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植物通过基因变异,来适应不断变化的自然环境。而人类依靠创新活动,来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一切动力都只是为了活下去,活得更好。
人工智能AI时代即将来临,大部分重复性的简单工作岗位将被智能机器人取代。身处在这个日新月异的商业环境下,我们每个人都正变得更加敏感、焦虑,缺乏安全感。我们将如何在这个机器和人激烈竞争的时代里安身立命?
作为中国设计思维的先行者,王可越博士在《创新化生存》中试图为我们解答这个问题。他认为,在高速变化的不确定时代,唯有不断尝试新东西,才能持续拓展我们自身的可能性,越活越从容。
唯有创新,方得生存。方法就是从个人角度,进行跨界创新。抓手就是创新化生存工具包,分别是:反思、感受、洞察、创新、行动。这五个步骤,也是一个循环的创新过程,贯穿其中的就是“设计思维”(design thinking)。
一、你在“假装创新”吗?
如今,全社会都在谈创业创新,我们俨然已经进入了一个创新的时代。
但王可越博士认为,现在社会上,大部分创新行动其实都在“假装创新”,是以创新为名,掩饰内心对于剧烈变化的惶恐。
正如杜克大学丹·艾瑞里教授所说:“如今的‘创新’也好像‘十几岁时的性爱’,每个人都在谈论它,没有人知道怎样去做,每个人都觉得别人在做,于是每个人都号称自己在做。”
“创新化生存”中谈论的创新到底是什么呢?
1.创新不是“看起来很新”,而是用创造性的方法真正解决问题。
创新不是用涂料翻新旧房子,而是以问题为导向,重新思考房子结构的合理性,甚至考虑把房子拆掉重建。创新活动既可能是颠覆性创新,例如,乔布斯设计的苹果手机,马斯克设计的特斯拉汽车;也可能是微创新,例如,一篇结构新颖或者观点独特的新媒体文章。
2.创新的对象不是某种物化的东西,而始终是以人为中心。
创新,为人而做,由人来做。创新必须坚持人的需求,科技手段,以及商业推动三者的和谐统一。3D打印技术可以快捷地设计和制造出各种样式的椅子,却无法代替人去判断某个椅子是否舒适。热销的小包装食品厂家洞察到了人们想吃怕胖的需求,鼓励“少吃多餐”,有效减轻吃货们的心理负担,拉升产品销量。
3.“创新化生存”不是一劳永逸地解决问题的终极方案,而是永无止境的探索过程。
因为创新化生存最终要回答的问题是:在技术时代,如何成为有血有肉有趣的人?这样的人应该是具备感受力和判断力,对未来怀有美好的意愿和爱,能够持续地适应技术和社会发展。为此,我们必须不断地重复反思、感受、洞察、创新、行动的创新循环,踏上一条螺旋上升的自我探索道路。
二、创新的三大障碍
企业天天喊创新,但柯达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数码相机,却被日本的数码产品击倒了。人人都骂自己主管是笨蛋,同事都是马屁精,自以为拥有超凡的创新能力,却未必能够真正解决好一个实际问题。
创新就是人人或者想要,或者以为自己有,却无从把握的东西。靠搜肠刮肚,写不出伟大作品;靠抖机灵,无法拥有真正创新能力。
我们在创新的道路上,常常会遇到三大障碍。
1.缺乏感性体验能力
童话故事《小王子》中说:“孩子们坐火车时,只会把鼻子贴在玻璃上,惊喜地看着沿途的风景,而有一天,当你再也不关心这些风景,而只会焦急地关注着目的地,你就成为一个无聊的大人了。”
许多时候,很多东西,我们熟视无睹、视而不见。我们这些所谓的成年人,早已丧失了孩童时代的想象力和好奇心。
在这个高速发展的互联网时代,人们越来越缺乏“直接经验”。工作可以外包,家务事可以外包,孩子可以送到教育培训机构。我们观看大量网络资讯、转发、吐槽、感叹,却很少真正深入其中。他人的转述掩盖了我们自己的觉察和分析。我们懒得通过身体力行的体察,感悟和获得新的认知。
2.缺乏理性分析能力
西方谚语说:“如果你手里有一把锤子,所有的东西看上去都像钉子。”意思是说,人们过于依赖某种工具之后,形成了先入为主的思维定势,局限于自己的经验之中,丧失了理性分析能力。
在当今互联网时代,我们拥有大量来源渠道不同的、丰富的信息数据。与此同时,在互联网社交工具中,我们却只和自己谈得来的人互设为好友,看似开放的互联网也逐渐变成“部落化”。
人们只喜欢在自己的朋友圈、社群中看到自己想看的东西,而忽略其他不同的信息。在特定的情感和观念的约束下,我们往往对不符合自己口味的事实视而不见,我们迷恋数据,急于获取结论,却不愿自己去思考和分析。
3.害怕失败,拖延行动
《创新化生存》中有个观点:大多数人的焦虑并非来自行动,而是来自“想象”。这个想象就是对成功的渴望,对失败的畏惧。
在力求创新的道路上,许多人是所谓的完美主义者。他们觉得创新就应该“像火箭发射一样秘密而按部就班”,只要计划和执行足够完美,在某个时刻按下“发射”按钮,创新就顺理成章地会获得成功。
