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一部电影《少年的你》突然爆红。
故事讲述了陈念(周冬雨饰)因为给自杀的同学盖上衣服,成为了被霸凌的目标,后来班级都孤立了她,而霸凌她的人开始变本加厉地使用暴力。迫不得已,陈念向小混混小北(易烊千玺饰)寻求保护。之后发生的一连串起伏,深刻地影响了他们未来的人生。
校园霸凌这种事情,在我们很多人看来,似乎很遥远,和自家孩子没有关系。后来看到一个记者写的调查报告,才知道校园霸凌如此常见。男生之间的打架斗殴甚至群殴,女生聚众打人、扒衣服、拍裸照,甚至还有丧心病狂的人往被欺凌者身上撒尿……
我们以为的孩子之间的“打打闹闹”,在这些事实面前,就是个笑话,谁家的“孩子”干得出这种丧心病狂的事情?
相对于身体上的伤害,冷暴力是校园里更为常见的一种霸凌。儿童教育专家临界冰在文章里提到:
我记得上中学时班里也有这样一个同学M,学习成绩很差,坐在教室的最后一排,单独一个位置,所有的人都不跟她说话,也不跟她玩儿,还有调皮的男生给她取侮辱性的外号。 M就像一个影子飘在我们中间,课间同学在一起聊天打闹的时候,她就在一旁怯生生地看着,有时被男生吼一句,她就会惊恐地缩回自己的位置。初中三年,我几乎没有看过她笑。 初中毕业后,我们再也没有她的消息,以前小时候没有感觉,现在想来那个时候的M已经自卑到极点,恐怕这种自卑感会伴随她的一生。
根据中国应急管理学会校专委发布的《中国校园欺凌调查报告》显示,语言欺凌行为发生率明显高于关系、身体以及网络欺凌行为,占23.3%;中部地区校园欺凌行为所占比例最高,达到了46.23%。
影片有一个很残忍的开场,那个跟陈念一起拎班级酸奶的胡小蝶跳楼自杀了。自杀前,她跟陈念说:你们看不见吗?你们为什么没有人帮我?
当陈念成为了下一个被欺凌者后,她不是没有求助过。影片中有这样一段镜头,是陈念给妈妈打电话,几次想要哭却又忍住了眼泪,几次想要求助却没能开口。
作为一个母亲,我不能理解,当一个孩子遭遇那么大的痛苦和恐惧,到底是什么让她无法开口求助?在校园霸凌中,父母的养育方式到底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
1.缺位的父母
上学时候被欺负了,我们会找谁求助?按说一定会找父母吧。但是在陈念被霸凌的时候,她的父母呢?
影片里只出现了陈念的母亲周蕾,但几乎永远活在电话那头。她生意不靠谱,跑出去躲债,声称小孩子在家债主没办法;就算知道自己的面膜不合法,还是坚持做,解释说这样才能挣陈念读大学的钱;她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陈念身上,说等陈念考上大学就熬出头了……
陈念被霸凌的那个晚上,她哭着给母亲打电话,眼泪决堤,最终也没把事情告诉周蕾。因为就算告诉了周蕾,又能怎样?她都自顾不暇,哪有力气来顾陈念?
影片中的霸凌者魏莱,因为高考的失利,父亲已经一年没有和她说过话。当陈念报警后,警察找到魏莱的母亲时,她矢口否认自家的孩子会做这样的事情,也为后面更严重的霸凌埋下了伏笔。
电影里的警官说过一段话:
校园霸凌这件事不好办,你找校长,校长就让你找老师,老师让你找家长,找家长,他跟你说“我在深圳打工,一年才见一次孩子”。
校园暴力的背后,是许多方面的缺位。一个个不同施暴者和被施暴者的背后,往往是父母教育的错位、缺位。
身为父母,如果连保护孩子、教育孩子的责任都尽不到,有什么资格为人父母?
