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感触最深的是“基于用户场景的产品设计“这一话题。场景化设计这种思路谈了又谈,作为PM没有谁不知道这句话,可是真的能够基于场景设计的,似乎也很鲜见。 在产品立意之初,由于核心需求并不太清晰,往往倾向于借鉴同行产品。在借鉴同行产品的时候,通常看着看着就会迷失掉自家产品的用户场景,而倾向于跟着目标产品去走用例场景。由于工期压得紧,有时候就直接上抄的,那就更不要谈符合自己产品的场景化设计了。出现这种问题,其原因不外乎以下几种:
1.对竞品不熟悉。梅兰芳曾说:学我者生,似我者死。竞品研究到底,是研究其提供怎样的功能和服务来满足其目标用户,是”怎样“起意,”怎样“实现的这个过程,这里可能涉及到很多心理学和脑科学的问题,对于后台产品来讲,可能是怎样大幅度提高了用户开发的速度和工作效率;而不是临渊慕鱼,要开始做产品了才开始研究竞品。竞品的成功之处,应该时时刻刻记在PM的DNA里,已经运化自如,而不是只拿外壳的”神似“来套自己的设计。
2.对自己产品的核心需求和用户场景还不清晰。 即使不看其他人家的孩子,一个合格的妈妈也知道怎样教育自己的孩子,因为她足够了解,懂得应材施教。做产品也一样,如果完全熟知自己的目标用户,对自己产品将要满足他们的什么需求也了然于胸,竞品不竞品,只是一个借鉴,因为只要你满足了你的目标用户,你的产品已经成功了一大半(当然产品运营的内容另当别论)。在此前提下,进行产品设计才能完全从用户角度出发,做到”基于场景“。 另外,发现做产品这件事,真的和任何手艺活没有什么区别。它是”做“出来的。每一个前台页面,每一处微小的后台逻辑,都是”人“ 一点一点用心用力设计出来的。稍微掉以轻心,那个环节必出纰漏。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有时候打开Visio或Axure的时候,常常产生一种需要洗手焚香,摒除杂念,进入禅定状态才能开干的感觉,而一旦被搅扰立刻恼怒万分。作为PM的这种工作状态,可能和程序猿coding时的”沉醉模式“也有异曲同工之处。 又及,听到一句话 - 让技术产品散发人文气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