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客观原因,我没有办法去图书馆借书,但是家里也没有什么新书可看,于是我在逛家乐福的时候,顺便去购书区看了看。
《无声告白》这本书第一个就跳入我的眼帘。“征服欧美文学的华裔作家”、“凭借处女作夺得2014亚马逊年度最佳图书第1名”,这样的广告语已经足够吸引读者。不过,打动我的却是另外一句话——我们终此一生,就是要摆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
开篇第一章,第一句就是“莉迪亚死了,可他们还不知道。”就是这一句话,带领着我读下去,想要迫切知道莉迪亚是谁?她为什么死了?他们又是指谁?为什么他们还不知道?
莉迪亚是一个美国混血家庭的孩子,妈妈是美国人,爸爸是中国人,她有一个哥哥和妹妹。当她失踪的时候,家庭里的每一个人似乎都有着秘密,让人觉得这个家庭的气氛无比压抑。莉迪亚的父亲说她从来不会游泳,准确的说是拒绝游泳,但是警察最终还是在家附近的湖底找到了她。既然拒绝游泳,那应该是他杀?
第二章,第一句话就把原因告诉了我们——“为什么会出这样的事呢?如同任何事一样,根源在父母。因为莉迪亚的父母,因为他父母的父母。”为什么说根源在父母呢?这一章,我们知道了莉迪亚的父母。
莉迪亚的父亲是一位中国“偷渡”移民的后代,家境贫困,社会地位低下,因为不同的肤色受尽侮辱,导致他从小活得小心翼翼,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但他还是凭借个人的努力成为了一所学院的历史教授,他想融入到别人的生活但始终没有成功。莉迪亚的母亲是一位美国人,从小生长在一个离异家庭,她看不起教家政课的母亲,看不起母亲期望她考上哈佛就为了找到一个好男人,她一心要与众不同,她勤奋努力,最想做一名医生。只不过,在她大三的时候,她爱上了“与众不同”的中国男人,怀孕、结婚,并放弃了学业,从此以后,她再也没能完成未完成的学业,成为了一个照顾三个孩子的家庭主妇。
难道就因为这样的一个家庭导致了莉迪亚的死吗?
故事依然在各种时空穿插中讲述着过去或者现在在这个家庭发生的事情。
莉迪亚的母亲直到莉迪亚5岁的时候才发现自己心底压抑的愿望。
起因是她得知自己的母亲病逝了。
这个时候,她才发觉自从结婚后已经有八年时间没有跟母亲联系过。当她再次回到母亲的旧宅,发现依然是那么熟悉,童年时候想要“与众不同”的念头不断浮出水面。
她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惊觉自己竟然过上了她曾经最看不起的生活,她过上了母亲曾经期望她过上的生活!内心的不甘与倔强让她心底燃起抗争的勇气,她发誓决不能活得像母亲那样渺小、孤独!
让莉迪亚的母亲最终做出行动的,是她处理完母亲的后事回家途中发生的一件事。
因为下雨,她去了一所医院,那里是她曾经的梦。她竟然发现,毫不起眼的某位邻居居然是这里的医生!她听其他邻居说过她,离异、带着一个孩子却不怎么管孩子、在医院当护士,经常值夜班。可是站在她眼前的,是一位优雅、职业、自信,在医院很有威望的医生!她不明白她是怎么做到的?她突然想,她也能做到!
莉迪亚的母亲回到家,过了一夜,第二天就消失了。
故事读到这里,我不明白这位母亲为什么要一句话不留就离开了。
两个孩子,其中一个就是5岁的莉迪亚,他们坐在家里的台阶上,明白母亲已经走了。莉迪亚的父亲,这位害怕“与众不同”的中国男人,从来没有做过家务没有单独照顾过孩子的他,可想而知,他带着两个孩子最初的生活是多么的一团糟。
时间过了两个月。
在这段时间里,莉迪亚的母亲在远处的城市租了一个小公寓,带上了未曾翻阅完的书籍,重新报考了未完成的考试科目。她想完完全全重新开始。可是,她发现自己再也回不到曾经在学校时候的专心致意,她无时无刻不在挂念着家人,挂念着家里的每一件事。她学得特别的吃力,终于过了两门功课。
但是,她怀孕了!不到两个月,她就放弃了最后的努力,并且相信这是命运的安排。
她回家了!
