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你的眼里有光,心里有爱
目前中国家长最大的焦虑就是孩子的教育问题,今天几个家长聚在一起又谈起了孩子的教育问题。
一个家长说,我就希望孩子能够考上重点中学。另一个家长说,我希望孩子能够出国读书。第三个家长说,我不管孩子读书好坏,我就希望她留在我身边。大家的目光转到我时,我郑重地说 “我希望孩子的眼里有光,心里有爱”。
大家轰然大笑说,你就是喜欢玩虚的。
随着科技的进步以及国家管理体制的现代化,各行各业都面临着精细化管理、绩效考核的巨大压力。学校及教师队伍也概莫能外。
无论是中学还是小学都有严格的绩效考核,学生的成绩是老师及学校绩效考核主要内容,学校的排名与校长的升迁,学校的经费直接相关。与每个老师的职级晋升,经济利益直接相关。
而民营学校面临生存的压力更是一切以升学率为标准,学校与老师的考核压力最终都会传导到学生身上。
如此就涌现出一大批集中营式的名校如衡水中学,毛坦厂中学等学校。全国各地都把孩子往这些所谓的名校送。家长美其名曰:“吃的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这样的学校是应试教育发展到极致的畸形产物。
学校采用集中营式管理,上课、吃饭、洗澡全部按时按点,精确到分,秒,周考、月考,每周排名,排在后面百分之几调整班级。
思想上开展洗脑式、打鸡血式教育,教学方式就是大量刷题,不断考试,通过高强度、大运动量来提高学生的成绩。
这样的方式在体育运动中是取得好成绩的有效方式,应用到高中生的高考冲刺也是非常有效果。
这些名校,每到高考、中考发榜,学校大门红榜高挂,微信群各种喜报频传,到处是一片教育事业硕果累累的场景。
这样的学校也走上了所谓的良性发展的道路。好的成绩吸引了好的学生,好的学生带来了更好的成绩。好的成绩带来更充裕的经费,更好的老师,更多的资源,更大的名声。更大的名声吸引更多的优质学生。
基础教育是否应该采用体育训练的模式?这种追求短期利益的教学方式,是否是一种正确的选择?
教育的目的是什么?是追求考高分吗?是追求高考的成功吗?
在中国高考成功,确实是一个分水岭,好的学习与差的学校,教育质量,教育资源,天差地别。而今后的就业也是天地之别。
为了今后的收获,付出短时的牺牲,这是理性人的当然选择。
但在这一片教育丰收的场景背后,是学生高度的近视,弯曲的脊背,是大学阶段通宵的游戏,是求职失败挥刀报复社会。
教育是对人的塑造,是培养健全人格的教育。而学生的分数不是教育的唯一目的。把全部的精力投入到抓学生的分数上,必然忽视很多无法用分数量化的内容,如身心健康、美的熏陶,品德的教育等。
而靠大量刷题,军事化训练提高的也仅仅是做题的速度与准确度。无法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协作配合能力、想象能力,独立创新的能力。真正学习需要培养的核心能力是无法用抓分数来得到提高的。
这样为了分数而分数的教育,表面上能够立竿见影的提高学生的分数,但无法提高孩子学习的核心竞争力。与学生的长期成长目的背道而驰。短期的利益建立在损害长期利益的基础上。而且不是为了国家培养真正的公民,而是培养了一大批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这样的教育不但害了孩子,而且也严重的损害了国家的前途与命运。通过中日韩三国的学生比赛就能够看出来。
有的家长说,我当然知道这样的方式不好,但在中国目前的教育环境下,这是唯一不坏的选择。
是啊,高考制度虽然非常糟糕,但它是目前中国的制度环境下唯一最好的选择。
到底什么是长期利益?好的学习,好的工作就是长期利益了吗?
我想长期利益应该是独立的思想,健全的人格,勇于面对挑战的决心。这些才是真正的长期利益。因为只有拥有了这样品格才无论社会如何变迁,都能够拥有自己说了算的人生。
孩子,我希望你的眼里有光,对世界充满的渴望与热情;热情点燃人生。我希望你的眼里有爱,对世界充满同情与宽容;爱让人生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