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接受和理解事物需要过程。
孩子成长需要从身体到心灵的过程,从做,到感受,到认识。
这里的人与现代意识所造成的结果(高级技术品和钱)接触时,他们还没有接触到能造成这些东西的意识本身。结果,这些技术和钱就像迷信一样会控制他们,并把他们的生活变得没有真实根据的。正常的和心理健康的过程刚好相反:先发挥新时代的意识,然后才跟这种意识造成的东西接触。因为他们经历的过程相反,从什么都没有的状态直接到达结果,并没有经过创造这些技术的过程,所以他们对于生活的看法就变得不实际。
本来,我在偏僻山村做教育实验的目的就是把这个过程再倒回去,使山区的人能经历正常健康的过程。我想让学生先发现自己的梦想和我们班里的任务,再发明,最后才让他们跟自己做出的结果接触。我认为从青春期开始,任务是每个人自己才会发现的,再也不可能由别人安排。
从小先接触电子信息的小孩无法区分动画与真实,也没有能力主动去整理自己的思维和行为。首先,小孩的精神进入和存在于他们身体和心理的各种方式还不够完美,还不允许他们去理解社会。还不懂得使用自己意志等心理力量、也不懂得使用自己身体的小孩,怎么可能在社会上做人呢?所以,我们与学生做的事情还不能从社会意义来考虑,而只能从孩子的精神与心理及身体协调的需要来考虑。
在古代时,人们还没有这个解放自己精神的逻辑思维能力。当时的人都像我们现代的小孩一样:他们的思维被身体的感受和心里的好感或反感而引导和控制。在人类进化的过程中,或者说在一个现代人成长的过程中,身体会退化,使得这个身体越来越少去约束人的思维,使得他的精神获得解放。这是小孩与成人的差别。如果我们能观察到这一点,这就会改变我们对小孩的理解和心态,让我们找出更适合的手段。我们找到的手段很可能就是通过小孩身体的行为去教育他们的精神。
体罚对学前小孩很有效果,就是因为这种教育方式通过小孩的身体和行为来教育他们的思维。他们还接受不到直接通过讲道理和理解的教育。通过身体来教育他的思维是对的,但惩罚还是不合理,因为我们不想压迫学生自己的想法。更适合的通过小孩的身体和行为能进行的教育比如是重复性的仪式。一种天天的仪式能让他们的情感也进入到规律。或者我们给某学生一个特殊的任务。假如我们想惩罚一个学生,他可能会跑掉,使得他很骄傲。不如我们让他完成一个重要的任务,因为我们对他的信任会让他感到另一种骄傲。
如果学生今天能看到(面对)自己在昨天的作品,他们就会非常地满足,又会产生对自己行为的意识,而这种意识就能使得他们去调整自己。今天的行为造成明天的命运。这不是惩罚,而是靠着自己的行为所造成的结果来继续做事。这样通过结果培养出来的意识不会让学生失去行动的力量,反而还加强了它,会让学生感觉到:自己所做的是有价值的。
其实,一天的结果在第二天看到还起不了那么大的作用。能真正起到作用的是在整个学期的四个月之内慢慢完成的,每一个星期都继续发展有进步和变化的过程。过程越长,成就感也越强。而且变成了习惯的项目,因为再也不是什么特殊的情况,所以会给学生带来支持课堂纪律的稳定,会加强学生的意志力。
还有一样事情能支持我们课堂的过程,那就是每天都一样固定进行的仪式。如果我们在课堂的开始和课堂上的每一个转択点进行一个小仪式,比如是跟学生一起唱一首歌,说说学生今天发生的一件事,做某动作,打开某个东西或任何带来某种气氛的行为,并让这个行为变成习惯,这种仪式就能给学生带来生活的稳定和控制自己的力量。外在的行为会引起内在的可靠。但只有外在的行为来自于老师内在的感受,这样的做法才有成效。