在5岁的莉迪亚祈祷完以后,她回家了。
莉迪亚天真的以为,是自己诚心的祈祷换来了母亲的归来。
刚才她就在心里默默的祈祷:只要母亲回来,她什么都愿意做。她在母亲保留的一本书里发现了母亲的愿望,她要帮助母亲实现那个愿望。她会听母亲的话,不让母亲伤心难过,她要做一个乖孩子。
从此,莉迪亚的人生就逐渐偏离了轨道。她为了自己的承诺而活、为母亲的期望而活,唯独忘了自己。
不喜欢科学课程的莉迪亚表现出对科学的兴趣,这让莉迪亚的母亲很高兴,以为女儿真的有这个天分,以为女儿可以实现她的理想,于是,她把最多的时间精力放到女儿的学业上,她要帮助莉迪亚成为一个不像自己这样的人,成为像邻居那样的精英医生。
小学阶段,简单的科学内容还不足以难倒莉迪亚,但是到后来,数学、生物、物理、化学,她已经到了不及格的地步!她怎么努力都做不到优秀。她开始撒谎,撒各种谎。母亲依然和邻居谈论着自己的女儿如何优秀如何有天分,依然帮她整理错题,依然帮她报复习班。从小,她所有的注意力都在母亲的身上,她没有一个朋友,而母亲的注意力也全部在她的身上。
莉迪亚是全家人的宇宙,这让莉迪亚的哥哥特别受伤害。
父母从来没有正视过他,即便他考上了哈佛,他的努力也没有换来家人的赞许和开心,反而是莉迪亚考试失败更让父母关注。
但是莉迪亚整个世界唯一可以有的依赖却是他的哥哥。哥哥知道她所有的谎话却从不告诉父母,哥哥能够理解她的无奈。每次面对莉迪亚的求助和抱怨,他总是说“我理解你”,会给她安慰。所以,当她知道哥哥考上了哈佛,要离开这个家去上大学,莉迪亚很恐惧。她甚至把哥哥的录取通知书撕成了两半。
可实际上,哥哥讨厌她的存在。
在他们的母亲消失的那段时间,他们曾经来到湖边。哥哥曾把莉迪亚推到湖里,就是那个时候,莉迪亚的记忆里有了落水后全世界都突然安静的感受。十年后,当莉迪亚离开人世,哥哥在寻找妹妹死因的过程中与他人发生冲突掉进湖水,当湖水没过头顶,世界从此安静的时候,他感受到了莉迪亚的感受。只不过,他从小就学会了如何游泳,而莉迪亚拒绝游泳。
她不善于交际,但是父亲却逼着她给同学打电话,送给她人际交往方面的书籍,送她裙子和项链,只是希望他融入群体,并且告诉她要笑,不想笑的时候也要假装笑,因为这样会让她更受欢迎。可是,莉迪亚的父亲自己在这方面却是个彻底的失败者。
她爱上了班上的一个“浪子”。
这个“浪子”学习成绩不怎么好,可是人很热情很乐观,即使他隔段时间就换女朋友,全校的女生依然以能成为他的女朋友而光荣。
和他在一起的时候,莉迪亚可以卸下所有的包袱,做她自己。
当她主动献身的时候,这个“浪子”居然拒绝了她!并且提醒她,她是学校唯一不是白人的女孩,是有着蓝眼睛的中国人。莉迪亚何尝不知道自己的格格不入呢?只是,一直以来她故意忽略周围人异样的眼光或者嘲笑的窃窃私语,她以为自己不在意就能融入群体,变得和其他人一样,但是她知道,这些统统存在她的记忆里。
但是她不能忍受眼前的这个人居然暗恋着自己的哥哥!可是这个“浪子”说,至少他不用别人来告诉他,自己想要什么。至少他知道自己是谁,他想要什么。至少他不会一直让别人告诉他该做什么,至少他不害怕。
她被这些话刺痛了愤怒了,对,这正是她想要而得不到也做不到的。
在她十五岁生日那天,莉迪亚的父亲开车接她去参加驾照考试。
当她坐上车,发现副驾驶上坐着父亲的助教,看着他们看似关系比较亲昵的动作,知道父亲送给自己的项链居然是这个陌生女人帮忙挑选的,她很愤怒,但是她的父亲没有觉察到。
虽然他父亲是在莉迪亚死后才和这个陌生女人搞到一起,但敏感的莉迪亚应该是已经看出了一些苗头并断定他们有可怕的关系。
其实孩子什么都知道。就像莉迪亚的哥哥能闻出父亲身上不一样的香水味,能从父亲不一样的行为判断他在外面有女人一样,但是他敢于质问父亲为什么。
一个本来就不怎么伟岸的父亲的形象已经在孩子们的心中倒塌。她已经完全没有心思考试。结果当然是没有考过。
带着所有的这些问题,回到家。莉迪亚破天荒地对正在准备生日party的家人发泄了几句,很快,她压抑住了自己,假装给家人报以勉强的微笑。在楼上房间的一个小时时间里,莉迪亚已经做好了离别的打算。
她收拾好自己下楼过生日,她已经带着告别的笑容注视着家里的每一个人。没有人能看出她脸上的破绽,因为她从5岁开始就已经学会了隐藏自己真实的想法。
深夜,莉迪亚独自来到附近的湖水边。她发现,在黑夜里,在空旷的安静的野外,她感到无比的自由和放松。
她感到孤独、深刻的孤独,没有朋友不被认同的孤独;她感到恐惧,恐惧这个怪异的家庭随时可能瓦解,母亲有一天会再次消失,父亲会崩溃,哥哥也会离开他;她承载不了母亲医生的梦想,也实现不了父亲期盼她受欢迎;她已经不知道自己是谁,除了医生她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还能做什么。
她回忆起5岁的时候掉进水里的感受,她下到码头的小船,解开绳索,向湖中心划去......
