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朔说过一句话:我只希望我女儿幸福,才不让她去争取什么成功呢,成功不就是挣钱多,被很多人知道吗!
如果有舒服的日子过,没有人会选择一条难走的,牛逼道路。
1
罗振宇,华中科技大学新闻系本科,北京广播学院电视系硕士,中国传媒大学博士生。
2000年进入中央电视台,8年中,他曾担任央视《商务电视》、《经济与法》、《对话》制片人;《决战商场》、《中国经营者》、《领航客》等电视节目主持人;第一财经频道总策划。2008年之后,罗振宇从中央电视台辞职,成为自由职业者。
从央视辞职前?罗振宇的工资加补贴才3000一个月。
高潮来了,2008年的3000元,无论放在一线或者二线哪个城市来说,都是农民工的水平,而他还是名牌大学的博士出身,还工作在全中国最牛B的央视。
他有退路吗?一个33岁的男人,以3000元的月薪,他都对不起他父亲送他去读的那个本科!
他是互联网知识型社群试水者,资深媒体人和传播专家。
他是《罗辑思维》创始人——罗振宇。
2012年底,他与独立新媒创始人申音合作打造知识型视频脱口秀《罗辑思维》。半年内,由一款互联网自媒体视频产品,逐渐延伸成长为全新的互联网社群品牌。如今,罗振宇的《罗辑思维》估值数十亿元。
2017年元旦《逻辑思维》在深圳春茧的跨年演讲,罗振宇的爸爸在台下,望着自己的40多岁的儿子。
如果没有那个月薪3000块,央视给罗振宇的月薪是15万,会不会产生这样一个罗振宇?
2
咪蒙原名马凌,于1976年12月21日出生于四川南充,毕业于山东大学,文学硕士,2002年起,任南方都市报深圳杂志部首席编辑。在《女报》长期负责撰写“读经典”栏目。
《女报》,在我们深圳,就是那种摊派都摊派不下去的杂志,她还在上面负责读!经!典!
啧啧,怪不得她要辞职下海开公司,赔得一塌糊涂转而去北漂。
“咪蒙”这个微信公众号火起来的速度绝对可以算“火箭速度”,2016年秋天开张,仅一个月,“10万+”对她来说已经是寻常事了。
截至2017年6月,咪蒙的同名微信公众号累计阅读量两亿两千多万次,每条广告45万元起并在不断涨价,每篇文章阅读均超过50万,大部分文章阅读量超过100万。
咪蒙的新书《我喜欢这个“功利”的世界》收录了她微信公众号的文章,今年5月出版后短短一个月就攀上了京东、当当、亚马逊各图书电商网站畅销榜的前五名。
如果没有负责《读经典》栏目的马凌,她会转身么?
那么咪蒙又会是谁!
3
“从体制内到体制外”,“从小城市到大都市”, “从月入三千到年入千万”,陈立飞从以上三个方面展示他是如何在近而立之年,实现他职场的弯道超车。
2014年以前,陈立飞还是宁波市最好中学的一名英语老师。但工作了几年后,27岁的他做出了一个决定:辞了工作,卖了房和车,考了托福,去了香港读硕士,开始了他人生中的第一场赌博。
“对于我来讲,去香港念书、留在香港工作是我人生的关键点,还有一个关键点就是稀里糊涂地开了个公众号。”
“自媒体很神奇,它让陌生人之间产生了联系和巨大的相互影响。”
2016年对于陈立飞意义重大,他从员工转换为老板,慢慢写作成一名职场作家和自媒体大咖,有了40万粉丝。
和世人无二,他将牛逼的人生和财富作为重要的追逐对象,但在这个过程中,他认为 :最重要的不是赚钱,而是成长——这是能让自己的未来更值钱的投资。
“常有朋友问我:自己对现在的生活不满,想跳脱却又没有勇气,该怎么办。”陈立飞说,“其实,人生是风也是雨,面对理想生活你犹豫的那一刻,不如直接逼自己迈出那一步,之后的样子,时间自会告诉你。
4
仙女妈妈,就是我。
高考那年,志愿都已经报上去了,才得知父亲的单位,在招子弟生读包回铁路分配的委托培养生。我硬是自己找到老师、找到教务主任、找到当年的高招办,更改了自己的高考志愿,学了这30年的黄金专业--通信。
靠着写文章不念大学就会的天赋,我这个理科生,毕业两年就进机关,给大领导当文字秘书。从记者、广告策划经理、地市公司总经理、直到内地省公司大客户处长。
年轻的人生一路开挂,但还是不甘过一眼看到20年后的生活。
一夜之间放弃了那里的一切,以33岁的年纪,拖家带口离开省会城市,投奔通信行业龙头上市公司。
先是上海后是北京,最后落户深圳。
一线城市十年的稳定生活,培养出个重点大学牛逼专业的女儿。可反思这十年来的经历,个人确实没有太多的知识更新与成长。除了分享深圳十年房地产的红利,别的也没有什么特别的收获。
直到接触到Spenser的课程,我才知道,我已经知识老化得太严重了。
传统社会最重要的资源是财富和权利。
未来社会最重要的资源是个人的影响力。
影响力就来自于写作和演讲,无论是俞敏红还是马云,他们的企业都因为他们个体卓越的影响力,而与客户深度链接,取得了巨大的商业价值。反观我们的企业,却因为灵魂人物的隐退进入一波昏暗期,战略和战术一片模糊。
而我,虽然多年来有写作能力,而且在私人形象设计和心理咨询方面也有发展的念头,但到商业化层面,总是一头雾水无处下手。
在这里,我听到Spenser说:
10万字≠价值
10关注订阅=价值
看到这两个公式,我顿悟自己多年来的无力感来自哪里:
我还是以传统媒体的思维定势,还想通过报社等传统媒体发表影响力。但传统媒体江河日下自身难保,哪有能力如30年前一样,号令江湖啊。
甚至一位报社的朋友直接给我讲,文化这碗饭很难吃。她自己虽然也建了一个连锁书店,有三个书房,但发展模式完全还是工业时代的方式,运作艰难。
事实证明,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我终于还是从手机里沉睡很久的公号里,发现了一个新世界的秘密。
Spenser的写作课程初听,对我这个有新闻学本科证书的人来说,或许很浅,但是他是革命性的。
比如说10万字≠价值,10关注订阅=价值;
比如说新媒体写作的真正价值并不在于表达,而在于连接和沉淀用户;
比如说所有的转发都是在晒优越。
是的,从不知道到知道之间,只有万分之一毫米的距离。
从传统社会到未来社会之间,只差一个写作课的距离。
Spenser做到了!
他带领我走过这万分之一毫米的穿越,到达一个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与世界互联的新天地!
也许有一天,我的时尚形象课程也在互联网上线了;
也许有一天,我也可以很容易地在网上传播人生问题的探讨和咨询了。
踏上新媒体的快车道,谁都可能是下一个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