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敬嫔是个“实心肠”,这是皇上曾经说过的,也是对敬嫔最中肯的评价。敬嫔为人宽厚,心地善良,剧中很多细节都可以体现出来。
眉庄深陷“假孕风波”被禁足,茶饭不思,万念俱灰,敬嫔便时时宽慰,并将饭菜有毒的情况告知皇上,让皇上知晓眉庄的处境,以此保护眉庄免遭暗害。
在圆明园看到甄嬛关心四阿哥,敬嫔担心甄嬛不知四阿哥的身世,招致不必要的麻烦。便特意提醒甄嬛,以免招致不必要的麻烦。
甄嬛第一次怀孕,受到华妃的折磨,被罚跪在院子里,敬嫔也是几次三番为甄嬛求情……
敬嫔在宫中并不依附谁,也不站谁的队,只是按照自己认知和价值观,去释放善意。在后宫这种互相倾轧,拜高踩低的主流风气中,敬嫔的这种“善心”难能可贵。
甄嬛在离宫前,把自己的孩子托付给敬嫔,不仅是因为敬嫔的稳重,位分高能保护胧月,更是因为看重敬嫔的人品。因为一个母亲的修为,对孩子的成长是至关重要的。
02
敬嫔没有自己的孩子,既是受甄嬛之托,更是因为敬嫔珍爱这个孩子,待胧月视如己出。从端妃的口中可以看出,敬嫔抚养胧月的悉心程度,甚至不亚于一个亲生母亲。
但是敬嫔没有想到的是,甄嬛竟然又再次回宫了。回宫后的甄嬛,因为多年未见女儿,非常希望跟女儿尽快修复母女之情。因为女儿不与自己亲近,甄嬛也很是焦心。
看到甄嬛时时送胧月东西,又常常遣四阿哥带胧月去永寿宫。敬嫔慌了,她太爱那个孩子了,也深知如果甄嬛来跟她抢胧月,她一定争不过甄嬛。
所以,当敬嫔看到苏培盛身上掉出来的璎珞,出自瑾汐之手时,竟去皇后那里告发了这件事。
敬嫔不是不知道甄嬛跟皇后是死对头,也不是不清楚瑾汐对甄嬛的重要性。甄嬛当日的托付亦是情深意重,自己得以抚养胧月,也正是源于甄嬛的信任,但敬嫔还是选择了背叛甄嬛。
我们可以理解敬嫔想继续抚养胧月,但是不惜背叛甄嬛,也是背叛自己的良心做了这个决定,就值得玩味。
03
其实,自私是人的本性。我们不能因为敬嫔是一个“好人”就忽视这一点。再好的感情也需要利益的维系,事实上,如果一段关系中只有感情没有任何利益,这段关系反而是脆弱的,不稳定的。
站在上帝的视角,我们可以认为敬嫔不地道,做出背叛姐妹的事情,这种方式方法不可取。敬嫔没有感念与甄嬛的情谊,当对方的行为威胁到自己的切身利益时,她选择了维护自己的利益,这是人性使然。
甄嬛正是因为清楚这一点,当看到她如此信赖的人背叛了自己,她丝毫没有把心力放在去难过伤心上。而是集中精力去想怎样去破局,不顾身孕去慎刑司去看瑾汐,让瑾汐一定坚持住,而后去想找什么人去跟皇上递话最合适。
自始至终,甄嬛都没有去纠结敬嫔的所作所为,就是因为甄嬛明白人性中的可变性。人性本来就是复杂的,每个人都是一个多面体的存在,当一个人生存的外部环境发生变化的时候,她就会做出不同的选择。
当事情解决之后,甄嬛也设身处地的理解了敬嫔的行为,并拜托敬嫔继续抚养胧月,就是对敬嫔那一点私心的成全。
04
认清人性的复杂,是一个人成熟的表现。我们要学会的就是看见人性的复杂,以此在生活中拥有更多对人生的掌控权。
那么有的人为什么总是容易被伤害呢?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在人性这方面的认知过于绝对化。就像安陵容,就是对别人有不切实际的高期待,期待没有被满足的时候,痛苦的负面情绪就会产生,她就会很受伤,甚至走上了另一个极端。
与人交往时,我们最好不要对别人有太高的期待,如果我们能降低自己的期待,那么事情落空的概率就会减少很多,自然也就少了很多烦恼。
也不要让别人对自己有太高的期待。否则,就是自己给自己上了一道枷锁。如果一开始就超预期的对别人好,当对方习惯了你的付出,并对你形成高期待后,那么日后哪怕有一点做得不合适,对方就会产生落差,进而心生埋怨。
仔细想想看,人生中的很多痛苦其实都是自找的。当事情的进展超过预期,人生反而平添一些惊喜。这,就是幸福的秘诀。
总之,活得通透的人不会给自己贴标签,让自己活在“老好人”的评价下,就像敬嫔,在自身的利益受到威胁时,她正视了自己内心自私的需求,这本就是无可厚非的,只需要选择更加妥当的方式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