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这样一篇实属受到了对孩子关注之好处,而能有此所受益首当感谢孩子的幼儿园老师于老师和崔老师。在两年前的一次约谈中,她们便提出了请我多关注孩子的建议。当时的我还很纳闷儿,但那次约谈确实让我这个自认为有些心理学理论又啃了几本外国育儿经的妈妈开始了反思和观察,不断的自问:怎么样才叫关注?我到底有没有关注他?
回首这两年多的时间里,我似乎现在才开始稍微明白“关注”是啥意思,实际的行为应该是怎样的。
大概半年前,当我发现孩子在用我严厉的说话方式对我说话时,在用我惩罚他的方式试图也想惩罚我的时候,我突然意识到过去的方式全有问题,我各种的陪伴更完全没起作用。现在我必须改变他对我这些行为的模仿,我必须得改用新的方式和他交流。
那之后我尝试着在动怒前我提前警示他,让他意识到,有些用但不大。我又将警示语言努力变的平静些、温柔些,又有些好转,但效果一样甚微。直至我“狡猾”的示弱,后来就变成真的告诉他他那样的行为会让妈妈难过和感到受到了伤害,效果出现了,他真的会很快收手,哪怕是在玩儿ipad时。我很感谢他那样的选择,我会亲亲抱抱他,他那样真的太可爱了,就这样我们一起有了步入正轨的感觉。
近期,我的一次小急躁平静后搂着孩子问是否还喜欢围棋?他说不喜欢了,我又问是不是妈妈逼你你才不喜欢的?他说"如果不逼我下的话我觉得我挺喜欢"。回答多清晰,他是在说他不喜欢我强制他。还有几次他跟我这样说,"妈妈你别那么严厉的说话了","你别那么严肃,我知道了…"。有时,他甚至搂着我的脖子,用头顶着我的头,小爪子(他的手心总是硬硬的,都是抓东西给磨的)边摸摸我边恳求的说。那一刻真觉得自己还不如孩子!他能这么容忍我,爱我,又能如此清晰的表达,而我那些简单粗暴的方式实在太野蛮太无知了,差点儿就在不知不觉中把孩子和自己都毁了。
眼见着孩子明显的懂事儿了,反应也不再像从前那样激烈了,我们可以商量着办了。
我和孩子沟通方式的改变让我意识到这样的陪伴才会有效果,他感受到了尊重,他有了选择权,他反被动变得主动起来。如今,我确实发现我越关注他,我对他就有更近的体会,就会越理解他。而他也逐渐变得“听话”和安静了。当然,他仍然是个小淘气!(我不想让他太听话的,他必须在一定范围内坚持他自己的想法。)
温柔或示弱就是在让孩子理解大人的情绪情感,就是和孩子共情,是第一步(其实我做的真的很不好),而后才能进入引导阶段。就像网络带宽一样,速度取决于和孩子搭建的这个带宽。
通过这个宽带,孩子们自己可以得到自己选择的能力,得到父母对他们兴趣的支持,使得他们充满积极向上力量,找到自己真正喜欢的,而不是我们喜欢而施加在他们身上的。
很多家长估计都是赫尔巴特的忠实粉丝吧,或不知道有这么个人却也有着和他相似的观念。杜威对他的批判应该被所有的父母所知,尤其杜威提出"教育即生活,教育就是儿童现在的生活,而非为将来生活而准备。"这些话过去是听着有道理,如今却是大彻大悟,我们的一言一行构成了我们生活,孩子就在这样的环境下模仿着我们。
那些理论像木头一样傻呆呆的站在我的脑子里,没有内化,我甚至也口口声声的也说着和杜威一样的话,可仍然没有踏实的去"生活",只是计划、凑合着活着,用各种兴趣班、各种旅游、生动的去讲故事给孩子听等来维持着外表的“光鲜”罢了。我对孩子内心的成长和对他的尊重我做的都不够好,每每事件发展到一个度我的耐心就会完全消失,就会忘记关注先要尊重,在尊重之上才真正能关注到孩子的内心,知道他的情感,知道他的需要。我希望我能做的越来越好,关注孩子真实的自己!
育儿真的好难,体会了理论和实践的差距犹如闭眼和睁眼一样,我继续摸爬吧。
最后,再引用杜威的一句话做个收尾“站在孩子的立场上,并且以孩子自己的立场作为出发点”。
17年4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