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 年 啰!
不管是小盆友还是大盆友们,几乎,中国人人人都爱过年。过年,给我们很多期盼。
忙碌了一年,终于,盼到过年了。农历十二月三十日,中国农历年的最后一天,就是我们的除夕。这一天,吃完中饭以后,小孩子们便成群结队一个个地来到附近的亲戚与乡邻家里,向大人们辞年,辞旧迎新。在80年代,90年代物资匮乏的年代,一般的家庭会分给小孩子们几个糖果。那时候,农村的小孩子们一年到头都难得吃到糖果,小孩子们接过糖果,满心喜悦,性急的小孩子们急忙剥开一个糖果,塞到嘴里,那甜甜的滋味顿时传遍舌尖,小孩子们开心极了。小孩子们盼着过年,因为过年可以吃到各种各样平时不能吃到的东西。现在,随着社会发展了,村民们生活富裕了,家家户户不再分给小孩糖果,而是取之用小额的钱代替。好一点的人家有时候也会给一些小孩10元钱、5元钱。一个下午,有些小孩可能会”辞”到几百元的零钱。
也有的小孩会在下午到各家各户“耍鱼灯”。那是一个由自己用竹签与红纸扎成的一条红色金鱼,鱼灯的起源我无从考究,但是,象征着年年丰收有余之意。鱼灯由两到三个几岁的小孩用棍子支撑着,小孩子们举着鱼灯在乡邻的房子大厅里周围走一圈,大人们看着一个一个的鱼灯进到自己的大厅,高兴得喜笑颜开,也会拿出几元钱或者十几元钱给领头的小孩。
到了晚上,家家户户便会聚在一起,吃一顿团圆饭。年夜饭非常丰盛。家庭主妇们常常要准备一个下午。餐桌上有鱼,取年年有余之意,有自己杀的猪做的猪肉,有冬笋,有羊肉,狗肉,还有我们湖南乡下土话叫的“炸肉”,是一种用面粉和鸡蛋搅拌在一起然后在油锅里炸的面粉团,有些人也会在“炸肉”里放上肥猪肉。饭桌上,男人们互相敬酒,恭祝新年。有的懂礼节和喝酒的晚辈也会向长辈敬酒,祝老人们健康长寿,老人们会祝年轻人们出入平安,发财致富。
团圆饭吃完了,到了晚上,年轻的小伙和中年的男女夫妻们以及一些上了年纪的老人们会到附近的亲戚和邻居家辞年。家家户户端出最好的果子与各种土特产,摆在放有烤火炉的桌子上,供客人享用。我们湖南乡下的土特产有一种用烟熏过的猪肝,是将猪肝煮熟以后,在柴火上像烤腊肉一样用烟火熏烤几天,然后切成一片片,供人们吃。这是我小时候最爱吃的东西。小时候,这种东西是稀有物品,一年中很难吃到。如今,妈妈还常常笑我,说我在几岁的时候,就对妈妈说,妈妈,长大后我一定要能有钱任意吃烟猪肝吃个饱。哈哈,小孩子是不是很搞笑。:-D现在,当然是人人都能任何时候只要想吃都能吃到这种东西了。但是,现在反而觉得不好吃了。真真正正是体会到了那句,只有饥饿时吃的东西最好吃。湖南还有另外一种比较常见的土特产,那是用豆腐做成的烟熏豆腐干,做法也类似烤腊肉。
年三十晚上,大人还会给还没有结婚的孩子一些压岁钱。在我们家乡,还流行着一种“守岁”的风俗。在年三十的晚上,大人们会整晚不睡觉,彻夜灯火通明,迎接第二天新年的到来。据说,守岁可使来年丰满富足。
到了初一,有些孩子或者大人们会“舞狮”,还有的“舞龙”。
而初一,一般是吃过中饭后,我们还会去“拜山”,这就是去已故的爷爷奶奶与曾爷爷曾奶奶坟前放鞭炮烧纸叩拜的传统风俗。祭拜祖先,是我们中国人遵循几千年的传统。无论我们走到哪里,都不要忘记我们的根,不要忘记我们来自哪里。
一般在初二,也有些家庭可能选其它的日子,是出嫁的女人偕同丈夫和孩子回娘家的日子。娘家人会杀鸡杀鸭盛情款待。女婿会拿一两百元不等的人情钱给岳父岳母和小舅子。
到了年初十五,我们家乡有一个“耍灯”的庆祝活动。这类似于家乡的花鼓戏,不过舞台不是特别搭建的,而是临时组织的民间艺人穿着大红大绿的传统戏服,戴着红花,扎着辫子,脸上涂着夸张的胭脂与口红,到各家各户,举着灯笼,由艺人说唱逗乐的一种活动。一般由男人装扮成一个女人做丑角,用我们当地的方言说唱,说笑的同时,还说一些吉利话恭贺那家一年来的喜事。观众们常常看得忍俊不禁,又幽默又喜庆。
与全国各地都一样,过年的所有庆祝活动到元宵节初十五之后就全部结束了。休息完,庆祝完,拜访完亲戚,村民们又从此重新投入到新的一年的劳作中去,期待来年的更加丰收。
一年又一年的过年,小孩子们一年一年长大,老人们一年一年老去,年轻人变成一家之主。有些风俗已经渐渐的改变,但是,不变的是我们千百年来遵循传统庆祝传统的习俗。更加不变的是亲情。只要有中国人的地方,就有过年。年年如此,年年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