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歇尔在第二章指出了一些他认为无益的行为模式。这些模式他称为“异化的沟通方式”,按大白话来说,就是产生隔阂的沟通方式。
“我最不想教人的事情就是服从权威。”
——马歇尔·卢森堡
1.道德评判是用道德标准来评判人,如果一个人的行为不符合我们的价值观,那他就被看作是不道德的或邪恶的。例如:“你的毛病是你太自私了。”“他对人有成见。”“这是不恰当的。”(道德评判)
个人体会:看一个人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是人生存的本能,我们要在社会很好地生活下去,和谁交朋友,请哪个施工队等等,都会涉及到对对方人品的判断。
然而,我们的判断往往是以自我为中心的,就像马歇尔在下文提到的,“如果同事更关心细节,他就是‘有强迫症’。反之,如果我更在乎细节,他就是‘粗心大意’”。如果大家都以自我为中心来评判对方,而不考虑对方的立场、利益和需要,那么,自然就会有隔阂。
2.苏菲派诗人鲁米写道:“在道德与不道德的区分之外,有片田野。我将在那里见你。”(道德评判)
个人体会:鲁米在这里表达的是,即使我不认同你的观点、立场和行为,我仍然可以不评判你,我仍然可以去理解你,关心你。如果更温情一点,这句话还可以理解为,不管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不管你曾经做过什么,我都会爱你。就像《悲惨世界》中的主教看着偷银器的冉阿让一样。
3.我相信,诸如此类的评论暗含着我们的价值观及需要。(道德评判)
个人体会:这句话是说,我们的评论就像特朗普放狠话一样,都是代表着某种利益。那这些评论,这些狠话,或套近乎的话,代表着是怎样的心理和利益呢?马歇尔提醒我们,不要在话语的表面较劲,而去关注话语背后所要传递的信息。
4.重要的是,在这里,我们不要将价值判断与道德评判混为一谈。(道德评判)
个人体会:去听到语言背后的心声,实际上就是在做判断,判断一个人重视什么、渴望什么,或需要什么。道德评判会带来隔阂,但关注自己的需要会给我们方向感,关注别人的需要,会帮助我们理解人、关心人。
5.比较也是评判的一种形式。(进行比较)
个人体会:比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己的处境。例如,升职的潜力、孩子学业的情况、公司的市场竞争力等等。但如果不顾个人实际,拿外界的标准来要求自己的话,就会形成压迫。
6.一旦意识不到我们是自己的主人,我们就成了危险人物。(回避责任)
个人体会:如果盲从社会标准,随波逐流,我们就可能给自己和社会带来伤害。马歇尔主张人要独立思考。
7.我们大多数的人使用的语言倾向于评判、比较、命令和指责,而不是鼓励我们倾听彼此的感受和需要。我相信,异化的沟通方式的基础是性恶论。长期以来,我们强调人性本恶以及通过教育来控制天性。这导致了我们对自己的感受和需要常常心存疑虑,以致不愿去体会自己的内心世界。(强人所难)
个人体会:马歇尔认为人的天性是友爱的,暴力来自于教育,这对我们理解非暴力沟通非常重要。他希望帮助我们转变思考和交流的方式。这种转变就是去社会化。这实际上是对社会主流文化强烈的不认同。
虽然他针对的是西方社会主流文化,但他的主张就我们的社会来说,也是尖锐的。
8.人们越是习惯于评定是非,他们也就越倾向于追随权威,来获得正确和错误的标准。一旦专注于自身的感受和需要,我们就不再是好奴隶和好属下。(强人所难)
个人体会:由于马歇尔对主流文化强烈的保留态度,他对权威的立场容易被理解为反对权威。实际上,马歇尔既不主张盲从权威,也不主张盲目反对权威。这样做的话,你都不是从自己的需要出发。他的主张是,聆听自己内在的声音,做自己的主人。
小结:
马歇尔在本章中探讨了哪些思考和交流方式妨碍了人的感情。他指出,盲目遵循社会标准,既会使人迷失自己,又会引发冲突和对立。他主张人要能倾听自己内在的声音,成为自己的主人,同时又主张不做道德评判,聆听他人的需要,友爱地对待他人。
他的思考和方法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来帮助我们理解自己和改善关系。同时,如果我们遵循马歇尔的建议的话,学习非暴力沟通,我们也需要有自己独立的思考,并从自己的需要出发来学习、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