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学习同修王丽霞
北师大同修王丽霞女士,昨天去给101中学的孩子们上了一堂抗压力心理学课。
家里领导听我说了此事,顺嘴告诉我,她的闺蜜徐老师的女儿,半年前小升初被幸运地派位到了101中学。之前,徐老师的女儿好像是要走特长生的路子,像101中学这种面面俱到的北京名校,对孩子择校而言,还真有点仰之弥高的门槛阻碍忧虑。作妈妈的徐老师也特别担心,怕孩子被自流分派到差校。记得我们议论时,跟家里领导说,海淀区中小学哪里有差的啊? 恐怕是杞人忧天! 我家领导当即反驳,批评我是不当家不知柴米贵,当下中小学教育资源形势严峻,好校与差校之距离好大,海淀区也一样。
所以,当我这个作孩子大大的教育门外汉昨天才听到小朋友的迟到的好消息时,又联系到王丽霞去101中学讲课布道,虽然看上去是两件时空间皆风马牛不相及的事,但心里头依然觉得挺值得骄傲光彩和欣喜庆贺的,多少有些“双喜临门”的感觉!
看到王丽霞的这个消息,除了赞叹她的专业学识和积极投身育人事业以外,还觉得她实事求是、不胡乱吹虚、不盲目抬高自己身份,是诚实和谦虚的榜样,更值得学习!
王丽霞女士是成绩卓著的保险业界的白领骨干精英,为人热情且谦虚,我之前曾于简书“行者随笔50”中,以《保险从业者修的是菩提心》的标题文章介绍和赞誉过她,但是此处要说的是她的另一个值得介绍和赞誉的品格。我的如此看法,是基于她去101中学讲课时所用的PPT中的一个细节:当她介绍学业简历时,明确定位自己是北师大哲学院博士课程班的“在读生”。
重复强调之,王丽霞同修的这个自我定位,堪称诚实和质朴,尤其在现而今这个浮躁而浮夸的时尚潮流里,即使如此一个小小举止,也值得我这个所谓的大师兄对比思考和尊敬学习!
联想一下,平时看见一些同修,在正式和非正式场合介绍自己,比如遇到与王丽霞同修之同一情境时,就会把自己的名字后面挂个博士称号啥的。按说,拿到博士学位,才能够这么称呼。尽管看起来,这似乎只是一个细节末梢,但我却觉得这也体现一个人的诚信大节,不可以小觑。
以自己若干年的风风雨雨历练,深深感到,职场中的人,是很难闯过名利关的,尤其是在一些所谓露脸儿的场合。若有谁能够在名利面前坚守做人的情操底线,哪怕只是一个称谓,都能做到实事求是,也是挺不容易的,是真心值得尊敬的。
这是我的一个感悟,也是一个经历,因为,自己也有类似教训,于今看来,最终还是没有处理好,留下了令人遗憾的瑕疵。
二 一次难忘的经历和教训
2008年上半年,我参加了中华英才网的“大师说策”巡回演讲活动,主讲题目是“西方契约精神与中国伦理道德之异同”。此次活动的起因,主要是那一年国家的人力资源政策进行了较大幅度的宏观调整,引起外资合资企业和国内中小企业的用工方面剧烈的波动,涉及面很大,波及一、二、三线城市。为避免进一步扩大到社会层面,引起不必要的社会问题,中华英才网组织北京几所大学知名学者和社会机构中HR专家进行理论层面的宣传和疏导。我作为一名企业界的代表也忝列其中。由于在天津、郑州、成都、广州和深圳等十所城市演讲比较成功,我在下半年就应邀录制了一套光盘,题目是《钢铁凝聚力》。
拿到手里的正式出版物,与样品不同,封皮上的我光鲜亮丽、挺唬人的,而且,抬头称谓赫然写着“管理哲学博士”,看到后,心里头挺纠结,就问了一下出版社负责人。人家回答说,是为了推销产品方便,才写成“博士”,如果加上“在读”之类的字眼,恐怕不便于打广告,影响销量。
于是,我也就没有再坚持。
而后几个月,偶尔接到熟人朋友电话,说是在某某机场、商店的图书录像柜台看到荧屏里老铁的讲课形象,有的还提出借阅和索要这盘东西。那时心里头,真是打翻了五味醋坛子,这录像如果被不熟悉的人泛泛一看,倒也无伤大雅,可是知根知底的亲朋好友看了,这不是弄虚作假、自吹自擂吗?
