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标题:《长寿时代的工作与生活》
作者:Andrew Scott和Lynda Gratton都是伦敦商学院的经济学教授。
关于本书提出了一个问题:如果你能活一百岁,请问该如何去规划和看待你的人生?本书作者从个人寿命增长这个角度,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重新审视人生和社会发展趋势的全新视角,并给我们提出了大量建议。
凡事不围绕时间概念的规划都是耍流氓
七大预言:
1.你很可能活到一百岁
2.“三段式”人生必将消亡,“多段时”即将上场
3.喜新厌旧在未来可能是一种美德
4.人工智能可能将抢走大多数人的饭碗
5.一二线与三线城市的差距会越来越大
6.跨年纪交往将会越来越多
7.人生,婚姻的选择会越来越慎重
一、人类已经进入长寿时代,我们这代人活到100岁将是大概率事件。
根据加利福尼亚大学等研究机构的数据显示:从1840年开始,人类寿命就在以平均每年大约3个月的速度递增;每过十年,人类就可以多活两到三岁。世界卫生组织的权威报告,截至2016年,中国人均寿命已突破了76——整整多了36年的时间。
二、长寿时代,我们的人生格局会发生巨大改变。三段式人生终将消亡,取而代之的是多段式人生格局。
传统的“三段式人生”——上学、工作、养老。问题是未来第二段人生里积累的财富,可能很难再支撑你的养老。
“多段式”—— 一辈子被分割成4段、5段,甚至7、8段,乃至更多小阶段。每一小段都有自己不同的主题,各段之间穿插进行,不会再有明确边界。例如,30岁回到校园,40岁谈场恋爱,50岁出去旅游放空,60岁创业。
三、自我更新,自我革命,拥抱新事物,是未来人生格局对我们的必然要求,喜新厌旧是美德。
多段式人生的快速变化节奏,就要求我们必须时刻做好准备,随时拥抱新鲜事物,不敢或不想面对新事物,想吃老本,固步自封,只会被这个时代彻底抛弃。终身制学习、碎片化学习,也是多段式人生节奏带来的必然要求。
四、未来大量职业将被人工智能取代,城市和地区间的发展差距会更加明显。人工智能会使未来的社会分工出现严重两极分化:
*最顶层的、需要大量原创性工作的行业,比如科研、设计、文化创意产业、娱乐业、教育业等等会得以保留。
*较底层的、不需要太多科技含量的服务产业, 也会得以保留、发展,比如饮食,化妆,美发。
*中间大量的科技含量一般、具有重复性、标准性、容易被指令描述清楚的行业,可能会被人工智能无情取代。比如,中介,金融,医疗,会计,银行。
*未来社会行业的两极分化,也会对城市和地区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大城市的资源会越积越多,与三线城市拉距将越来越大。
五、未来跨年龄的交往会成为主流。
在长寿时代,年龄已经不能代表你所处的人生阶段,也无法代表你的能力和水平。各年龄段之间的代沟将被彻底打破,跨年龄的交往将越来越普遍。比如30岁的男性会追求40岁的女性,50岁的男性会取30岁的女性。(如今这种现象好像就已经很普遍了。)
六、人们的选择,会变得越来越慎重。
在未来人们的选择会更多,但并不等于每个选择会更加随便。因为每个选择做出的背后,都意味着还有成本的存在,所以在多段式的选择上,人们会更慎重。
七、长寿时代,并不是人人都能平等地享受到多段式人生带来的精彩。
对于缺乏专业技能的低收入人群,他们可能很难打破旧有的三段式人生向多段式人生过渡。这些人一旦失业,就会走入恶性循环。即使有政府的救济,也依然是社会弱势群体——相比富人,他们可能几乎体会不到百岁人生带来的无限精彩可能。
得到思考
从百岁人生这这本书中得到,未来的我们将会面对更长的时间去规划自己!如何规划,就是现在必须思考的问题。根据统计现在的00后01后三个小孩中就有一个百岁人,我们传承些什么才能让小孩在百岁的道路上积累他们的财富人生呢?
既然知道我们未来大概率会活到100岁,那就要放弃过去的三段式的思维模式,想想自己现在正处在第三阶段,还有大把的时间学习,升级自己的操作系统,面对在未来“多段式”时代,需要我们不断的规划人生的各个阶段,不断更新自己的存量,不断去尝试不同的领域,不断的跟不同的行业、不同年纪的人接触,来开阔自己的认知,才能让我们未来70岁过后的人生有不一样的风景。
书中提到职业的规划,最顶层的,需要大量原创性工作的行业,和比较底层的,不需要太多科技含量的服务产业,对比我目前做的饮食行业,只要持续做精,还是有发展的,最终目的向一线城市进军,只有不断给予自己挑战,才能在人生百岁之时占有一席之地。另外重要的一点,持续投资自己,争取让自己早日活在未来。借用书里提到的一个问题,等你70、80岁或者100岁的时候,会怎么看待现在的自己——你能确定现在的决定能够对得起未来的自己吗?
现在的我们能活到一百岁是个大概率事情,希望到那时的我们在100岁时都能有吹NB的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