他们渴望一次完美的成功,难以接受最终失败的结果。这导致他们陷入焦虑的怪圈,进而造成行动的拖延。
其实,从来都不存在完美行动,也不存在完美文章,只存在尝试而已。其实,失败本身是创新行动的一部分,犹如村上春树所说:“死是生的一部分,而永存于生之中”。
三、人人都能拥有创新能力
创新不是锦上添花,而是工作、生活、教育中不可缺少的基本素养。无论你从事哪一行业,做什么事,就是最简单的写一篇文章、煮一道菜,拥有创新意识、能力都是必备的生存技能。
为此,王可越博士提出了“创新化生存”的策略:在感受、洞察世界的同时,找到自己的声音。训练理性和感性,持续反思、创意、行动,探寻属于自己的生存之路。
1.触摸生活的质感
如今的资讯媒介太过于发达,部分替代了我们的感官,大多数人的感受能力反而降低了。现在的几岁、十几岁儿童孩子的交往方式,通常是一起盯着屏幕。他们从小花太多时间宅着,而不是跟小伙伴儿在街上乱跑。他们从互联网中获得“虚拟经验”,远远大于生活中的“直接经验”。
当然,并不是说玩泥巴的孩子一定比玩iPad的更聪明。可是,“肮脏”而直接的经验,一定更深刻,能提供更丰富的滋养。
书中介绍了一个创新设计的经典案例。斯坦福大学的创新团队进入非洲撒哈拉以南地区的农村,发现那里有许多婴儿夭折。因为那里没有婴儿保育箱,因为保育箱的价格过于昂贵,而且当地缺乏正常的电力供应。
面对当地的生存状况和实际需求,这些大学生们设计出了一种新颖、廉价、有效的早产婴儿保育箱,实际上是一个很小的婴儿睡袋,睡袋的背面放入了凝胶。在需要的时候,婴儿的母亲可以取出凝胶,放在锅里烧水加热后,为婴儿提供方便、长时间的保暖。
从这个案例中,我们可归纳出进行真实创新工作的方法:
首先要回到复杂、混乱、有趣,充满着可能性和各种气味的真实世界。
为了更好地理解用户,实现创新,我们需要走出去,“让手变脏”。设计师应该努力把“用户的经历”变成“自己的经历”,感受真正的需求,发现真正的问题。
其次放下手机,去掉媒介,跟人和环境面对面。
许多有创造力的人都有记录习惯,每天记日记,拍照片,建立属于自己的感受档案。长期坚持,感受力和认知能力都会得到提升。
2.找到自己的声音
电影《死亡诗社》中的基廷老师是个创新的“另类”引领者。他要求学生将文学课本的“错误”序言撕掉,并鼓励孩子们站上课桌,去发现不一样的世界。因为观察角度不同,世界也不同。他告诉学生们:“你们必须努力寻找自己的声音,因为你越迟开始寻找,找到的可能性就越小。”
锁住我们想象力,让我们失声的,往往不是什么智力因素,而是我们沉浸在一个思维框架中,摆脱不出来。所谓的创新能力,其实就体现为能够质疑那些习以为常的东西的能力,多问一些“为什么”,多一些分析问题的不同角度,挖掘出更多的创意。
举个例子,飞机上的乘客感到无聊,抱怨飞行的时间太长。你代表航空公司来解决这个问题,会怎么办呢?如果你理解“飞行时间长”是因为飞机速度慢,那么你的解决方法可能是订购速度更快的新飞机。
但是,如果你换个理解角度,“飞行时间太长”是因为乘客“感到”时间太长,乘客之所以“感到”时间长,也许是因为无事可做;那么你的解决方案可能就从“怎样缩短飞行时间”,变成了“怎样设置活动和服务,减缓乘客的无聊感”。
你看,理解角度的转换,带来了问题的转化,也就促成了创新性解决方案的诞生。你由此发出了自己的声音,让周围的人凝神倾听。
3.用验证式学习,提升行动力
王可越博士说,常有学生来问我,如何改变自己,变成更好的自己。他的回答是:重要的是行动,而不是思考;在做的过程中,验证自己的特长与弱点,拓展自己的可能性。
他介绍了一种“验证式学习法”,分成三个步骤:原型——测试——迭代。
第一步:原型,不追求“慢而完美”,要求快速完成任务。底层逻辑是“原型思维”,强调快速、准确、粗糙。
第二步:测试,通过小范围、可控的反馈测试,发现原型工作成果的不足。
第三步:迭代,按照反馈的问题,完善原型工作,重复测试、反馈、改进的过程。
“验证式学习法”底层逻辑就是我们常说的“迭代思维”,即在创新的时候不追求完美,允许有所不足,尽早地把产品推到用户面前,接收反馈,不断试错,持续完善产品。
换句话说:通过想,知道了“怎么做”;通过做,想得更深入。通过验证式学习,就可以提升我们的行动意识和执行力,实现“行动”与“思考”的快速平衡。
保持积极的行动力,最重要的一点是要敢于放弃幻想去冒险,同时承担有可能发生的失败后果。
如果一个人不愿意暴露自己的弱点,也就不会有太多特点,也不会有更大的成长空间。
正如任正非所说:“面子是给狗吃的。谁最要“脸面”? 是那些没有学问、没有本事的人!我最不要脸,所以我进步最快。”
约翰•坦普顿说过:“人的思想就像降落伞,只有打开的时候才有用。”所以,一切的改变从你掀开冬天的厚棉被,下床做点什么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