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爱型人格”是一种心理特质,指的是由于早年生活中缺乏足够的爱与关怀,导致个体在成年后展现出对情感的强烈渴望和不安。
缺爱型人格的成因
心理学家约翰·鲍尔比(John Bowlby)提出的“依恋理论”指出:婴儿与主要照护者之间的依恋关系对个体的心理发展至关重要。
如果这种依恋关系在早年受到破坏,个体在成年后可能会表现出不安全依恋的特质,这就是缺爱型人格的典型表现。
缺爱型人格通常源于童年时期情感需求的未被满足。可能是父母长期的冷漠、忽视,或是由于某些原因无法给予足够的关爱。(如寄养,两位老师都是幼年时期被寄养)
这些早年的情感匮乏会深深嵌入个体的内心,影响其自尊、自我价值感和对他人的信任感。
缺爱型人格者通常在成年后表现出以下几种典型特征:
1. 极度渴望被爱:他们总是希望通过他人的认可和爱来填补内心的空虚,甚至不惜付出巨大的代价。
2. 对人际关系的高度依赖:他们常常对伴侣或朋友表现出过度依赖,害怕被抛弃或忽视,因此可能会表现出过分黏人或控制欲强的行为。
3. 情感上的不安全感:这种不安全感常常表现为对他人意图的过度猜疑、对关系的敏感以及对矛盾的极度不适应。
4. 低自尊和自我价值感:缺爱型人格者往往低估自己的价值,总是认为自己不值得被爱或总是害怕自己不够好。
例:
一个冷漠的家庭中长大的女孩,父母忙于生计,很少有时间陪伴她,她从小就感觉自己是被忽视的,因此她在成年后特别渴望得到别人的关注和爱。
谈朋友的过程中,对方和朋友出去聚会或者晚回家时,她都会感到极度不安,甚至会通过不停地发信息或打电话来确认对方的行踪。
她害怕对方会像她的父母那样不在乎她。她难以控制内心的焦虑。这种对爱的极度渴望和对被抛弃的恐惧在她心中根深蒂固,驱使她不断地去寻找安全感,但却常常适得其反。
对方被控制,被怀疑,被指责……选择回避,逃离。导致关系破裂。
对于缺爱型人格如何进行干预与治疗?
首先要帮助个体认识到其行为背后的情感需求。
心理治疗,如认知行为疗法(CBT),可以帮助个体识别并改变其不健康的思维模式,逐步建立更积极的自我认知。
个体学会正视自己内心的需求。通过反复的自我反思与心理练习,慢慢意识到个体的焦虑并非源于对方,而是源于自我童年时期的情感缺失。个体学会给予自己更多的认可,不再一味地依赖他人来填补内心的空虚。
个体通过个人成长,不再过度依赖对方的行为来证明他对自己的爱,而是学会了在关系中保持独立,同时也变得更加自信和从容。
附:
在极度不安全环境中长大的安心同学的自我觉察笔记(摘录):
“自我负责,让自己幸福。
这次从进修心理学,到整个旅途,都在探索和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看见真相,开始改写儿时的人生脚本,找到自己完整性的过程。
百分百对自我负责,即不再要求任何一个人为自己的痛苦做出改变,而是直接的为自己的幸福做事情。
这条“成为自己”的道路才真正的开始。
我会继续走下去。”
“你是如此的完美!
你就是爱本身!
当我真正能体验到一个人完整独立的存在,
当我能真真切切地爱自己时,
我竟然热泪盈眶!
我好伟大,好勇敢!
在这样的一份体验中,
我不畏惧任何的失去、离开,
也更敞开接收所有的丰盛、喜悦。
我平静地,
度过每一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