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把这次比赛当做一次锻炼自己的经历,因为是代理队长,所以肯定会锻炼自己的领导和统筹计划能力,这或许会对自己以后的工作有所帮助。”对于参加“互联网+”创业创新大赛的最初想法,徐慧涛十分坦然。
大家对“互联网+”全国大学生创业创新大赛并不陌生,但大部分人都觉得那是“少数人的游戏”。就在许多人觉得“创业”很遥远的时候,徐慧涛带领团队将作品“海南蓝祥联农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推上了第三届“互联网+”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银奖的高峰。
领队参赛 始于偶然
当第三届“互联网+”大赛拉开序幕,徐慧涛原本自己组了一支队伍,但遗憾地止步校级决赛。这时,导助找到了他,向他介绍“海南蓝祥联农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这个项目。由于项目的队长马源长期在海南主持公司业务,难以及时跟进项目在校内的事务和赛事方面的发展,因此需要一个人填补这个空缺。“导助觉得我适合这个项目缺少的角色,就把我推荐过去。”徐慧涛深知帮别人做项目与带自己的项目不是一回事,但考虑到这是一个难得的锻炼自己的机会,他欣然应允了。
肩负重任 源于担当
虽然这是二次创业的项目,有首创时马源学长的一系列经验作为指导、有成型并持续运营的公司作后盾,但由于其拓宽了业务范围,增加了种苗的工业化生产、拓宽种苗市场、完善售后服务、建立标准化体系等各种创新点。因此想要体现出二次创业的亮点,十分不易。
由于从未接触过这个项目,徐慧涛要从头开始,一点一点步入代理队长的轨道。在刚接手团队事务时,他不断地和队长队员沟通,以了解队员的特点,并充分熟悉项目,“后来也就跟做自己的项目一样了。”
更令徐慧涛头疼的一点是与队长马源的“沟通时差”。“源哥平时忙,不能及时给我们提供一些材料,我们把材料改好之后发给他,他如果不满意,我们还要不停地修改,这样就很麻烦。”因此,为了缩短信息传递的耗时、加快项目研究的进程,徐慧涛和队员们经常熬夜到凌晨两点多,才能和队长讨论项目的细节。“我们曾经在办公室通宵了好几次,真的是太惨了,”徐慧涛不禁感慨,“不过后来,源哥每次回来都会和我们待很久,和我们一遍又一遍地谈项目,这点还是好的。
在这充斥着诸多繁琐任务的漫长赛程中,他心里也经历过一些波动和起伏,让他咬牙坚持下去的,是对团队的责任感以及不断被激发与锻造出来的坚持和耐力。他感叹:“比赛挺耗时间的,经常要熬夜完成工作,比如赛前一晚就会和队友们反复修改,过程很长很繁琐。曾经有一段时间我感到手头上的工作特别多,心里就觉得很烦。但是一想到这是团队协作的结果,并且又到了关键时期,所以就不忍心半途而废。”
精雕细琢 臻于完美
他说,“精益求精”是制胜关键,也是团队始终坚持的原则。最初招募队员时,他便注重队员需各有所长,并从优中选优;到中期团队协作时,他明确队员分工,大家各司其职,工作细致求精。因此,从队长马源、代理队长徐慧涛再到队员,团队上下一体,协作起来有条不紊。
敢于立新 凸显亮点
“冷门”与“创新升级”是项目本身的属性。在机器人、数字媒介等项目蜂拥赛事的大局中,他们立足农业——一个较少被涉足的领域,无疑令人眼前一亮,而企业在二代继承时发扬新技术、发展大家族企业又恰好踩中了创新点,因此,这抹既定色彩为团队作品增添了不少亮点。”
各方协助 助力成功
他强调本次项目能层层推进,离不开导师的帮助。“我的导师关注农业方面比较多,在这次比赛中有他的指导,我们才能了解更多市场需求以及关于比赛的其他信息,才能在课题的选择上避免‘撞车’。”因此,他鼓励同学们在做项目时要与老师密切联系,“师生共创”能获得更出色的成果。“老师的眼界更为开阔,思维更为全面,他可以提供市场信息,引导项目发展方向,因此要常和老师沟通,紧紧把握导师的帮助,不要盲目自大,闷着头自己干,这样才不会成为井底之蛙。”
