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不是一本心灵鸡汤书,也不是肤浅的成功学书。作者安德斯.埃里克森是佛罗里达州立大学心理学教授。另一位作者,罗伯特.普尔博士,是著名的科学、技术和医学作家,在世界知名出版物《科学》和《自然》担任编辑和作者。
刚看这本书几页,我就想起了我接触过的一个真实的人。在一个饭局上,一个三十多岁的很精练的经理,为了调节气氛,说:“在座的各位,你们可以随便说一个字,或者一个词语,甚至是十五个字以内的一句话,你们说完,我能够马上说出一共有多少笔画。说准了你们喝酒,说错了我喝酒。”我很好奇,也不信,但是匪夷所思的是,我们一说完一个词语或者一句话,他马上就能说出笔画,我们几个语文老师下面算了好大一会,发现他所言不虚。当时真的吓我一跳,难道真有天才和神童?在大家疑惑之际,他才慢慢道出其中原委。
他说在他小学三年级,刚学习汉字笔画时,就对笔画产生了兴趣,他就有意记一些笔画数,后来又学了奥数,他把速算和笔画数连在了一起,然后不断练习,记的字的笔画就越来越多,慢慢的,就远近闻名起来,在众人的赞叹目光中,他的成就感不断加强,自己就更加感兴趣,闲暇就不断练习,现在,只要是《现代汉语词典》内的简体字,十五个字以内的笔画总数,他能随口说来,没有任何闪失。
这件事让我感慨不已。联想到生活中其他外人认为的天才神童是不是也有其中的奥秘呢?
这几天看完了这本《刻意练习》,才算解开了我的疑惑,而且,这本书,对教学,对自己的专业化成长有很多很多的启悟。
本书作者,也是著名心理学家埃里克森在“专业特长科学”领域潜心几十年,研究了一系列行业或领域中的专家级人物,他发现,不论在什么行业或领域,提高技能与能力的最有效方法全都遵循一系列普遍原则,他将这种通用方法命名为“刻意练习”。
很多人认为天赋是有遗传基因的,是后天练习无法取得的,但作者通过一系列实验发现,其实,后天的正确练习可以改变大脑的组织,我们都大大低估了大脑的适应能力。
对于体育科学来说,关于“大脑为响应训练会怎样改变”的研究已经有很多具体而翔实的结论。而且从身体的外部形态上,我们也可以看出明显的改变。
但大量的心理训练能够促进大脑的结构与运行做出相应地改变吗?会改变多少?会导致哪些部位改变?这些研究才刚刚起步?再加上,大脑中的任何变化你无法亲眼看见,所以,你很容易认为,心理训练真的不会给你的大脑带来太大的变化。
作者为了理论研究,进行了很多案例研究,其中一个案例,作者招募了卡内基梅隆大三的一名普通大学生,他的短时记忆,一开始只能8到9个数字,但是经过一百多次训练后,(一次大概有一小时),他的记录达到了40个,经过二百多次训练后,他能记住82个数字了。想象一下,在听到别人向你每秒一个数字的速度念出这82个随机数字,你能把它们全部记下来复述出来,一字不差,这是什么样的情形啊!
而且,运用刻意练习的这种原则,作者又挑选了几位大学生他们都达到了不可思议的成绩,其中一个能记住短时一百多个随机数字。
作者还研究了著名音乐家,国际象棋大师,伦敦出租车司机的大脑,发现:大脑的结构和功能并不是固定不变的。他们会根据你对他们的运用而改变。因此,通过清醒的、刻意的练习,以我们期望的方式来塑造大脑,都是可能的。
大脑在很大程度上像肌肉和心血管系统响应体育锻炼那样,会为应对各种不同的心理训练而改变。如何你足够多地练习做一件事情,你的大脑会改变某些神经元的用途,以帮助完成那件任务。
为什么人类的身体和大脑具有如此强大的适应性呢?全部源于这样一个事实:单个的细胞和组织在尽最大的努力使一切保持相同。
身体与大脑的一个主要差别是:成年人大脑中的细胞,一般并不会分裂并组成新的大脑细胞。但是,大脑会以各种不同方式来“重新布线”那些神经元网络。如果持续不断地刻意练习,这些神经元网络就会固定成型,从而更能进一步促进技能的熟练掌握。
传统的学习方法与刻意训练有关键的区别。传统的方法不是挑战体内平衡的。传统的方法是被动地接受所给予的知识。而刻意练习不仅仅发掘自己的潜能,而且要构筑它。要挑战体内平衡,走出你的舒适区,并迫使你的大脑或身体来适应。一旦你做到这一点,学习便不再只是执行某些遗传命运的方式,它变成了一种控制你自己命运的方式,也是一种幸福按照你选择的方法构筑潜力的方式。
那么,挑战体内平衡和发展的那种潜力的最佳方式是什么呢?
