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翻阅微信朋友圈时,发现了这么一篇文章《我曾离死亡那么近,曾那么需要爱和帮助,可你却不知道 | 产后抑郁症》。还没有读完,但它的标题基本能道出主人公的经历。同时,发“圈“的朋友也写出了自己观点:
关注抑郁,更要关注这类特殊人群。大量咨询显示,产后生理因素,及日积月累丈夫、父亲的缺失,大量未婚先孕的精神压力,独自产检、开车、生孩子的女强人妈妈的城市化比率攀升,生理和心理的双重压力与影响,让很多妈妈崩溃甚至生无可恋。关爱生命,女性不是生育的机器。
从前也在网上读到过类似文章和经历,所以从这些文字来看,我个人觉得,主人公发生经历的最前面的原因是在恋爱、择偶时,选择或关注点发生了偏差,”交友不慎,绊倒一跤,在所难免“,——我们每个人都或多或少经历过”交友不慎“或选择错误,所以,纠明原因,然后进行”机器学习“是我们作为高等动物的应有的特点。
呼吁女性,恋爱前考量好一个男人对爱情、婚姻、家庭教育的理解和认识,以及他原生家庭教育的中心,这些能完全体现婚后、生育、养育的参与或主理程度。
而不是关注那个男人的身高、体重、外貌、家庭经济和他本人收入,因为这些点并不能表征这男人对女性、婚姻、家庭的理解,以及婚后的参与程度。但是家庭经济好,收入高,也未尝不能拿出很多钱来参与,虽然他人不参与。无论是男性女性,在恋爱之初,最先要和对方交谈、接触,把话题带入对爱情、婚姻、家庭,了解对方家庭教育和生活气氛,关注对方对爱情、婚姻观点,而不是询问了解对方学历、专业、公司、收入,对方家庭经济等,这些并不能展示以后你婚姻可能面对的那个人是否在婚姻和家庭上对你用心多少。所以,很多时候,当初的选择决定了现在的境遇(你当初的跑偏决定了你现在的遭遇)。
当然,诸多女生在初涉社会,大多秉持了父母在家庭教育中输入的观念或标注,去指导自己怎样物色对象,而背后的父母们给她们输入了多少在物质和家庭条件上的“门当户对”,已经可见一斑。你想选个能够看家照顾你的犬,不关注驯养者的驯养水平,却偏要关注驯养者家里是否有钱,到手后,你又责怪这犬不温顺不体贴主人,——这多么矛盾啊。所以,女生,在觅寻对象前,不妨多思考自己喜欢或需要什么样的伴侣,然后你按着这个标准去匹配观察,估计很大程度上就会所选即所得。
作为上面这篇文章作者和原主人公的经历,我想,最好先不要发泄,造成自己人生惨遇的背后,是那些中国式丈母娘们,还有岳丈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