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阒静的夜是适合写诗的。
一曲,一书,一纸,一笔,世界安静得仿佛只剩下你的情感和思想,在虚空中触碰,交揉分明,然后缓缓地流进心里,隽秀成诗,明媚成画。
张纸,提笔,却迟迟未写下一字。
最初的创作,只有模糊的诗意,巧丽工文辞,轻狂正年少,也曾自诩为诗人,哑巴诗人。
之后,过了十七八岁的雨季,强愁新词也少许,风云意气无几分,相比于写,更喜欢看。看那舟子招招,中心摇摇,汀渚青青,戚戚休思,两语三言究穷通,入卷缥缃与古论。偶有所得,或解惑,或明心,亦或同感共鸣,写下几句,聊以为记。
先学而后不拘,所谓灵感,是千万次积累积淀后的意到笔随,水到渠成。很多事物在文字的承载中得以永恒,而很多文字在诗歌中成为活的文字,后来的我,不再独求游戏欢谐,认真了些许,想将这份情思仔细酝酿,一行一行写下,一句一字说出。
什么是诗?
想起在信中与老友谈诗荐书时聊道:凭书就《诗论》,形质合一,无分内外,或谓立意之较然,或谓句词之工巧,或谓情志之拳拳,然其皆由人发,无端事也,小至行日之吟游,饮露餐华,无伤大雅,大关浩浩之国论,评史正今,无疑有他。而后感思,三五寻常篇,如观来时路,十年问著诗,不若居于诗。撷取奇思三五句,抽得七八分闲逸,细细品之,且任西窗金风嚎,夏凉冬至春秋倒,只掬此书墨,天地一寸间,心无所累,便是《人间好时节》。
一如这暮春的早晨,阳光微醺,清风正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