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老病死,乃人生在世逃不过的四大苦楚。
除却童年时代,对死亡模糊而恐惧的苦苦思索,人在何时,会认真想一想这世上最大的、谁也解不开的终极难题?
看到灾难发在陌生人身上,难免兔死狐悲,产生片刻的同情心理,到身边熟人乃至至亲故去,才惊觉死亡竟是身边常态,感受到阴阳相隔、生离死别的锥心痛楚,死亡神秘可怕的力量。
直到此时,死亡亦与我们隔着一层朦胧的面纱,及至意外来到自己身上,“死”的相关念头就避也避不开了。
几日以前,单位体检,B超显示我的身体里藏有一个肿块,属性尚不明确。给我检查的医生一开始还谈笑风生,抱怨体检的人多,前面的医生乱开单子,随着仪器在我身上转动,她表情越来越严肃,足足查了20多分钟,然后建议我去大医院复诊。
独自拿着检查单去复检的路上,我还不能接受这个变故,本来常规检查完可以和同事们一起去上班了,短短半天,我的天地就变了。
大医院的医生同样无法告知我肿块的性质,只是建议我尽快入院手术。我第一反应是拨通母亲的电话,希望她能告诉我,该怎么办。
母亲安抚了我混乱的心,并预约了一位熟悉的老医生,几天后为我检查一下再做决定。
我劝慰自己不要去想这件事情,因为不管如何去想也于事无补,只会增加心理压力。然而,一旦念起,念头就像“喜马拉雅山上的猴子”,越想分神,越是控制不住思绪。
开始想的是如果要做手术如何跟老总请假,工作怎样安排,手术会不会疼痛,慢慢的,又想到检查结果不好怎么办,我能不能接受得了。
最后,念头集中在关于“死”的种种念想上。
原以为死亡离我还很遥远,至少有那么几十年,我可以从容地做准备,可猛然发现, 死是那样简单平常的一件事情,谁也说不清,意外和明天,哪个会先到来。
心里的不安越发强烈,看了知乎上大量关于“死”后世界的猜想后,我又一次感受到和童年一般的发自内心深处的恐惧和颤栗,一种渐渐下沉、无法超脱的绝望。
网上除了少数修道、学佛的朋友认为有前世今生,意识不会消亡,大部分朋友和我这些年对死亡的看法大致相同。
人死灯灭,油尽灯枯;“我”死后的世界和“我”未出生之前一般,除却这短短数年有“我”存在,之前之后都是永恒的沉寂;死亡便是没有梦的睡眠,只是再也不会醒过来;人死之后,意识和记忆的载体消失,如同电脑坏损,内存数据也随之消失……
我多么希望有一位佛祖告诉我,死后还有一个极乐世界,哪怕为鬼为魂,也比什么都消失了好啊。然而,我的天空上没有信仰的神灵,我找不到超脱的路!
我试着寻找心中恐惧的根源,希求摆脱这看不见底的深渊。
如果死亡是毫无痛苦的沉睡,那我们害怕的究竟是什么?
人死之后,现世上与“我”有关的物质,随即失去了意义。辛苦攒下的积蓄,拼命买下的房子,工作、钱财、地位,今生奋斗得来的一切,刹那间化为烟土,了无踪迹。
钱财毕竟是身外之物,尚可不去在意。然而死亡也意味着和亲人们阴阳相隔,从此,失去这辈子最为珍视的人,再也不能去爱所爱之人,也再也无法感受他们的爱,不能为父母养老,抹去他们晚年的希望,不能看着孩子长大成人,给她陪伴,不能携着爱人的手,共同扶持走向远方,而要独自前去赴一个没有归路的约定。
即便轮回转世,再有来生,今生的孩子也不再是我的孩子,今生的爱人也不再是我的爱人,即使我们有重逢的一天,也已是斗转星移、物是人非,相见不能相认。
一念至此,我就无法控制内心的痛苦,仿佛别离就在眼前。
若死亡止步于此,则其所带来的痛苦大于恐惧。
若人生确定可以“穿越”或是“轮回”,死后开启新的人生,别离虽苦,终可释怀。
然死亡最大的威胁,不是失去物质财富,身边亲人,而是彻底抹去“我”的存在。
想到死去之后,所有今生的记忆都会消失,意识与思想也不复存在,只剩下一片虚空和沉寂。
主观感受世界的“我”已不在,这世界与“我”再无联系,从此,感受不到时间、空间、爱憎,人世间的一切都失去了意义。
“我”的存在是人类自私的源头,“我”的消失也是人类恐惧地终点。
为了找寻出路,人类创造了艺术、宗教和哲学。换言之,一切艺术、宗教和哲学,最为核心的问题就是解决“死”的问题。
我理解了李叔同为何在艺术取得巅峰造极成就之时,舍下一切,出家为僧。人终究要寻求精神上的信仰和家园,若艺术无法满足,便要求诸哲学与宗教,让心得到安宁和出路。
我写下这篇文字,也是为自己的心寻找安宁和出路。
想起初到简书时,简书的标语是:找回文字的力量。当时我对这句话的理解是,不忘初心,找回自己的梦想和追求,用文字唤醒自己的心灵。
而此时此刻,我想只有文字能给我力量,让心安静下来。
若意识终将死亡,记忆无处存放,也唯有文字,能记录下曾经存在于世的思想,证明“我”曾来过。
“死生亦大矣”!古今中外,多少哲学家、大文豪也无法完全释然,勘破生死。可凡事都有正反两面,思考死亡,固然带来无穷的恐惧和失落。但认识死生无法改变后,我更庆幸此刻,我还能拥有我爱着的人,还能去体味人生的种种况味。
我只想,尽可能,让今生的遗憾少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