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1.8南洋明珠---新加坡
八角喝了一口茶,然后悠然道:“下面讲讲新加坡吧,这是马来半岛最南端的一个小岛,同马来西亚最南端的柔佛州只隔着一条小河---也叫柔佛海峡(Johor Strait)。”
图表22大马15邦---新马文
小武点点头道:“我听说新加坡岛古时候有其它名字的,是吗?”
八角点头道:“不错,新加坡最早叫做‘蒲罗中’国(Pulau Ujong,马来语:半岛南端之岛),这源自于三国时期吴国对其的称呼记载。而在明朝时,该岛叫做‘淡马锡’国(Temasek,古爪哇语:海上市镇),隶属于马六甲苏丹王朝。”
“另外,据说以前有一位来自印尼三佛齐国的王子,在登陆这个岛时看到了很像狮子的一个动物,所以淡马锡的别名也被称为新加坡(Singapura,梵文:狮子城)。”
小武皱眉道:“我记得明朝郑和下西洋的时候,就提到过三佛齐国,那是哪里呀?”
八角笑道:“三佛齐,就是苏门答腊,英文名是Sumatra。其实这个名字自古到今就没有改变过,而之所以有两个中文名字,完全是翻译的问题。”
“苏门答腊是印尼最西面的一个大岛,就在马来半岛的对面。两者之间仅仅隔着一个马六甲海峡,最近的地方才十几里的距离,会游泳的动物、比如老虎都可以游过海峡,然后徙居对方国家。”
小武这才明白,点头道:“原来是同一个大岛,却有‘苏门答腊’和‘三佛齐’两个名字,完全是乱翻译造成的困惑。”
八角捋须微笑道:“顺便说一下,马来亚(Malaya)这个名称,据说最初也是来自苏门答腊岛(Sumatra)上的一个叫末罗瑜(Melayu)的古国。
“末罗瑜(Melayu)后来被三佛齐(Sumatra)国消灭,但该国残余人员先已渡过了马六甲海峡,从此在中南半岛南端(西马)讨生活了。”
小武讶道:“原来是这样!马来人是从印尼那里过来的,却也不是马来半岛的原住民。”顺手翻出了以前看过的一张南海华人故国地图,笑道:“马来人在南洋各岛跑来跑去,跟华人以前在这一带不断迁移建国,也是差不多的情况!”
图表23南海华人故国
【飞龙国:包括新加坡、苏门答腊旧港。吴氏王国:包括北马来西亚、泰国南端宋卡。兰芳共和国、戴燕王国:包括印尼加里曼丹西、婆罗洲西。纳土纳岛国:包括南沙群岛一部分。顺塔国:包括印尼巽他海峡、西爪哇。】
八角点头笑道:“不错。这也包括了淡马锡古国---在那时候也是末罗瑜人居住。可是在泰国强盛的时候---也就是那位自创泰拳的那莱大帝、曾派出2万暹罗军顺着中南半岛南下,沿途扫荡一空。”
小武明白道:“‘黑帝’纳黎萱性格凶悍,武功盖世,想必其远征军也是厉害无比的。”
八角捋须笑道:“正是。那莱的远征军从肉体上消灭了所有不肯降伏的马来人政权,残剩人口只能躲到山上去。而淡马锡古国,也因为抵抗泰军而被灭国灭族,基本无人幸存。
“此后两三百年,淡马锡只是一个无人居住的荒岛,被迫沦为了海盗的集散地;或者曾经是飞龙国的一部分(明朝嘉靖年间),但也无人重视。”
小武吸了一口气,道:“是这样啊!难怪淡马锡成了一个断代史的名词,到了近代,新加坡岛才又重新有人了,是吧?”
八角点了点头,道:“不错。近代英国人的船队开来,想在马来半岛沿岸寻找一个合适的地点落足,以便跟荷兰人的马六甲据点抗衡。结果,船队领袖莱佛士(Raffles)相中了最南面的这个无人荒岛,于是便在此地开埠建港。”
图表24莱佛士小像及纪念建筑
图片来自互联网
小武讶道:“这个英国人很有眼光呀?”
