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的一个荷包蛋, 看似简单, 但却一百个人做出来一百个样子, 还有一个人做一百个也很可能差异很大.
煎荷包蛋这件事, 真的是功夫在平常, 在家里做的最好最稳定的一定是长期主管下厨的老娘. 老爷子煎鸡蛋一定是全熟两面焦黄, 大小姐因为喜欢吃, 有时煎得好, 有时一不留神就会戳破"小太阳", 自己个基本是蛋黄半熟外加一面深黄一面浅黄. 所以, 看卖相, 基本也八成能看出每个人的操作特点: 老娘是熟手, 老爷子图省事, 大小姐心急吃不到热豆腐, 老二就是个徒有其表....
大小姐从小就喜欢吃蛋黄会爆浆的荷包蛋, 现在还记得她吸食蛋浆的馋猫样. 老二吧, 其实一直也不太明白蛋浆有那么好吃吗? 反而更喜欢吃脆脆的蛋白., 尤其蘸点酱油的味道, perfect! 老爷子就更逗了: 熟了能吃就挺好, 外面的皮香脆香脆地就挺不错. 老娘自然是最摸清各号的喜好的那位咯.
曾经也跟着老娘学过几回煎荷包蛋, 印象最深的是铁锅真的不是随便用用就会的, 温度, 火候, 时间都要会用眼睛观察, 不然粘锅是常有的事. 只记得老娘教的要领大概是这样的: 火要偏大但不能太大, 手脚要快但不能戳破鸡蛋, 这样蛋白才不会糊, 蛋黄也刚刚好. 要煎出一个会爆浆的荷包蛋一分钟内要完成, 自己则经常卡在要么火太大, 要么火太小, 然后蛋皮粘锅底抠不下来, 到最后索性放弃, 反正爱吃爆浆的又不是自己个, 哈哈哈~后来有了不粘锅也尝试过做, 也并不成功, 因为不粘锅不宜温度过高, 要做到快速成型同时蛋黄不过长时间受热并不容易, 反正都是技术活.
厨房里的时光, 其实承载着不少家里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