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钱也会让人不安,但我总觉得,没钱和穷并不一样。一个真正的穷人,常常思考的只有现在--不是满足当前的愿望,就是怎么度过当下的难关。它仅有的见识和资源,让他没有富余去想别的,但一个没有钱的富人,无论怎么困窘,心里都会藏有未来。--《幸福课:不完美人生的解答书》
童年时父母白手起家,记得家中是平房,仅添置了几件必要的家具,都被归置的干净整洁,水泥地面常有拖把留下的水痕;客厅有盆君子兰和文竹摆在显眼的位置,木质简易茶几摆放着看似很旧的零食盘,但却不会空着;卫生间的老式洗衣机嗡嗡作响,由一根管子把水排出,随后瓷砖上也会被七彩泡泡的水覆盖,这时的卫生间就是我的溜冰场;每个阳光的清晨,摇摇欲坠的晾衣杆上铺满了素色的被褥,到了晚上卧室里也有股阳光的味道。西山头厨房的小房间有个排气扇,夕阳下转动起来光影斑驳,夏天很热,但不影响母女两用扇子给碳炉生火,自制冰糖葫芦和甜面酱豆腐干。现在想来,我妈在精神上是富有的,她从小在大城市广东生活过,见识过繁华接到琳琅满目的商品,品尝过老字号的各式早茶甜点。就算离开了优越的生活环境,童年经历所见所闻已经在她心中播种一棵滋养梦想的树,就算手头拮据,她也会用有限的资源创造梦想家园。她在医院工作,需要频繁值夜班,但回家后不会因为疲倦而降低对生活环境和品质的要求,不会忽视对孩子的教育和陪伴。对于她而言,尽管现实很骨感,但理想很丰满。这就是她传递给我的优越感,如果有一天我破产了,我会认为自己只是没钱了,从小成的成长环境让我对生活建立了最基本的要求,我应该不会安于现状,我的社交圈也不允许我接受穷这个标签。我会为自己努力,不放弃对生活的追求,回到我所属的阶层。
“贫穷”相对“富有”而言,是由于资源有限、见识匮乏导致的长期经济状况,伴随着精神层面的匮乏。“没钱”是短期的经济窘迫状态,仅仅是指物质上的不富有。“富有”是享受过好的,也能经受住差的,生活虐我千百遍,我带生活如初见。养儿方知父母恩,为人母时,我无法为他留下家财万贯,也不要求他未来大富大贵,只希望在他童年也能给他带来这种精神上的优越感,帮他创造机会积累见识和资源,提醒他即便囊中羞涩捉襟见肘,依然能坚信自己并不穷。最后,对于自己的孩子,苏东坡曾经说,“惟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陶渊明更是吐槽自己的孩子,“雍端年十三,不识六与七。通子垂九龄,但觅梨与栗。”十三岁的孩子不认识数字,快九岁的娃整天就想着吃,怎么办?“天运苟如此,且进杯中物”,接受事实,且喝一杯酒吧——但尽人事,各凭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