小孩的行为基本上都是对外界事物的反应。他们通过模仿、仿造或者跟着大人的感受来接受环境事物或我们的行为所包含的精神。长大了,我们又把精神带到环境中去,根据自己得到的想法去改变环境。低年级的学生只能接着环境中的力量去创造和表达,在表达中感受美。他们还没有自己独立的思维,还不能从自己来出发。他们需要从外往内的发展,需要慢慢地进入自己,让自己的精神进入到自己的身体,让它成为自己的自我,建立一个只属于个人的内在世界。农村的学生更是这样。所以,我们需要让他们做一些小的动作,比如制作模型,让他们完成一些需要仔细小心的任务,不让他们做那种消耗精神、让人失去自己的强度大的活动。在唱歌的时候,学生不必太大声地唱;大声会使他们疯狂地脱离自己,但农村的学生正要学的是进入自己的内在。
小孩需要学的,是感觉和行为之间的协调,是那种在弹乐器时需要的本能的协调,但还不是像大人那样通过理智的思考把感觉和行为断开。这种协调肯定是在某个物体对待上学的,因为这样,小孩才能正确地进入到我们物质的世界中来,才能抓住和改变我们物质的世界,把它变得更美。这也就是造出文化作品或者仿造某个文化作品,做模型。
只有感受才能够推动人的行为。如果我们希望课堂上的事情来变成学生去做人的动力,我们就先要培养学生对课堂事物的好感,先让他们行动起来。我们就必须分三步走:先去做后感受再后才认识到其中的真理。这也就是先仿造某样东西,做它的模型或画它的画,然后欣赏,感受它的特点,最后才分析和区分。比如在科学课上认识到动物,在低年级,被学生感受的特点会是心理的,在高年级,被感受的特点会是动物等本质具有的外在的技能。
不仅在一节课的过程中是这样。在人成长的过程中,我们同样能注意到这三步的顺序。学前阶段的小孩需要做,小学阶段的小孩需要感受,而中学阶段的学生需要认识。对外文课来说,这就意味着先说话,后才去理解自己说的话所内涵的意思。到了成人阶段才不这样,因为到了成人阶段,这三步的顺序就已经到达了目的状态。到这个时候,我们做事情的顺序也已经倒过来了,已经变成了根据自己的认识去做事的顺序。
传统的课本先提供知识,然后才让我们来证明这个知识。这种做法影响了我们整个社会的状况。在现代社会中,人们的信息量和知识量非常地多,参与事情的机会和追求也非常地多。由于多,人的行动力就被分散了,被弱化了。这也就是我们传统课堂的顺序培养出来的状况。我们先得到了知识,后根据已定下的目的去完成,使得我们总在等待别人的安排,没有了从自己来改变现状的力量。只有我们把课堂的顺序倒过来,我们才可能培养出能改变现状的力量。
为了培养来自自己的力量,我们会把教学的过程适应小孩成长的过程,先让学生行动,引起感受,最后才让学生去认识。在行动之前,我们有可能提出一个根据上一次行动得出的、现在要弄清的问题,但千万不能先有知识或对结果的目的。在行动的过程中会产生感受,而在被动或者停止行动的时候,这种感受会被强化。最后,往往是在第二天看到结果的时候,学生通过分析就自己找到或发现某种知识(某种规律)。这种从外在行动往内在思考的顺序不仅能保证学生不消失的行动力,不仅能培养出研究精神,还能保证学生去创新。反而,先有的认识(结果)是扼杀创新的,是不让学习的过程产生的。
新一代的学生会带来新时代的精神、能力和任务。这些都会超出从旧时代过来的老师所能知道和具备的。现在的老师肯定不会知道怎样去培养这些属于未来的能力,但如果按照这里所介绍的自然顺序来做,我们就能保证学生以健康符合天性的方式去发挥他们新时代所需要的能力。
但真正的变化是在他们长大、在他们认识到了艺术作品的内涵之后才能发生的。到了成熟的时候,也就是到了理解小时候所演的电视剧时,也许他们突然会明白小时候演出的那个故事的内涵。学生首先做的是行动,把作品做出来。他们并不需要理解自己做或演的含义是什么。到了长大的时候,他们自然会理解,而到那个时候,因为他们的理解是从自己无意识深处的行为而产生的,所以这样的理解就会具有很大的力量,去改变生活的力量。从自己的行为而产生的理解是具有行动力的,而如果是从小时候的行为产生的成年以后的理解,就更是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