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
我是个土生土长的北方人,从小浸润在河北唐山那种“土得掉渣”的方言中,长大后每每在影视作品中看到想模仿唐山话逗逗乐的镜头,我都想冲上去给他们来一段原汁原味儿的“唐~山话”。
那里四季分明。
每年都会有那么一两天,大家忽然发现在户外呼吸有“哈气”了,这就说明冬天来了。第一场冬雪过后的美,不是一个“银装素裹”所能表现的。几天之后,汽车肮脏的轮胎把白雪压得实实的,太阳晒不到的地方,被压黑的雪块好长时间都不会融化,那面孔,一直狰狞到春。
有了冬天的凛冽,春天的生机盎然才显得弥足珍贵。在我印象中,第一批大规模开花的应该是玉兰,奶黄色的花瓣,个头很大。接着牡丹、月季、桃花也都开了,春天真的到了。
春天的阳光和温度改变了植物的激素分泌,它们开花,也同样撩拨起了情窦初开的少男少女渴望爱情的心。春天一到,校园里结伴而行的男女越来越多,他们在操场走着,一圈又一圈。
夏是火辣的,和西瓜一起来到。
秋是萧瑟的,和落叶一起来到。
写到这里,按照套路应该说“和季节一样,北方人的性格也是分明的。”,但我真的不想这么说,因为各种性格的人南北方都有,只不过是人们习惯用“贴标签”的方式来减轻记忆负担,所以北方是直率、豪爽的代名词,南方是儒雅、精明的代名词。
来广州上学一年了。羊城作为中国的第三大城市,给我留下了不少难以磨灭的印象。在南国的一年,让我发现以前很多视角都是片面的,这让我意识到,童年时代安装在我大脑中的“北方插件”是如此根深蒂固。这一年,有很多东西改变了我的想法,刷新了我的认知,我想把它们写出来。
<南>
早茶
如果你有一天路过广州,时间非常紧,只能体验广州的一个项目,那么毫无疑问,我会推荐广州早茶。
早茶一般上午9-10点开始,和亲朋好友一起边吃边聊,还可以弄个麻将桌搓搓麻将。不紧不慢,吃两三个小时,一般到中午12点左右结束。
这让我想起了在青海西宁喝过的午茶。和广州早茶一样,也是不紧不慢地吃吃喝喝三四个小时。除了味觉上的享受,人们最喜欢的是这种任由时间流逝的感觉。不需要考虑种种悲欢,时间在这时候显得没有意义。
早茶的内容也是绝对丰盛,可以和相声中的贯口“报菜名”媲美了。
虾饺。晶莹剔透的米皮包裹着粉嫩的虾仁,入口之后,米皮的粘糯和虾仁的Q弹相得益彰,是广州早茶中最经典的一道小食。
肠粉。这种食物北方是没有的。将米磨成米汤米糊,摊在屉笼上蒸,可以在中间夹一些鸡蛋之类的辅食,蒸好之后浇上酱油,很有粤地特色。
马蹄糕。长得很像果冻,口感比果冻粘许多,有淡淡的甜味。虽然我个人不是非常欣赏这种美食,但看着学校粥铺卖的马蹄糕非常畅销,说明这也是一种经典的南方美食。
回南天
在广州一年了,还没太适应广州的气候。
入学之前,看着华南理工大学学生会公众号上推送的介绍广州的视频,里面有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广州一年由3个月的冬天和9个月的夏天组成。
现在看来,这句话夸张的成分并不多。
十一之后,会有一个星期的“秋天”。叫做秋天是因为气温介于冬天和夏天之间,叶子是不会落的,即使到了冬天,这里依然是一片绿色。
广州的房子室内室外是连通的,和北方阳台用双层玻璃密封起来不同,南方很多阳台都是直接通向户外的。这也就是为什么南方的冬天同样寒冷,更准确地说是“阴冷”“湿冷”。
一直到第二年三月份左右,大家陆陆续续找出了短袖,到了夏天接管的时候。
广州气候现象中的老大哥是“回南天”。我在北方的时候没有听说过这个词。来了之后才知道,原来真的可以潮湿到墙上往下流水。
2016年是回南天很严重的一年。记得当时下了一场雨,不大,但绵延着一直在下。之后就开始起雾,空气湿度从50%一直飙升,直到99%才停下来。
接下来的几天,你周围只有一样东西——水。
墙上往下流水,地砖上都是水,桌子上也有水珠,摸一摸书本,纸张竟也比平时湿润许多。
毫不夸张地说,挂在阳台凉了两三天的衣服和刚从洗衣机里拿出来的衣服没什么区别,拼内裤数量的时候到了。
白话
我要说的白话和粤语是一种语言。在粤地,大家称这种语言为白话,是为了将标准的粤语和潮汕话、客家话等多种语言区分开。
虽然比不上江浙地区一个村子一种方言,但粤地的方言种类也很多。隔壁宿舍的两个广东人,因为语言不通平时基本都说普通话。
在北方的时候,我对粤语的了解只来自于零零星星的粤语歌。到了这边我发现,粤语歌中的粤语是从普通话翻译过去的,在粤地的日常生活中,人们一般不用粤语歌中的词汇。
来两个基本词汇让大家感受一下~
粤语是一种应用范围非常广的语言,在中国的语言体系中举足轻重,据说当时决定中国的官方语言时,北京的普通话和广东的粤语只差了一票。除了粤地,中国香港,东南亚一部分地区也有很多人说粤语。我曾经在地铁站碰见过一个黑人,不会讲普通话,粤语却很流利。
小蛮腰
小蛮腰是广州的地标建筑,广州塔的别称。塔身主题高454米,天线桅杆高146米,总高度600米,是中国第一高电视塔。
它的迷人之处不在于高度,而在于它的婀娜。一条条灰白色的钢筋盘旋而上,下粗,中间细,再往上又变粗,像极了一位女子曼妙的身材。到了晚上,灯光亮起,在珠江边上欣赏着广州塔婀娜的体态,实在是美。
小蛮腰可以说是广州新建筑的标志。和深圳这样历史很短的城市不同,广州有很多老建筑,新旧建筑的交融中,小蛮腰妖娆地站立在江边。
<北方人在广州>
一年中,广州让我的观念发生了很多改变。
我开始试着从不同地域文化的角度去思考产品,不论是文化产品还是互联网产品,在幅员辽阔的中国找到自己的定位都是一件难事。可以主打地域特色寻找利基市场,也可以弱化地区差异以求得更大的市场份额。
我开始学会接纳不同的生活习惯,为人处世态度。豆腐脑(豆腐花)是甜的还是咸的,它始终是豆腐脑(花),粽子是甜的还是咸的,他也始终是粽子。洗脸的时候用毛巾洗还是用手直接洗,都可以把脸清洁干净。不同文化的剧烈碰撞,让我明白,有些事情没必要气急败坏地党同伐异,求同存异,聚同化异,才是全球化的今天,一个年轻人应该做的。
最更重要的是,在对比中,我渐渐找到了自己。
我是弘毅士,一个地地道道的北方人,我在广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