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碌的工作,繁重的家务,疲惫的生活,这三座大山,无时无刻不提醒着我们,你是身处在当今时代下的生活者。
手机,互联网信息,平台的知识传播,数字化的变革技术,使得我们有一种既生存在当下的真实感,又生活在虚拟社会中的飘渺高远。
你是谁,你来自哪里,你要去向何方?
这些永恒不变的哲学问题,困扰的不仅仅是走在历史长河中的芸芸众生,还有我们。不会因为时代的变迁,阶级层次不同,国家文化差异不同,而不去深究。
慢慢地,文字和视频成了我们想要去寻求答案的方向。
我们都熟知马斯洛的五个需求层次,大部分人认为自己还处于生理及安全需求,不需要考虑上层建筑的思想需求,那都是奢侈品。
其实,在你看他人作品,无论是娱乐大众,或者历史文化,社会形形色色的人群,其中都蕴含着马斯洛的需求理论。
当你写下或看到第一个字时,你内心渴望的初衷已经跳出生理及安全需求。
真正处于生存边缘的人,每分每秒关注的是明天吃什么,住哪里,赚多少钱等生活实际问题,可夜深人静时,也会偶尔看看自己身处的环境,到底生活带给自己是什么样的感受?自己这么拼命,是不是有所价值?
文字究竟带给我们的生活有着什么样的意义呢?
刚开始,写作,这件事,如同吃饭呼吸空气的本能,简简单单在纸上或手机上,写下洋洋洒洒的几千字,顿时觉得自己特牛逼。
只要有想表达的欲望,就有写作的驱动力。这欲望的背后,其实是马斯洛的第三层“归属需求”。
当你无法满足原生家庭或者婚姻家庭,工作人际关系所带来的情感需求,想要更多的人去关注或喜欢你时,文字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表达渠道。
互相吸引的彼此,在文字的内容中有了共鸣感,有了支持加油的爱,使得写作这件事情变得简单。
但,它其实是一件非常复杂和神秘的事情。
十三邀节目的总策划人许知远先生说过一句话:每个人都带着成见来看待世界的,如果你不带着成见,那你对世界根本没有看待方式。
这种“成见式”看待世界的方式,是属于他对这个时代的文人骄傲感。如果你去问问其他参透佛学或经历风霜的人,她们的答案不是赞同,不是否定,不是为赋新词强说愁,是一种接纳。
对自己,和这个时代文化及社会现象的接纳感。尊重别人,也善待自己。
回到文字这件事,其实是大同小异。
有人对于某一个事件,看到几段话或几个评论,没有刨根问底,深思熟虑就妄下判断。
有人对于某一种观点,只是通过自己的经历和感受,完全否定他人看法,一味的教条式批评。
这可能就是一种思想上的成见,但如果没有这些成见,评论区不会有辩论,不会有思想碰撞。文字会变成一种,你写我看,然后就没有然后的结局,不免有几分落寞和孤独。
当然,过分去评判的言论,演变成“网暴”,“人肉搜索”,那是不可取的,是一种对人的身心都造成巨大伤害的影响力。
以上这些类似观点,都是我亲身经历的,有曾经的不成熟,有曾经的骄傲自信,有曾经的年少轻狂,有曾经的盲目跟风。
现在的写作,对于你来说,是什么呢?
如果说,一开始是因为喜欢文字的同时又可以满足赚钱,满足了马斯洛的基本生存需求,那之后的自己,可能更多倾向于尊重需求。
为什么没有归属需求呢?
一旦你想要渴望他人的关注与支持,写的文字会或多或少,变得不那么纯粹,满满的套路感。
这本身没有问题,可文字的表达也是思想传递,如果在利益驱动下,文字的表达会显得片面,没有那么客观,而是追求他人的“快乐点”。
大众爱看什么,我就写什么,虽然对写作本人的生活没有什么不好影响,但对于未来的年轻人,或多或少有些片面的引导作用。
比如“情愿在宝马车上哭,也不愿意坐在自行车上笑”,这是一种社会现实真实现象,可不是全部。然而,这一句网红语,会让很多没有走出家门的年轻人,觉得时代是利益的时代,人是利益的人。
当然,只是纯粹去反思文字的影响力,不是去批判这个观点,因为它本身的真实性,才会成为网红语。
文字的价值和工作是一样的,当你只是想去传递自己的声音,需要别人来关注和认可,那只是浅显的层面,没有更深的意义在里面。
工作是一种枯燥乏味,并且和个人生活划分的明明白白时,工作的深度也就充其量变成混口饭吃。
那就不会有马斯洛提出的自我实现价值需求,不会有“一万个小时”。
一旦,文字与工作,都成为你生命中最重要的自我实现,并且需要无数个深思熟虑后才得出的结论,那就是爆炸性的心流体验。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大家喜欢“谷爱凌,苏翊鸣”等年轻小将,也喜欢“武大靖,徐梦桃”等老将。
无论是年轻小将对目标的坚持,还是老将对胜利的渴望与牺牲。都是自我实现需求的骄傲,是我们大家内心也渴望追求的境界。
慢慢地,文字对于我来说,更多是对自我成长,自我思考的记录工具。从写作中找到自己喜欢的事物,了解自己内心真正想要去表达或追求的目标。
当看到好的作品或观点,想借助文字的翅膀来分享给更多的人。
在文字与知识面前,变得渺小和卑微。深怕自己文化储备不够丰富,思想不够深邃,无法去更好地表达观点,因为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别人的境界是我望尘莫及的高山。
那就脚踏实地去努力,只对自己诉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