八角捻须微笑道:“此英国小子在英国也是个‘非主流’人物!他出生在加勒比海牙买加岸边的一条船上,父亲是船长,但并不富裕。他自小在船上长大,绕着地球一边航行一边捞世界,但没有接受过正规教育。”
“14岁时莱佛士到东印度公司从实习助理干起,后来娶了一个大他10岁、不是正宗英国人的寡妇。不过他发奋图强,打入了英国上流社会的圈子。此后,他历任了爪哇总督、明古连(Bencoolen, 位于苏门答腊)总督、新加坡总督等职。莱佛士努力学习了马来语,还著有一本《爪哇史》。”
小武点头道:“好吧。这是一个非典型的、英国大殖民时期的总督人才。因为据说典型的总督人选、应该是英国本土派遣来的贵族大学生。”
八角笑道:“莱佛士的社会经验十足,尤其是通晓欧亚各民族的特点,知道什么人擅长做什么类型的工作!此外他也协助制订了新加坡法律。”
“随着莱佛士开辟新加坡为自由贸易港之后,他大量招募了华人与印度人劳工前来开发,还将华人(大坡)、马来人(小坡)、印度人(小印度)、阿拉伯人(美芝路)规划在当地多个分区居住;此外荷兰人、葡萄牙人等欧洲人就住于宏茂桥(旧名红毛桥,‘红毛’指西洋人)。”
小武微笑道:“莱佛士确实手段不凡!而新加坡是从1819年开埠的吧,资料上说,后来英国首相丘吉尔称其为‘东方的直布罗陀’呢。”
图表 25夹在柔佛州(马来西亚)和岜淡岛(印尼)之间的新加坡
图片来自互联网
八角点头道:“由于这里正当马六甲海峡咽喉,开发后很快就相当富裕了。所以不但英国人重视,在二战时也被日本人盯上了。”
小武睁大眼睛,道:“你是说在太平洋战争时,日军跟英军也开火了是吗?可是我大概只知道、1941年日本偷袭了珍珠港,导致美军损失惨重,但不太清楚日军的后续行为。”
八角点头道:“日军痛击了美国的太平洋舰队,目的就是为了独吞南洋的一切资源和钱财,所以英国自然也是日本之敌。何况日本跟美国之间的脸皮已经撕破,那也就更加不必再跟英国(美国的盟国)客气。”
“不过当时英国在南洋仍驻有不少部队,仅仅在新加坡就至少有5万人以上,而且这还不包括英属印度军队和澳大利亚军队,所以日军倒也不敢轻视英军的实力。”
小武皱眉道:“我以前大概听说过,日本的南方军司令是寺内寿一,其麾下部队的实力很强,这是真的吧?”
八角点头道:“是真的。但其实南方军并不是特别建立的部队编制---本来就是侵华日军的一部分。最初寺内寿一也是在中国战场担任方面军司令的,其地位大致与冈村宁次相当。”
“后来由于日军大本营准备吞并整个南洋,故在中国战场改而采取守势,然后不断将本土新征之兵派入中国,同时将原驻中国的日本老兵不断换出,由寺内寿一全权统领去攻打南洋---这就是南方军。由于南方军全都是从中国大陆调过来的日本老兵,久经沙场、作战经验丰富,所以战斗力很强。”
小武犹豫道:“这么说来,日本南方军的实力已经超过留在中国战场的日军了?冈村宁次虽然继续统领整个中国战场,但他麾下的实力已经弱于寺内寿一了?”
八角点了点头,微笑道:“在1942年初日本攻打南洋的时候,情况确实如此,而且寺内寿一的军内地位也似乎要超越冈村宁次了。不过其部下军队主要还是陆军,日本海军当时却在同美国海军全力作战,无暇前来照应。”
小武讶道:“可是英国的军队应该是以海军为主吧?那么,寺内寿一的南方军如何与其作战?”
八角捋须点头道:“不错,这确实有难度。但是寺内寿一知道英国海军恐惧日本海军大举南下(实际上只有陆军乘坐普通船只南下),一定会收缩于新加坡海港而集中防守,故扬长避短、采取了曲线式的进攻。”
小武依然很惊讶,道:“对于进攻新加坡这样的一个岛屿,如何曲线进攻?”
八角捋须笑道:“日军先从吉兰丹州的首府附近登陆---那里地处马来半岛北部、靠近泰国,没有谁会干扰日军登陆。而且当时泰国已加入到了日本一边,所以日本陆军登陆之后,可毫无后顾之忧地、顺马来半岛放心南下。”
小武恍然道:“这个进军情况,恐怕跟几百年前、暹罗远征军顺马来半岛南下一个样!”