2. 缺乏沟通的父母
知乎上有读者留言:
事情过去十年了,每晚还会做噩梦。
那时候,那几个人把我校服扒下来,再用校服把我绑在学校后院的铁丝网上,用篮球砸我,砸头,砸身体,甚至砸那个部位……
那几个人个子很高,拿篮球砸我的时候还穿着篮球服和那种厚脚底的篮球鞋,以至于我现在看见有人在操场打篮球,看见电视上的篮球比赛,甚至听见拍篮球的声音,我的心跳就会加速,像透不过气一样,就想马上找个地方躲起来。
当时第一次,我向老师反应,老师对我说了一句我这辈子永远不会忘的一句话:“一个巴掌拍不响,你不去惹他们,他们怎么会去打你?”
而且,我爸妈也对我这么说。这十年来,一直到现在,这句话和篮球一样,听见之后我整个人就不好了。很长一段时间,我甚至认为我真的错了,错的原因是存在这个世界上。还好我现在不会这么想了。
很多父母只关心孩子的学习和生活起居,对孩子的内心世界却很少去关注。孩子不想上学,顶多认为这是逃避学习的压力,没有往孩子的精神心理层面去考虑;孩子回家时,父母多半只是过问一下在学校学到什么,却极少问近来心情如何,有没有什么不开心与烦恼?孩子有心事,就会认为纯属个人情绪,过一阵就好了,没有去了解是否有什么特殊的事情发生?
孩子遇到伤害或不好的事情,想到的是可能遇到的父母的责罚,于是选择隐忍,而不是第一时间向父母求助……
回顾那些自杀的孩子,哪个不是以为自己无路可走才作出选择的,在他们那里,父母扮演的角色早已不是一个避风港,而是压到他们的最后一根稻草。
实际上,避免孩子受到伤害的重点在于事前的保护防御,父母和孩子之间,要有长期累积下来相互信任和彼此尊重,才能让孩子有给父母讲述的勇气,有了沟通,才会有及时发现、挽救,把后果降到最低。
如果有了父母的支持,就算孩子本身并不勇敢,也不至于一个人忍气吞声,独自孤单和害怕。
3.父母要做孩子坚强的后盾
父母一定要让孩子意识到,无论如何你都是他的靠山,你要有坚定的、信任的姿态,让孩子有充分的安全感和信任感。
有一位妈妈,突然接到老师电话,说是女儿在学校殴打同学,当她匆匆赶到学校,校长、教导主任,那个脸上带血的被打男生还有他的父母,已经摆出三堂会审的姿态。
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这个男生弹了她女儿的内衣,然后女儿就朝男生脸上打了两拳。在他们的描述过程中,重点都是在女儿把男生打伤了,是她女儿太过分。在和女儿确认时,她得到了更重要的讯息:这个男生一直在弹女儿的内衣,女儿让他停止,但是他不,女儿告诉了老师,男老师认为这是有趣,让她不用理会,结果那个男生又开始弹,还把女儿内衣扣子都弹开了。直到女儿打了他,他才不弹了。
这位妈妈顿觉三观被颠覆,反问道:“所以你们叫我过来,是想要知道我是否要以性骚扰罪起诉这个男同学,并且以管理失当的原因起诉学校吗?”
“你们没有意见的话,我要把她带回家了。如果换成是男孩弹女教师的内衣,被女教师教训了,你们还会认为错在女教师吗?你们不允许他对女教师做同样的事情,为什么就可以允许他对一个 15 岁的女孩做这种事,我实在难以理解。”
“我希望这种事再也不要发生了。不仅是不要发生在我女儿身上,也不要发生在任何一个女生身上。我会把这件事上报给校董事会。如果这个男生敢再碰我女儿一下,我会立即让警察以性骚扰的罪名逮捕他。你们听懂了吗?”
不伤人是一种教养,但不被别人伤害是一种气场。我们不可能时刻守护在孩子身边,那就让孩子学会保护自己,面对这个并不完美的世界。
所以,身为父母,当你的孩子被欺负了,请记住你是她的依靠,是最坚固的堡垒。你站在她身后,她才有勇气去反抗所有不公正的待遇。当然,也别忘了告诉孩子,最好的办法是寻求老师和家长的帮助,尤其当他没有足够强大的力量去抗争时。
不管发生了什么,太阳每天还会照常升起,生活还要继续,唯愿所有的孩子不再受到伤害,愿孩子的世界里只有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