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日常中大部分的争辩,并不是基于寻求事实和解决问题而出发,而是出于寻求“认同”而出发。这样我们进入了 “被质疑——反驳——找认同——不认同——反驳——找认同……” 一直争辩到对方认同自己,才能平静下来去思考,到底刚才发生了什么事,自己到底怎么了。
这个过程中,你急于陈述自己的观点和结论,而阻止对方发言。
你的提问,是基于寻问自我逻辑的自洽与否,而非基于寻问客观事实的盲点和描述,并且忽视对方的立场和角度。
人和人之间存在不同的价值观和立场,是客观存在的。而人们思维认知方面的差异,是造成沟通障碍的主要原因。
有的人对于什么是客观,什么是事实,什么是自己的判断和观点也分不清楚。他们认为自己理性的分析,判断就等于客观事实。
如果按照这样的逻辑,那么一切"自圆其说“的说法,都可以被认为是客观事实。但“自圆其说”就是不能被证伪的,那只能是你个人主观的判断和观点。如果你不自知,那么这个“自圆其说”的观点会引导你进入自我封闭的怪圈,如果你不容他人挑战你的观点,那么你就很容易步入认知的恶性循环。
孔子的弟子子贡遇到一个来请教孔子的人。子贡问,您有什么问题问我的老师呢?
对方说,我想问问一年有几季。子贡说,四季啊。对方说,不对,明明是三季!双方争吵起来,声音惊动了孔子。
孔子观察了一会儿,对那个人说:你说得对,是三季。那人大笑而去。
子贡问,先生,一年为何是三季?
孔子说,你看那个人一身青衣,应该是蚂蚱所变。蚂蚱春生秋亡,哪里见过冬天?在他的脑子里根本没有冬天,所以他就是个三季人,你和他讨论上三天三夜,也是没有用啊。
这个故事除了说明人的思维局限,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之外,我还想说说人们争吵的逻辑。
在三季人的逻辑和见识里面,春生秋亡 ,他只看到过春夏秋三季这个事实,所以他认为一年有三季。而子贡,如我们一般人,看到过春夏秋冬这个事实,所以我们认为一年有四季。可是,在这个事情里面,子贡的“四季” 是观点和判断,不是事实;蚂蚱人的“三季”是观点和判断,不是客观事实。如果他们认为自己理性的分析,判断就等于客观事实;那么讨论三天三夜也不会讨论出到底谁的结论才是正确的。因为在他们各自的逻辑里面,结论都是正确的,而且是基于他们自己所见的事实。然而他们不断争吵,还因为他们陷入了“求认同——找自己——求认同”的恶性循环。他们争吵是为了证明自己观点的正确。
但其实无论你认为是三季,还是四季,都没有去解决那个原来目标问题:“一年有几季?” 而彼此在“求认同”的潜意识中偏移了解决问题的讨论方向,变成了:“一年是三季,还是四季?你对还是我对?”
如果子贡告诉蚂蚱人:我不知道一年有几季,但我看到有春夏秋冬4种季节的变化。你呢?
蚂蚱说:我一生中只看到春夏秋3种变化啊,为什么?
这个时候他们才会发现原来彼此的世界如此不同,在认知到不同的客观事实之下,其实是不是还会有第五季呢???不如我们去问问见识更广,看得更多的人,孔子先生?
子贡的局限在于不知道眼前的人只活过三季,而三季人不知道普通人能活过四季。而孔子因见识过三季人,又了解四季人,才破解了四季人和三季人之争。
所以,只有认识更多的不同,看见更大的全局,才能突破我们原来的认知局限,去接近真相的本质。
真正的死循环,不是我们发现不了问题,而是因为认知的局限,使我们没有办法跳出自己的认识,从更高层次去发现更深层的问题和原因。
当我们摆脱“求认同”的死循环,才不会执着于反驳和指责他人。如果我们可以把“争——辩”,转换成“学——问”,是基于目标,基于事实地探讨解决方案,而不以自己的观点为事实,不以自己的见解对错为目标,那么“讨论”,才可以成为我们的“学问”,才不会进入无意义的争辩和情绪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