作者提出了“心理表征”,心理表征是一种与我们大脑正在思考的某个物体、某个观点、某些信息或其它任何事物相对应的心理结构,或具体或抽象。
刻意练习就是创建心理表征,完善对事物理解、记忆的过程。 将杰出人物和普通人区别出来的主要因素是他们经过年复一年的练习,已经改变了大脑中的神经回路,创建了高度专业化的心理表征。
心理表征的几个好处:
1有助于找出规律,预测未来
拿足球来举例,球场上,球员为响应来球而跳动,以及其它球员的跳动,都是有规律可循的,其中的规律有着细微的差别,并且在持续不断的变化,最优秀的球员几乎在一瞬间就能辨别出规律,并做出响应。
2有助于解释信息
心理表征有助于理解和解读信息, 把它保存在记忆之中,组织它、分析它,并用它来决策。对于一则关于足球比赛的新闻故事,决定某个人理解程度的关键因素并不是阅读或者语言能力,而是对这项运动有多了解。
3有助于组织信息,吸收和考虑更多的信息
如果一个人耳朵痛和眼睛痛,一般的医生只会针对耳朵或眼睛单独治疗,而专科医生被想到两者之间的联系,找出问题的根源。
4有助于制订计划
杰出人物运用心理表征来提高技能水平,监测并评估自己的技能水平,在必要时调整心理表征,使之更加有效。
5有助于高效学习
学生之间的差别,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能多敏锐地察觉自己所犯的错误,也就是说,他们对学习的心理表征多么有效。
技能与心理表征之间是一个良性循环,你的技能越娴熟,创建的心理表征越好;而心理表征越好,就越能有效地练习,反过来磨炼技能。
如何构建自己的心理表征呢?
如果有一个领域内的宗师会更好,如果没有,自己就认真研究这个行业内,那些大师与一般人的区别,提炼出大师之所以成功的几个关键要素,然后坚持训练,休息不断提醒自己走出舒适区,有意识有目的地构筑自己在本领域内的心理表征,不断挑战自己,最终走向成功。
如果不走出舒适区,你就是练习二十年,也不会有什么实质进步。作者研究了医生行业,发现工作二十年的医生与工作五年的医生差别并不是很大,在某些方面还不如工作五年的医生。
教师行业也是如此,很多工作十几年二十几年的资深教师,在学生成绩,受欢迎程度,教研方面,真的不如毕业五年的年轻上进的教师。
以一名中学教师为例,如果他想构建属于自己的心理表征,不断超越自我,该怎么做呢?
个人认为,(书里没说教师的例子,这只是我按照书里的理论推断的)首先要研究真正名师和普通教师的区别,如,我认为名师在三方面比普通教师要强:①教学成绩 不管名师宣扬不宣扬,如果这个老师的成绩不尽如人意,是不会在目前的中学教学中出类拔萃的。②课堂教学效果好 学生欢迎。 受学生欢迎不要庸俗的理解为迎合学生,而是用自己的人文底蕴和专业素养去征服学生。③有科研创新能力和专业论文写作能力。你专业论文的写作不仅可以提升你的思考,也可以在业内的认可。
当确定好这些区别后,再根据自己的情况定下具体的可量化的目标。如①何时教学成绩要位于年级或者所在区域前几名,心里有目标,有措施。②学生评教的满意率应该何时达到多少。③专业论文一年应该发几篇。等等。
确定好目标后,如果能找到导师监督指导会更好,如果不能,就自我检查,时时反馈,根据反馈不断提升。
这样,明确好内容和目标后,剩下的就是坚持坚持再坚持!
当你持续不断地坚持一段时间后,你一定会发现奇迹,不要停下,继续努力,你一定能成为你那个领域中别人眼中的“天才”!
所以,天才并不神秘!
(累死我了,不再检查文中的错字了,就这吧!不过看完后写下这么长的读书笔记,也让我对这本书内容进行了再次梳理,自己仍然获益匪浅。为自己的毅力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