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专门学习语言学的,你一定想不到,”我“在甲骨文中的形状,以及它在造字之初所具有的的意义:
看起来像什么呢?
武器。
在”我“的演变过程中,我们始终能发现”兵器“的痕迹,如果将”我“字看做一个对称图形,其实就是方向不同的两个“戈”(古代的一种兵器,我们现在还有成语“枕戈待旦”,表示兵器为枕,以待天明。指时刻警惕,准备作战,连睡觉时也不放松戒备,随时准备着杀敌。)
“我”像一种有许多利齿的武器,左半部分众多的利齿即表示这种武器超级威猛,无人能敌。
“我”的造字义即是兵器,后来假借作为第一人称代词,指代自己。
说到这里,忽然想到了一个很有趣的事儿。
问:我是谁?
答:“我”是第一人称代词。
问:我从哪里来?
答:“我”从古代的“兵器”来。
问:我到哪里去?
答:“我”要成为超级英雄~~~
古人之所以要假借“我”这个超级厉害的武器作为第一人称代词,一定是想要借助武器的威力,来表示自己的强大。这可能是古人图腾崇拜意识在汉字中的表现。
而古人在造字的时候,则体现出强烈的自我意识:
威猛的武器为“我”(大戌,第一人称),而只用于短程集发的弓弩为“尔”(排箭,第二人称)。
同样的现象还出现在“自己”的“自”这个字中:
脸部的正中央为“自”(鼻子,第一人称),脸部的下边为“而”(颌须,第二人称),身体的最下端为“之”(脚板,第三人称)。
汉字是一种文化,它可以记录下古人的观察和思考,也可以透漏出古人心中的一些小心思~~
古人说话时指代自己,除了“我”之外,还有其他的第一人称代词,如:又“吾、余、予、朕、台(yí)、卬(áng)”等。其中,“朕”最初也是一个常用的第一人称代词,自秦始皇开始才成为皇帝专用自称。屈原在《离骚》开头写到:朕皇考曰伯庸(我已去世的父亲字伯庸)。而台(yí)多用在《尚书》中,卬(áng)多用在《诗经》中。所以常用的第一人称代词主要是“ 我、吾、余、予”:
例:
1、已得履,乃曰:“吾亡持度。”——《郑人买履》——已经拿到了鞋子,竟然说:“ 我忘记了拿尺码。”“吾”用于句首,作主语,代替“我”。
2、吾知子所以距我也,吾不言。——《公输》——我知道你用什么办法来对付我,但我不说。“我”用于句末,代替说话之人,作宾语。
3、余闻而愈悲。——《捕蛇者说》——我越听越觉得悲伤。“余”用于句首,代替听话之人,也就是柳宗元,作主语。
4、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岳阳楼记》——我看那巴陵的美景,全集中在洞庭湖上。“予”字用于句首,代替“我”,作主语。
同时,古人在说话说到自己的时候,还非常喜欢使用谦称。古代君主自称孤、朕、寡人。一般人自称臣、仆、愚、蒙、不才、在下、下官、鄙人等。女子自称一般用妾、奴等。从这些称呼中,似乎也可以窥见我们国家的“礼仪之邦”之象:谦逊有礼。
“我”的存在是非常神奇的,虽然我上面用“我是一中兵器”来调侃人类对于自己的思考,但是,我们终究还是要面对“我”这个问题、庄子作为中国哲学最早的代表之一,他对于“我”也有思考,比如我们所熟知的“庄周梦蝶”的故事:
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蝴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
——《庄子·齐物论》
庄周在梦中梦见自己是一只蝴蝶,栩栩如生,竟然在醒来之后不知道是自己在梦中是蝴蝶,还是自己是蝴蝶梦中的庄周。在这个神奇的故事中,庄子对“我”的探索却达到了一种忘我的境界。
或许只有忘记“我”(自己),才会获得更大的自由,不被自我所牵绊。时刻想着“我”或许反而会让自己受到伤害(“我”毕竟是凶猛的兵器啊~~~~)
南郭子綦隐机而坐,仰天而嘘,答焉似丧其耦。颜成子游立侍乎前,曰:“何居乎?形固可使如槁木,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今之隐机者,非昔之隐机者也。”子綦曰:“偃,不亦善乎,而问之也。今者吾丧我,汝知之乎?女闻人籁而末闻地籁,女闻地籁而未闻天籁夫?”
——《庄子·齐物论》
“今者吾丧我”,即我现在终于忘记了我自己。文中的子綦为自己能达到这样一种浑然忘我的状态而欣喜,因为“忘我”即意味着心灵的完全自由。这是道家所追求的一种极致境界。王国维的《人间词话》也有“有我之境”和“物我之境”之分,并更为推崇“无人之境”。
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有我之境也。“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无我之境也。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我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古人为词,写有我之境者为多,然未始不能写无我之境,此在豪杰之士能自树立耳。
——《人间词话》王国维
下期预告:
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