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和朋友去了厦门几天,尽管发朋友圈鼓浪屿的照片小清新又美好,但是事实上在小清新的背后却是无辣不欢的我根本不习惯厦门的清淡饮食,每餐基本以水果果腹;第一次住青旅原本以为可以认识很多热爱旅行的小伙伴,但却太嘈杂和蚊子太多每天几乎到凌晨才睡。回来以后我在想,还好只是三天时间,要是时间再长一点估计我就要崩溃了。对于那些一直在路上甚至环游世界的人我一直好奇是什么力量能支撑他们一直走下去。
我在想,很多时候旅行的意义究竟是什么?真的只是从一个自己待到腻的地方到一个别人待到腻的地方然后拍拍照告诉大家我曾经来过这里吗?还是旅行本身就具备这样的让人乐意一直走下去的魔力?
很多学生临近毕业要来一场毕业旅行甚至是“Gap Year”来和学生时代告别;很多工作的人因工作烦闷枯燥,领导难缠就想着去旅行放松调剂;还有失恋或者失业的人更是期望通过一场旅行彻底放下所有痛苦重新开始。但旅行真的能如我们所愿在途中就帮我们找到所谓的自我价值,从此走出迷茫获得顿悟了么?
可是,我见过一些毕业生因为盲目跟风地去经历所谓的“间隔年”旅行而失去应届生的身份从而和一份好工作失之交臂,最后连户口的问题都很难解决;因工作烦闷领导难缠的人回来还是忍气吞声地继续工作;部分因失恋或失业痛苦的人旅行回到现实中,还是要面对失业和失恋的烂摊子,痛苦依旧。
很多时候,我们容易对旅行和远方期望太高,并把它当作万能解药,而回归到现实,我们还是发现自己面对问题的无力和束手无策。所以,别再把旅行当做是逃避现实的解忧杂货铺了,因为它根本解决不了你任何的现实问题。
年轻的时候,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环游世界的梦想。我记得刚上班那会天天待在办公室,因为不自由,所以每天最憧憬的就是能外出旅游。那时连偶尔的下乡考察都会欢呼雀跃好一阵。的确,年轻的时候没时间更没钱去旅行,我当时想,如果我那时候靠自己出国玩最多也就是去个东南亚吧。可是人生那么长,总要用一段时间来换取其他人生阶段的自由,总不能什么都让你一个人得了。干啥啥没有,吃啥啥没够,还要旅行拔腿就能走,这显然不太现实。
年轻时没钱出去旅行并不可耻,但前提是你必须工作努力,兢兢业业,为未来认真规划,争取早日财务自由,才能为以后四五十岁能环游世界打好基础。看新闻说那个说要辞职的河南女教师据说现在还没有走出河南。看到这个这一点也不奇怪,空有一颗想环游世界的心却没有那个能力,你当然连河南也走不出去啊。
我之前待过的一家媒体的女副总就是凭借自己工作上的出色能力同时又玩得潇洒走得远的典型例子。她三十多岁不仅身材皮肤保养得很好,而且已经去过很多国家。前段时间看她发朋友圈,最近她和闺蜜还有全家人一起去了澳洲的西海岸。看她们一群人在戈壁滩前伴着落日起舞,在海边肆意嬉戏,还有住在农场体验当一天的农场主。我突然意识到当你工作能力突出到无人可以取代,并且职位越高,越容易去更多更好更远的地方。至少你不用为了省钱提前很多个月去订廉价机票,更不用去住廉价的酒店在旅行中委屈自己。
我这次去厦门还偶然参加了一次真人图书馆的分享活动。三位不同的嘉宾都有我们普通人看来很难企及环游世界的经历。其中一位曾和十多个人一起驾驶帆船“厦门号”环海世界一圈;一位驾驶私人飞机冲上云霄,飞跃美国科罗拉大峡谷;最后一位则多次进藏,并挑战过海拔7117米的唐古拉中央峰。其中印象最深的是挑战雪山的嘉宾分享他是如何妥善安排旅行和工作的时间,并最后将旅行做成一项事业的一段心得。
他最初也是一名早九晚五的上班族,在奥美做广告设计。起初为了一周的旅行他会提前很久跟老板请假然后提前把自己份内的工作做完。这样在奥美干了三年,也积累了一定的客户资源后开始自己接单,然后去旅行。经常是在旅途中,白天出去去玩,晚上还要再回来画设计稿。再后来发现这样也不能满足他对旅行的那份热爱时,他才决定自己开一家旅行社,专注为年轻旅行者打造靠谱又有爱的旅行体验。
瞧,哪怕真有人把旅行当作事业真的满世界旅行的人也不是拍拍脑袋就辞职的,而是一步步地不动声色地为下一步事业打好基础,最后才一点点地把理想变成现实,成就环游世界的梦想的。
世界那么大,但前提是你得有能力去看。所以,年轻的时候,让自己多积累一点以后出去看的资本,该努力工作的时候就努力工作,千万别动不动就拿辞职旅行说事。看世界和努力赚钱并不矛盾,冲动的时候多看看自己的钱包和未来要走的路,量力而行,不要透支未来的钱和时间去享乐才是王道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