另一方面,这个录像中,事先的“讲师预案”没有达到成熟的水平;整体演讲的印象也很拘泥,没有放开。我是用一两周写完了底稿,然后就仓促上阵,对着几部摄影机、在没有一个听众的情况下录讲的。记得那两个工作日里,精神紧张,争分夺秒,对着几个工作人员和录像设备,自说自话。
一开始审阅样片时,我没有感到那么多毛病,可是后来反复看正片,越看越不满意,内心十分沮丧。总结一下问题,觉得是出在最后一个环节——呈现内容和演讲风格上。于是我就只好打电话给老朋友、著名的表演艺术家杨再葆先生,请求他老兄给予具体批评指导。人家老大哥一点儿架子也没有,收到了我的录像光盘,几天之后就约我去谈话。
今天回忆起来,眼前还浮现他老大哥令人感动的样子:一只手里捧着一个牛皮纸皮的老式笔记本,上面记着讲课的要点——以我的毛病为纲要,逐一指出来,并予以一一纠正指教;另一只手不断地重复一个动作,把架在鼻子上的花镜摘下来看着我、再戴上去看笔记本,始终滔滔不绝,神情专注。
杨老师对我业余热心讲课的事,给予很高的评价,鼓励我趁热打铁,认真总结经验和教训,更上一层楼。
而今回望,于那个情绪低迷的阶段,若没有杨再葆老师的及时鼓励和指导,我是否在讲坛上能够继续坚持下去,还真的不好说呢!
这套光盘的市场反馈一般,可见,“管理哲学博士”的头衔,并没有多大法力,而我却清醒地意识到:决定一件事的成败,以及决定一个人的价值,其本质因素是大于形式因素所起的作用的。这大概就是道优于术的另一类描述吧!
三 大师的“里子”和“面子”
北京街头曾经有个口头禅,叫做“大师满街走,专家多如狗”,是针对当下的一种社会普遍现象,而进行讽刺和挖苦。
这话亦引起我冷静的思考,不禁在心里自问:
究竟什么才是一个文化层面的大师存身立命的根本呢?尤其是那些口吐莲花、讲授孔孟之道的“国学应用大师”们,其本质性的内涵又是什么呢?
有人认为,儒家思想推崇的一个核心价值观就是“孝”,然而,这个结论可能会有偏差。我认为,应该是“诚”。当然,这个观点肯定也不是我的原创,而是北师大哲学院儒学教授李景林老师在其《教化的哲学》一书中着重提出的、并且贯彻始终的观点。
作为景老的学生,我是这样看待和理解这个问题的:
孔孟之道的精髓篇章《中庸》中里面明确说:“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 其意为,诚是天的道,而追求诚(原文倒装,“之”是趋向和追随意)则是人的道。所以,父子之间,子女对父母诚,就是孝顺,反过来即为慈爱;君臣之间,君王对臣子诚,就是仁和,反过来即为忠诚;同辈朋友之间做到了诚,就是友爱,等等。
值得强调说,其实质问题就是人的一颗诚心和一腔诚意应该怎么去运用、去呈现 。以儒家正统的思想解答,当用在正当的人与事上,尽己之心则曰“忠”;对待过错的人与事上,推己之心则曰“恕”。
常常有人一知半解,或者根本不理解甚至歪解“中庸”思想,认为“中庸”——就是倡导难得糊涂、稀里糊涂。如果做到了,不太偏激,不太冒尖,就自然而然做到了“中庸”。
这种解读,真是南辕北辙,谬之千里!
《中庸》里,不仅提出来中庸之道的重要观点是:“人之道,择善而固执之者也。”而且,还必须在“学、问、思、辨和行”五个方面下一番苦功夫,达到“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和笃行之”的综合境界。
儒家提出成就中庸之道的具体实施途径,可谓是严苛而决绝的:“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付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笃弗措也。”这些话翻译成白话就是,可学可不学,但是如果学了,达不到“能”,就不可以停止;原文以下的“问、思、辨和行”四个方面皆以这种句法强调行为效果,若达不到“知、得、明和笃”的水平,就不能接受,就不可以停止努力。
即使这样,也并未结束,古贤接着还提出更具体的量化要求,其曰:“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如此道矣,虽愚则明,虽柔则刚。”大意为:别人以一分力气做到了,自己用百分力;别人用十分力做到了,自己用千分力,如果做到了这个努力程度,虽然愚蠢就可以变作聪明,虽然柔弱就可以变作刚强!
所以,如果想成为大师,特别是儒学方面的大师,必须要在内心历练中庸的这五项功夫。仔细想想,其实也是“知”与“行”两大功夫。前面四个方面——“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是理化于心脑的内功,是“里子”蕴含;而“笃行之”则是外化于肢体的“面子”呈现。进一步说,从王阳明高大上的“知行合一”,到普通人讲得“言行一致”,都逃避不开内在与外在世界的相辅相成的对立统一的课题。
这就是一个“道”与“术”有机结合与运用的问题,如何才能解决好,其实,我的答案就是对《中庸》中的确切要求的重复:
请立刻去体验和实践吧!
一旦找对了学、问、思、辨和行的努力方向,一旦达到了“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的努力水平,就必然走上了一条行之有效的“捷径”。
师大铁陀写于2018年12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