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条弯路不能走-坚持听说领先
林克学英语也走过不少弯路。我们曾频繁的更换教材,也上过没有效果的英语课外班。但是,有一条弯路我们没有走:我们没有像其他孩子一样从单词和语法出发或者从阅读入手,而是始终坚持“听说领先”。
英语学习要坚持“听说”领先于“读写”,而听又领先于说。
但是,很多人学习英语,却恰恰选择了一条弯路,甚至是歧路:要么听说读写并驾齐驱;要么重读写、轻听说,在听说能力还没有得到充分发展的时候,就迫不及待地开始读写。
听说读写与自然拼音、单词拼写之间的内在联系
语言能力的获得有它自身的规律,这个规律就是听说读写之间的内在关系:听说是基础,听说能力培养好了,读写就能水到渠成,单词、语法就会迎刃而解。
一,听是说的基础,及由听到说。
只有听多了,有了足够的“入耳量”,才能有“出口量”(英语口语的表达)。试想,为什么“聋哑”总是联系在一起?这是因为耳朵不好,听不见,才导致语言上的障碍,并不是声带出了问题。英语学习也是一样,如果不听,或听的不够,或听无效材料(听不懂的内容),那么,日后学到的很可能就是“哑巴英语”。
二、听是阅读的基础,即听懂加自然拼音等于阅读。
听是说的基础,这点大家都知道,但是听也是阅读的基础,就恐怕不是所有人都能明白的。
听不懂句子的孩子,即使教会他每个单词的意思,也不见得能进行正确的阅读理解。
反之,如果句子孩子能听懂,并且掌握了自然拼音,那么把这个句子写出来,他们是可以读出来,并准确掌握其所表达的意思的。这点,我在林克身上深有体会。比如,她能听懂下面的对话:How shall we get there?我们怎么去那里呢?
Let's take a bus.
It's difficult to park downtown.
坐公交车吧,市中心不好停车哦。
虽然林克当时还没有见过difficult downtown等词,但当我把这两句话写出来时,她根据自然拼音法,在difficult downtown这些较长的单词上停顿片刻,很快就读出来,读出句子的同时,就能理解句子的意思了。
反之,如果孩子不会自然拼音,他们对没有背过的单词就难以准确读出发音。哪怕读对了,如果听不懂,也会因为不理解其中的句型、短语以及某些单词的正确含义,而无法进行准确快速的理解(如这里的park不是公园,而是停车的意思)。
所以,听懂加自然拼音等于阅读。当然,要提高阅读能力,还需进行大量的阅读训练。自然拼音是小学阶段英语学习的瓶颈,对小学三四年级的孩子来说非常重要,必须突破这个关口,否则会给以后的阅读和单词拼写造成困难。
三、口语是写作的基础,即口语加单词拼写等于写作。
“口头为语,书面为文”,写作是在口语基础上产生并发展的,口语对写作有着决定性作用。要想提高写作能力,首先要培养敢说、会说的口头表达能力。
当然,口语要成为写作,还需有单词拼写(仅对中小学生而言,不包括更高级别的英语学习者)。那么,单词拼写的基础又是什么呢?是自然拼音和阅读。
四,自然拼音加阅读等于单词拼写。
自然拼音可以帮助孩子不用刻意去记,就能熟识数百个完全符合发音规律且最常用的英语单词,像bike、Name 、who、Fat、Sad、Use 、lamp等。对那些不完全符合发音规律的单词,孩子在进行大量的阅读过程中,会逐渐熟悉其不符合发音规律的地方,直到记住为止。这种在阅读过程中被自然而然记住的单词,孩子是不容易忘记的,而且,单词的意思、用法也就一起记住了。
五
一,听是说和阅读的基础,说又是写的基础,那么,听就是所有语言技能的基础,是重中之重。
二、“单词拼写”(也就是背单词)是为“写”服务的,而且可以在学会自然拼音以及在阅读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掌握。
三,自然拼音是阅读和单词拼写的基础。自然拼音在小学阶段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如果我们违背了上面的语言学习规律,采取“本末倒置”、“捡了芝麻丢了西瓜”的学习方法,就势必要花费数倍于正常的精力,最终把英语学习变成孩子痛苦的经历和回忆,这是最得不偿失的。
林克妈妈提示
一,英语各项技能之间有其内在联系,不能随意超越或颠倒这种练习。
二、只有听多了,有了足够的“入耳量”,才能有“出口量”。“听”是口语、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获得语言能力的根本所在。
听力是阅读的基础
我在教林克学英语的时候,始终坚持“听说领先”。林克英语成绩最差的时候,排到了班里所有孩子的最后面。班里一些孩子都在拼命背单词,甚至开始学语法,眼看林克和他们的“差距”被拉得越来越大,我也没有放弃听说领先的原则。我坚信,坚持好了听说领先,林克的英语学习后劲一定比那些孩子要足。
事实证明,我的这种坚持是正确的。
一些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家长,在看到同龄孩子这个时候已经开始阅读和书写,而自己的孩子,还处于语言学习的第一阶段一听,会感到焦虑不安,无所适从。
但是,如果家长们明白了“听力是阅读”的基础这个道理,那么,我们在给孩子频繁地播放听力材料时,就能够保持轻松淡定的心境。到了小学高年级或者中学,“坚持听说领先”带来的效果就会逐渐体现出来。
我们用汉语做例子:为什么我们能读懂“我喜欢读书”这句话呢?因为当我们在读这句话时,首先要把这些文字材料转换为声音,而当我们发出这一串声音时,就能同时明白意思。
因为我们早在阅读前,就已经能“听”懂声音的意思。如果我们还听不懂,则哪怕每个字都读得非常准确,还是读不明白这句话的意思。所以,要“读”懂,首先必须能“听”懂。
那么,要读懂,除了必须能听懂之外,是否还需要其他准备呢?
