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宁心)
元旦放假的第一天,儿子去了番禺他的好朋友小Q家玩,并执意要在小Q家过夜。第二天下午我去小Q家接儿子回,刚进门,小Q妈妈便说:“小Q今天早上还很精神的和畅畅(我儿子)在楼下打羽毛球,不知道为什么一到下午就发烧了,刚量体温38.2度。”
只见小Q软软的躺在沙发上,我微笑着走过去,一边伸手摸摸他的头,一边说:“小Q,你觉得哪里最不舒服呢?”
“这里,膝盖这里,好像一点力气都没有,发软。感觉两条腿都没力气。”
舌诊脉诊如下:
舌质淡、苔白腻、有芒刺,寸脉稍数、尺脉沉。(小Q10岁)
四诊完后,脑袋马上掠过麻附细辛汤,《伤寒论》中的一条:
“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麻黄附子细辛汤主之。”
双腿发软,尺脉很难摸得到,又发热,这不就是仲景《伤寒论》中的麻附细辛汤证吗?为了再次印证,我又摸了一次小孩的脉,判断没错了,于是我跟小Q妈妈说了我的思考,并写了药方:附子10、麻黄5、细辛3。(已告知附子先煎一小时,再下其余两味药。一副药煮好可以分两半,先喝一半,如果已经起效,则另一半可不用再喝,如果效果不够,刚隔四小时后再喝另一半)
我和小Q妈妈是多年的好朋友了,她也是受我影响,热爱中医,目前正在一家中医机构学习中医基础知识,学了中基、中诊,中药学才学了一半的课程,方剂学还没学。她对我的方子提出了疑问:“身体发热,不是体内有火吗?为什么还全是用热药呢?小Q最近吃了许多上火的食物,今年入冬以来饭桌上羊肉吃的也比较多。”
估计小Q妈妈的疑问也是许多妈妈的心声,我们习惯用这种机械的、直线的思维对治疾病。中医不是辨病用药,中医是辨证用药。辨证论治,就是通过望闻问切,结合季节、地理、气候和患者的体质等因素,辨清病因、部位、邪正关系,从而找出疾病的本质,得出诊断结论的过程。
结果
过了两天,心里一直惦记此事,所以我电话问小Q妈妈小Q好了没有。结果让我很失望,小Q妈妈告诉我小Q开始咳嗽、还拉肚子。我问她小Q喝药了吗?她说没有,因为她觉得这些都是太热的药,她觉得小Q是体内有热导致的发烧,而且时下流感病毒厉害,所以她给小Q喝了抗病毒口服液,昨天还给小Q增加了蒲地蓝口服液。
听后我真是气啊,毕竟大家是多年的好友。我也很清楚为什么小Q开始咳嗽和拉肚子了,真是难为小Q了。我自己就有两个小孩,也面对处理过不少例小孩发烧感冒咳嗽之类的病,非常清楚,小孩从发烧、感冒开始,如果到后来变成咳嗽或拉肚的,基本都是父母或医者治疗思路搞反的结果。
麻黄附子细辛汤是对治太阳、少阴两感证,当时给小Q辨证最明显就是双腿发软,尺脉沉,这是最关键的,这不全是少阴的问题吗?另外舌象也是一片寒象,小Q妈妈说舌面有芒刺,其实那些芒刺在此时已经不是主证了。我们要懂得抓住主要问题和主要矛盾啊。本来只是寒邪入少阴的问题,麻附细汤一剂就能搞定的事情,结果却吃了那些治疗温病的所谓抗病毒的药,还吃蒲地蓝,不咳嗽、不拉肚才怪。
后来嘱咐泡脚、艾灸等绿色疗法,现在小Q已经痊愈,昨天小Q已经上学了,这次真是折腾啊。经过这次,小Q妈妈也长了不少知识。
有是证、用是方,是不会有错的。经方的强大在于只要你辨证够准,简直效如桴鼓。所以,立志为医者都应该努力精进医术、做到准确辨证。“大医精诚,止于至善”,与同道共勉。
【本文原创,转发请注明自媒体出处:宁心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