除此之外,由于队长对很多细节的要求和意见颇为严格,他们常常要不断地做修改,过程繁琐而充满争论。但正是在这种不断的协调与合作中,他们加深了对彼此的理解和认同。“这次我们的队员有学姐,也有同级。最大的收获就是收获了一段友谊,也懂得了如何和不同性格的人沟通相处,也算是让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有了一个提升吧。大家一起朝一个共同目标努力的那种激情,感觉很热烈又很温馨。”
当问及他获奖后的心情时,他毫不掩饰内心的喜悦:“获得国家银奖很开心!一方面给学校争光,一方面也算是对指导老师,对源哥,对所有队员的一个最好交代吧。至少我们为这个比赛所做的一切都是值得的,现在是很欣慰的。"
除了“互联网+”创业大赛之外,他也参与了社会实践与科研项目,获得许多可喜的成绩。而奔忙奋斗于各项赛事活动中的他,学业一点都没落下。在修读本专业的同时,他辅修了金融双学位,考多个证书,并获得一等奖学金。他也绝不是一个书呆子、科研狂,学生工作表现优秀的他是现任商学院学生会副主席,连续两年玩转健美操大赛的他会跳一点舞,平时偶尔会打打网球,看看电影,与你我一样有着丰富的日常生活。
其实,这都出于徐慧涛对自己“学生”身份和“求学”目的的自觉。“我的主要精力还是放在学业上,其余的一切都是为了丰富大学生活和提升不同的能力。我自己就是在保证学习成绩稳定的前提下,才去涉足不同的活动。”同时,他觉得工作和学习其实是一种互补关系,适当参与课外工作、活动也是一种休息,“如果只把自己埋在学习中是很枯燥的,参加课外的活动能给自己换一种思维,比如在科研过程中养成的严谨的态度其实可以反哺学业”。因此,他建议大多数同学把精力主要放在学习上,在保证学习之余量体裁衣式地参加活动来丰富和提升自己。
而对于“大学生创新创业”这一近些年国家所倡导的新动向,正涉足其中的徐慧涛同样持鼓励态度,在他看来,这样的赛事平台恰恰是为大学生走向社会搭建的桥梁。“我希望大家多参加像‘互联网+’创业创新这样的比赛。在参与的过程中你会去主动联系社会,慢慢明白社会需要什么,然后看到其中可能存在的商机,而且你也会去思考做项目的时候如何区别,如何做到与众不同这些问题,让你对很多东西有更全面的认识。”同时,他指出需求度与落实性是创新创业大赛中需要注意的基本点,“一定要密切联系社会,要能给社会带来有用的东西。其次要保证自己研究的独立性,并且作品一定要做出来,要‘落地’。通过这样一个机会,你可能改变社会。”
最终他表示,他将带着新队员继续做这个项目,参加今年已拉开序幕的“创青春”大赛,“毕竟有一个好的项目不容易,还是想接着做,但前提还是要保证学业。
人物简介:徐慧涛,2015级商学院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一等奖学金获得者,现任商学院学生会副主席。被评为2016年院级三好学生、2017年校级三好学生,所带团队荣获第三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国家级银奖、第七届齐鲁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省级二等奖。
项目简介:海南蓝祥联农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是一家致力于现代热作农业种苗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的高科技农业开发公司。公司培育出具有抗枯萎病、变异率低、产量高、品质优良等特性的“宝岛蕉”。
文/刘禹同、袁林、李嘉慧、孙汝铭、唐珊
图/徐慧涛、高文浩
编辑/毕瑜婕
责任编辑/唐欣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