我们都知道,汉语是表意文字,不是表音文字,文字和发音之间没有对应关系。所以,要读懂汉语,除了首先要能听懂以外,还必须认识汉字,或者借助汉语拼音。
与汉语不同的是,英语是表音文字,字母和发音之间存在比较稳定的对应关系。因此,英语字母就起到了汉语拼音的作用。也就是说,“读”懂英语,基本上可以不识字。
比如,要读懂“我喜欢读书”这句汉语,就必须认识这几个汉字,或者有汉语拼音的帮忙。但要读懂英语句子I like reading books.(我喜欢读书)却不需要认识那四个英文单词,因为英文字母本身就相当于汉语拼音,我们仅需要掌握字母发音规律就可以了。
汉语的阅读,离不开识字。因此,一些家长可能会从学汉语的经验出发,认为孩子英语阅读不好,是因为词汇量不够,从而狂背单词,这种方法就是忽略了英语是表音文字的特点,把英语当成汉语来学,是不正确的,没有抓住事物的本质:阅读能力不强,是因为听力没有很好发展、语感没有很好培养、自然拼音没有很好掌握所造成的。
阅读能力的强弱,和词汇量的多寡没有必然的联系。即使你掌握了五千个英文单词的拼写和中文释义,如果你没有听说的基础,没有很好的语感,你的阅读实践仍然会举步维艰。
因为在阅读过程中,你只是机械地把每一个英文单词找到与其相对应的中文释义(绝大多数单词属一词多义,你要从几个甚至十几个释义中筛选),然后通过分析句子结构,如谁修饰谁、动词不定式是做目的状语还是做定语等,来试图“读”懂句子。这样的阅读,非但速度永远上不去,让我们无法体会阅读的乐趣,而且,结果还很有可能是在“误读”英语。
比如,在阅读时,如果我们要借助对英文单词进行逐字翻译来理解句意,就会造成对一些句子的误读。
Look out for the car.当心车!
误读:看外面的车。
I can't agree more.我完全同意。
误读:我不能再同意了。
但是,如果我们能听懂,甚至会说这些句子,在阅读时,只要一读出来,就能同时正确地理解。
再看下面的例子,这是两个很简单的句子:We live to work. We work to live.
在这两个句子中,你肯定没有生词,而且所用的单词完全一样,只是排列顺序不同而已。它们的意思,会是这四个单词中文释义的简单相加吗?当然不是。
要理解其义,必须理解单词和单词之间的逻辑关系,也就是动词不定式to work和to live与前面部分的关系。如果有很好的语感,当你读完句子时,你的语感会告诉你:动词不定式to work 、to live在句子里做目的状语。理解了这一点,就能恍然明白其意:
We live to work.我们活着是为了工作。We work to live.我们工作是为了活着。
我试着把上面两个句子写在纸上让林克读,林克一读出声,马上就明白这两个句子的不同内涵。她脑子里也根本没有动词不定式、目的状语之类的复杂概念。那么,是什么在帮她做出正确的理解呢?是语感,是大量听力训练中形成的语感。
从上面的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到:在英语词汇中,英语单词大多一词多义,有的甚至多达十几个释义;英语中的很多词组、句子有着特定的含义,不能仅凭每个单词的字面意思去理解;而在英文句子中单词和单词之间还存在着逻辑关系,及语法规则。
在如此复杂的情况下,如果我们阅读时,要从每个单词众多的释义中找出符合上下文的恰当释义,然后再通过分析单词间的语法规则来指导阅读理解,这样的阅读实践是不可想象的。
因此,阅读能力的强弱,主要不取决于词汇量的多少,而是和听说能力,和语感有着直接的关系。小学生在初学英语阶段,尤其是小学低年级,不要急于进行大量的阅读,而是应该创造尽可能多的机会,让孩子们尽情地去“听”。
林克妈妈提示
一、英语字母就起到了汉语拼音的作用,也就是说,“读”懂英语,基本上可以不识字。二、阅读能力的强弱和词汇量的多寡没有必然联系,而和听说能力有关。
三,阅读靠语感,不靠分析;分析式阅读,无法体会阅读的乐趣,并可能造成“误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