爷爷与奶奶的不同,大抵跟爸爸妈妈间的差别类似,寡言与唠叨,不苟言笑与温柔慈爱。为何说大抵类似?因为我从未见过自己的奶奶,奶奶在爸爸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所以,与其他小朋友“奶奶长奶奶短”的童年不同,我是“爷爷长爷爷短”。爷爷是个典型又特别的爷爷,他不爱说话,不怎么爱笑,喜欢抽烟喝茶晒太阳。
因为爷爷喜欢抽烟,我在还不怎么记事儿的时候就给他跑腿买烟买火柴。妈妈回忆说,我揣着爷爷给的五毛钱,手脚并用爬上小卖部的台阶,踮着脚举着钱,说“一包烟一盒火柴,一包山楂片”,回家趴在茶几上跟爷爷一笔一笔算账,跑腿费就是那包山楂片。因为最开始是妈妈在后面悄悄跟着,后来看我轻车熟路就不管了。他们都记不清是谁教我数钱算账的,反正我会算账比记事儿早。
小时候买东西都是赶集,爷爷刚退休那会儿,骑了辆二八金鹿自行车,在前面绑个小椅子,热衷于带我赶各种集,要啥买啥,倒是没宠成熊孩子。没几年,爷爷就病了腿脚不灵便,我妈安排我给爷爷拉筋,因为无聊,不一会儿我就跑了。现在想来,如果我当时懂事些,爷爷会不会长寿些。
再大些,爷爷住在老家,我跟父母在厂里住,学校就在老宅子后面那条街。那时候,骑车沿街卖面包的人可谓是小朋友眼中神一样的存在,我记得奶油面包一块三,火腿的一块五,九十年代的农村,这可不能天天吃。可是我爷爷呢,一天给我买俩,就等我中午放学去吃,现在还能想起那面包的滋味,甚至能记起卖面包的大叔长啥样骑啥车,这就是我童年的味道,如今走过很多地方,吃过很多东西,但再也没有那个味道了。
再后来,爷爷就搬到城里跟二伯一起住。每逢放假,爸妈就带我去看他,每次就看他坐在路口的拐角处等我,吃过午饭,我就给爷爷搬着马扎跟他出去晒会儿太阳聊聊天。二十年了吧,我以为我都忘了呢,还是记得那么清楚。
爷爷真的不爱说话,所以我不记得他跟我说过对我影响特别大的话。有次我问起爸爸小时候,爷爷跟我说爸爸小时候淘气不上学谁都管不了,我那时只觉抓住了爸爸的小辫子可以跟他开玩笑了。长大后,细细回忆,当时爷爷跟我说起这些时的愧疚和遗憾,大抵是因为爸爸是老幺,奶奶去世时才十一岁,我想,那是一个父亲觉得对儿子的亏欠。
爷爷在我十岁生日的第二天去世,那天早上我四五点钟就醒了,然后早早去学校。中午就被告知爷爷走了。我妈常说,我跟爷爷有心灵感应,因为他是早上四五点突发的病。
决定写一篇关于爷爷的文章时,脑子里就蹦出“爷爷的葡萄架”几个字,我自己也纳闷,因为我们家根本没种过葡萄。在小学二年级时写过一篇作文得了市里小红花作文二等奖,写的是我跟爷爷的故事,具体内容已经记不得,因为当时被语文老师改得都不像我自己写的了,但我清楚的记得里面有一句话是“我跟爷爷坐在葡萄架下看星星”,那是我第一次写关于爷爷的文字,那时爷爷还健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