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雨季节到处都是黏黏腻腻,湿湿嗒嗒,一个人撑一把伞出门,仿佛像个出走的小孩,无所顾忌。
据百度百科描述,今何在应该有某种西游情结,幼儿园的事也被扒出来当作一种履历,但透过电影传达出来的种自我的觉醒,大概是作者、导演,都想要完成的使命。
他我的觉醒
魔石的觉醒带来了花果山的万物生长,同时,也幻化出一只石心不死的顽猴,这只身藏石心的顽猴看着自己的花果山一点一点消失,他开始渴望力量,一种无人能及我的力量。
他对菩提老祖说:我想要变得强大,为花果山的众生报仇。
这里,石猴是大家的石猴,一个要拯救苍生的他我,他身上背负的是农业伦理中的大爱,是替天行道,是为万命造福。所以,这个时候的石猴不孤独。
杨戬成为他最好的捉云高手,天蓬元帅为降云献计献策,当然还有阿紫,那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情愫,在对付云的过程中,慢慢在空气中升腾。
他我,有一种一呼百应的效果,因为他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是符合伦理、道德,符合人性。
这个过程,看似是在对抗天尊、天庭,对抗权威、命运,实则还是另一种建立在他人眼中的意念,这样的意念,一旦被毁,便败得一塌糊涂。石心被毁,阿紫、天蓬心死,杨戬看破尘世间的爱恋,石猴化为灰烬再次落在花果山的破庙里……
自我的完成
菩提说:一个人走到无路可走的时候,才开始真正觉醒。
影片用歌谣淡化花果山被集体诛杀的悲、用戏剧音乐强化孙悟空与天的战斗,以及用安静和空灵的回响,体现石猴、阿紫及阿月、天蓬的生离、死别。
天尊对杨戬说:你的天眼之所以一直不开,是因为你心里放不下阿紫,放不下你娘,你的眼里还装着自己的情感,没有装下天下苍生。
人这一生到底要坚持什么?摒弃什么?又要完成什么?
石猴为苍生去对抗天庭,结果败得灰飞烟灭,菩提又说:你用来自天庭的力量对抗天庭,必然是输。
菩提一遍一遍问,悟空一点一点变得强大,一个真正的我才圆满完成。
电影也有起承转合,这便是转,生命的转机。
再次打回天庭的石猴,是自己,是为自己造成自己生命的状态而战斗的,所以无往不胜,即使是天尊。
杨戬在放下一切,开天眼被天尊指挥,又被阿紫唤醒后,才真正做回自我,成为一个自己可以控制自己看什么、做什么的我。
整部电影,都在传达一个概念:自我。阿紫的叛逆,天尊的独权,杨戬的超越,天蓬的痴情,石猴对掌握自己命运的执着……
“我来过,我战斗过,我不在乎结局。”此时的悟空,不再想要一定赢,不再想要一定的结果,只需要按着自己的意愿去做,去完成自我的生命状态,便是圆满。
你的石心是什么?拿走石心,你又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