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媒介的形式偏好某些特殊的内容,从而能最终控制文化。
2. 那些如今已经习惯于用图画、雕塑或者其他具体形象表达思想,会发现他们无法像原来一样去膜拜一个抽象的神。犹太人的上帝存在于文字中,或者通过文字存在,这需要人们进行最精妙的抽象思考。运用图像是亵渎神祇的表现,这样就防止了新的上帝进入某种文化。我们的文化正处于从以文字为中心向以形象为中心转化的过程中。
......我相信,某个文化中交流的媒介对于这个文化精神中心和物质中心的形成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3. 虽然文化是语言的产物,但是每一种媒介都会对它进行创造——从绘画到形象符号,从字母到电视。和语言一样,每一种媒介都为思考、表达思想和抒发情感的方式提供了新的定位,从而创造独特的话语符号。这就是麦克卢汉所说的“媒介即信息”。
但是,他的警句还需要修正,因为,这个表达方式会让人们把信息和隐喻混淆起来。信息是关于这个世界的明确的具体说明,但是我们的媒介,包括那些使会话得以实现的符号,却没有这个功能,它们更像一种隐喻,用一种隐蔽但有力的暗示来定义现实世界。
不管我们是通过言语还是印刷的文字或是电视摄影机来感受这个世界,这种媒介-隐喻的关系为我们将这个世界进行着分类、排序、构建、放大、缩小、着色,并且证明一切存在的理由。
5. 卡西尔曾说过:随着人们象征性生活的进展,物质显示似乎在成比例地缩小。人们没有直面周遭的事物,而是在不断地和自己对话。他们把自己完全包裹在语言形式、艺术形象、深化象征或宗教仪式中,以至于不借助人工媒介他们就无法看见或了解任何的东西。
6. 媒介的独特之处在于,虽然它指导着我们看待和了解事物的方式,但它的这种介入却往往不为人所注意。
7. 在芒福德的著作《技艺与文明》中,他向我们展示了14世纪开始,钟表是怎样使人变成遵守时间的人、节约时间的人和现在被拘役于时间的人。......自从钟表被发明以来,人类生活中便没有了永恒。
8. 书面文字使思想能够方便地接受他人持续而严格的审察。
9. 隐喻是一种通过把某一种食物和其他事物作比较来揭示该事物实际的方法,通过这种强大的暗示力,我们脑中也形成了这样一个概念,那就是要理解一个事物必须引入另一个事物。
但是我们这种媒介-隐喻的关系并没有如此明了和生动,而是更为复杂。为了理解这些隐喻的功能,我们应该考虑隐喻信息的象征方式、来源、数量、传播速度以及信息所处的语境。
10. 如果我们能够意识到,我们创造的每一种工具都蕴涵着超越其自身的意义,那么理解这些隐喻就会容易很多了。例如,有人指出,12世纪眼镜的发明不仅使矫正视力成为可能,而且还暗示了人类可以不必把天赋或缺陷视为命运。
11. 我们的语言即媒介,我们的媒介即隐喻,我们的隐喻创造了我们的文化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