莉迪亚死了。
ps:
其实我看这本小说看得很辛苦。
一方面是作者在行文结构上一直在不同的时空变换,而我一直想找到所有的答案,所以找得辛苦;一方面是文字的细腻刻画深入心灵,我的情绪一直处于不痛快的状态,情绪上很辛苦;还有一方面是,小说的内容很贴近生活,它总会时不时的勾起你类似的记忆,回忆得很辛苦;我想,这应该就像王小波所说的“幽闭型小说”吧。
我从来没有写过小说的读书笔记,也不知道该怎么写。当我看完这部16.7万字的小说,坐在电脑前,我竟然不知道从何下笔。脑袋里只有各种支离破碎的片段,还有各种我并不想写出来的故事。我想,就给自己的教育一点点思考吧。
1
每个孩子最害怕的就是辜负父母的期望。想想我们自己,很多人最后不也是都活成了期望的反面吗?我们内心真的希望父母给我们期望吗?我觉得不希望。我希望父母首先能够努力活成他们自己想要的样子。我希望父母能够给与孩子更多的支持、鼓励和包容,无条件的接纳孩子,不管是正面的还是所谓负面的,他们都能客观的看待,坦然的接纳客观事实。不给期望并不代表着没有约束和管理,并不代表着不给合理的目标。
什么时候知道是期望呢?
当父母说,你应该如何如何的时候,应该这个词语背后就代表着父母的期望,也代表着一种家长似的命令。还有的说,等你长大了就知道了,我都是为了你好;我这么辛苦,还不是为了你;如果我死了,你就明白了。因为我一直很想去上大学,但是没有上成,所以希望你能够上。拜托,感觉胸口被堵住,脑袋要爆炸,却无言以对。如果一堆鼓励的话语再加上类似这些后缀语言,我们就背上一座座无形的大山压,本来可以信心满满轻轻松松的走,却被后面几句话拖得疲惫不堪。
其实我们更希望听到父母说什么呢?
我们更希望父母经常对我们说,孩子别怕,勇敢地去做你自己吧,努力过了,不管结果如何,我们都为你骄傲!我们希望在面对意见不统一的时候,能够听到他们客观的建议,是建议而不是命令。我们想听到他们说,你可以这样做也可以那样做,可以这样做是因为什么?如果这么做了,可能的结果是什么?可以那样做又是因为什么?如果那样做了,可能会是什么样的一个结果。父母根据他们的人生经验告诉孩子每种选择可能导致的结果,至于选择,让孩子遵从自己的内心吧。
我想,当一个孩子做什么都唯唯诺诺,从来不提出自己的意见或想法的时候,想想我们是否给了孩子过量的不合理的期望?
2
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它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有自己的个性,有自己的使命。找不到自己的人,最终都会失去自己。
3
如果你想到家这个词语的时候,那是一个你偶尔或者应该要回去的地方,还是一个你总是无时无刻想回去的地方?如果是前者,我想那么一定是父母的期望出了问题。
我想,每个人都非常希望家是一个温暖的港湾,是一个无时无刻想马上回去的地方,是一个你可以获得满满的能量的地方,是一个无论你做错了多少事情,无论受了多大的委屈,无论经历了多少挫折,你都可以很安心的回去获得家人无条件接纳的地方。
而不是,像莉迪亚的家一样,每个人都想逃离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