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蛮子
01
“母亲生日那天,我想给母亲说一句“生日快乐”,但两次打通电话,都只是与母亲简单地对话,生日快乐那四个字,在嘴边转了又转,还是没好意思说出口。最后,只好以写文章的形式,让在农村生活但识字的母亲感受爱意。”
上面这段文字是一位朋友在母亲节前对母亲的告白。
和这位朋友一样,国人普遍不善表达情感,尤其是我们这一代中年人。
不仅仅是老派的中年人,很多受过高等教育、开放活泼的年轻人也是不善于直白表达对父母爱意的。
相较于西方人的情感外放,东方人更加内敛、含蓄,因此在情感表达方面,更需要一个理由、一个契机来说出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
02
记得看过一个电视台的专题节目:母亲节当天,主持人在大学校园随机选择一些学生,让学生当场给母亲通电话,亲口给母亲讲“我爱你,妈妈”。接通电话,许多学生面红耳赤说不出口,个别学生颤巍巍地说出了“我爱你”三个字,母亲那边,有的迟疑一会儿后说“嗯、嗯”,有的疑惑地询问“你怎么了?”、“有什么事吗?”、“是不是没有钱了?”。
如今很多国人趋之若鹜过母亲节,在节日当天给母亲送束鲜花或选个礼物,再写个卡片说些平常羞于启齿的爱心话语,或者正是想借此作为表达孝心的窗口和机会。
从某种意义上讲,母亲节不仅仅是个节日符号,更是一种内心的仪式。在母亲节,送给母亲一个小礼物,或是做一些平常不太能做的事,都是增进与母亲感情的机会。
03
当然也有人不认同这种表达方式。一位学者就公开反对母亲节这样的节日,认为中国是一个孝道传承的民族,没有必要在母亲情怀这样的事情上崇洋媚外。
我国古代虽无母亲节,但历史上爱母孝母的例子倒是枚不胜举。卧冰求鱼、行佣供母等等二十四孝的故事我们都耳熟能详。
因为孝敬做到名垂千古的,非汉文帝莫属了。其母患病卧床时,汉文帝衣不解带,亲自服侍,连熬汤喂药都是自己来,从不假手他人。而且,这样的做法也并非偶一为之。母亲卧病三年,汉文帝就足足坚持了三年。
我的一个朋友也从来不屑于过母亲节,他认为中国人过母亲节是狗吃麦苗学羊(洋)。
朋友这样想有他的理由,他陪伴老母亲一起生活多年,每天起床先给母亲端一杯水,晚上给母亲削个苹果,递上一杯酸奶,睡前给老人接好洗脚水。所以他认为默默地为母亲做些事情才是真爱,不用搞那么多花架子。
确实,对母亲的爱,在于平时生活的一点一滴,不是某一个场合专门的表现。母亲节有无意义的基础在于你心中是否对于母亲真正地爱。
04
真正的爱,都在于平时。无论再忙,都一定会抽出时间去关心,只要一有空,都会给母亲打打电话,嘘寒问暖!
有些平时很忙,有很多事,根本没有时间顾得上母亲的人,母亲节刚好成为他弥补平日欠缺的契机。在母亲节这样的日子,能到父母亲面前陪伴,送上老人生活所需要的礼品,保证父母会高兴得像3岁孩子似的,这远比寄回来多贵重的礼物都要珍贵。
但有很多人,平时空闲很多,宁肯躺在床上看电视刷剧,或者在牌桌上打麻将,也几乎很少真的去关心母亲,甚至懒得给老人打个电话。连母亲的温饱都不过问,更别提看望母亲和照顾母亲了。
母亲节一不小心还被沦为这些人作秀的秀场。好像只要这一天请母亲吃顿饭,给母亲送个礼物,就算孝敬了,其他时候就可以心安理得地不必理会母亲。更有甚者,都没给自己的母亲去个电话问候,却在朋友圈祝福全世界的母亲“母亲节快乐”。
母亲节只是一天,而父母的生活和幸福,则是一辈子的。仅在母亲节表达孝心,当天或许能获得一丝心安。但从长远看来,这实际是在孝义路上跑偏了道。
有孝之人,应该把每一天都当成母亲节,而不是用母亲节去代替每一天。
所有仪式感必须是建立在真爱的基础上的,母亲节应该是亲情、孝心、感恩的真情流露。
如果节日存在的意义仅仅是提醒你孝敬父母的意识,那这样的节日对于中国这个有几千年孝道传统的国家,确实是一种悲哀。
05
如果你的心里真的对母亲有着深切的爱,在你心里,每一天都是母亲节,而不仅仅只是那特定的、所谓的母亲节这一天。如果一个人真的至亲至孝,对他而言天天都是母亲节。
愿所有人不是仅在母亲节,才会想起你的母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