的所有训练全部集中起来综合觉察。
这一轮练习,简直可以叫做一次“和自己开战的世界大战”,所有的觉知系统全部持械上阵,和乐不思蜀的心神、狂放不羁的念头来一场混战,才几分钟的训练,就几乎应接不暇,溃败成军,自己快要耗尽洪荒之力。
看着王老师在台上淡定自若,清风浮云的讲述这六识的觉知,在我眼前的王老师简直是如神灵般浑身发光,深感佩服。这就是功夫深浅的差别!
那么,六识训练的目的是什么呢?
1、自我觉察,关爱自己
王莹老师做临终关怀事业12年之久,她说经常发现很多志愿者们非常有爱心,全心全意的在帮助别人,但是往往忘记了,最应该先关爱的,其实是自己。
志愿者们奉献爱心,全然付出助人,却容易忽略自己的内心,如果不提高自我觉察,很容易给内心留下一些创伤而不自知,久而久之,会积累一些心理垃圾,如不及时清理,对自身也不好。
只有当自己被自己爱着、呵护着,我们才能拥有更大的能量来爱他人。
2、敏锐通透,关照他人
当我们作为带领人在带领一场死亡咖啡馆活动时,拥有明锐的六识觉察,我们会很轻松的关照到在场的每一位参与者,及时察觉到他们细微的变化,让每个人都被照顾到,不会有被冷落、被遗忘的不舒适的体验。
其次,当参与者感觉自己被关注、被照顾时,会更放心,更容易敞开,因为我们给参与者们营造了一个放松又敞开的舒适心理环境,从而更好的引导他们参与其中,唤醒对死亡的认知,从而可以更好的把握当下。
3、见微知著,统筹全局
通过六识训练,能观察到每位参与者的细微变化,预见接下来可能要发生的状况,从而帮助我们更好的引领活动,统筹把控活动全局,给每位参与者更好的体验。同时,也是帮助我们自己更好的提升成长。
那参加完培训,接下来我会怎么做呢?
当然是立刻行动啦!
我会在深圳举行线下的死亡咖啡馆体验活动,会优选一些让大家体验感更加舒适放松的环境,充分准备好活动环节,届时我们可以促膝围坐,秉烛夜谈,听听看你对死亡的看法和理解是什么,也听听看别人是怎么看待这个问题的。
大家会有一些思维的碰撞,也许会产生火花,也许会碰撞出别的未知的东西。一切,都期待来参与的你们。
每日都是重生日,我们,死亡咖啡馆见!
▼▼▼▼▼▼
【往期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