八角微笑道:“不错。日军连续使用恐吓手段(比如骑着自行车行军、但轮子外围没有橡胶圈,可模仿坦克的声音),势如破竹地由北向南、一直打到了柔佛州的首府新山(Johor Bahru)。”
小武惊道:“从那里向南渡过柔佛海峡,就可以进入新加坡了!”
八角点头笑道:“没错。所以日军在新山当地搜集和制作了上万个澡盆(天才的计划),发给士兵每人一个。”
“虽然澡盆极其简陋,但是配上小木板当桨,在风平浪静的时候真得可以划水渡过柔佛海峡(宽度相当于深圳河)。趁着英军完全没想到,日军已经到了后门口,抽个冷子、只用一两个小时,大军便渡河成功。”
小武叹道:“这是英军完全没有预料到的!”
八角道:“没错。当时英军的所有军舰、以及所有的枪炮,朝向都是对着港口以外的。哪知道在那个方向根本没有敌人进来,然而日本陆军却轻松抄了他们的后路。”
“而且日军甫一进入新加坡,立即登上了武吉知马山---此山是新加坡唯一的制高点,同时还控制着全岛的水源。”
图表26日军攻克英军驻守的新加坡(二战)
图片来自互联网
小武摇头叹息道:“看来日军的准备十分充分,英军进退失据,根本没得打。”
八角笑道:“不错。新加坡的英军主帅听说日军攻占了武吉知马山,虽然接到了丘吉尔首相‘战斗到底’的命令,却率领着一枪未放的8万英军主力竖起了降旗!”
“加上在马来半岛先前被日本击败的5万军队,英国实际上已损失了13万兵力。---这是英国在南洋的所有兵力,也包括了印度军和澳大利亚、纽西兰军队。而日本南方军负责新马战场的只是一个军---即第25军,4万余人,就轻易获得了全胜,还缴获了无数英军船舰,自身损失微乎其微。”
小武叹道:“这样的一面倒战事,是英军历史上最大的耻辱吧!”
八角点了点头道:“客观地说,寺内寿一的南方军(共25万人)当时的表现极其出色---四个军兵分四路:25军攻打新马,14军攻打菲律宾,15军攻打缅甸印度,16军攻打爪哇,均取得了丰硕战果。之后,南方军的总部就设在新加坡。”
小武点头道:“于是新加坡就被日本一共统治了3年零8个月?”
八角微笑道:“你还记得这些资料?持续到日本投降之时,确实是这么长时间。不过在当时,英军在投降寺内寿一之前,将一些多余枪械‘转送’给了华人抵抗力量‘义勇军’。而在当时,新加坡华人几乎无法反抗日本,此举反而导致了‘大检证’行动。”
小武惊道:“什么是‘大检证’?”
八角捋须道:“所谓‘大检证’---就是让所有新加坡人,都带上一周干粮,分别到几个聚集点去报到,然后一一甄别。”
“一者,日军要从中找出有钱人。按照寺内寿一的说法,由于华侨们以前一直踊跃捐款,支援中国大陆的抗日行为,使大日本帝国受到了损害,所以必须拿出5000万元来补偿日本,为自己赎罪。”
“二者,如果日军觉得任何人长得像抵抗分子,那就直接送上罗厘(Lorry,卡车),每30到40人一车,装满拉走、有去无回。只有日军看上去无公害的人,才在几天后发给良民证,释放回家。”
小武惊道:“那这个‘大检证’行动里面,岂不是枪毙了很多人?”
八角点头道:“不错。大检证里杀了足有3、4万人吧,基本上都是华人。而且日军虽然拟定了9条罪名,然而大多数人是无法甄别是否符合那些罪名的,所以很多时候也只是随意判定而已。”
小武闷哼了一声,道:“只要看一个人不顺眼,就将他送上罗厘了?”
八角点头道:“正是。不过值得一提的是,在大检证的过程中,有一个青年人虽已被送上了罗厘,但在运送出发前一霎那、他跳车钻入树丛逃脱了。”
“因为日军的登记人员要照顾‘检证’大局,故只派了少数人去追击,这样就让他给漏网了。”
小武大为惊讶,道:“这位从‘大检证’里死里逃生的年轻人是谁?”
八角呵呵笑道:“就是新加坡后来的国父和缔造者---李光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