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完这本书于我而言最大的收获是它开拓了我对管理的认知。书中提到“有效管理”,它不是针对天才,而是所有普通人,每个人都可以成为管理者。让我们能更好的认知自己,更好的对自己进行有效的管理。再次强调下:书中所提的管理者并不是被组织赋予了管理人员身份的人才被成为管理者,而更泛指是知识工作者、专业人员以及经人员等,是指一个人的工作是会对组织的能力和绩效产生影响,有创造贡献的那些人,都是在这本书提到的管理者,相信我们共读群的伙伴都在此列,所以才希望自己成为一个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在开始共读前,先问大家一个问题,在你职业生涯过程中,你遇到的哪些优秀的伙伴,都有着怎样的特质呢?带着这样的问题,我们开始今天的共读吧~
在这个章节里德鲁克提到说,管理者的工作必须管理有效,但是在现实中,我们常常能发现,真正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却是非常少见的,一般来说,管理者本身的能力与经验在大部分情况下是比非管理者更为突出,但一个人的有效性与他的智力、想象力或者知识之间,并没有太多关联性,因为有许多人并没有意识到才能本身并不是成果。一个人的才能,只有通过有条理、有系统的工作,才有可能产生效益。其实我们看书学习亦然,我们正在阅读的时候,是在吸收知识,这是输入的过程,经过大脑组织信息加工,通过在生活中,工作上、课堂授课等方式进行实践输出,才是完整的学习过程,如果只有输入,没有输出,那学习系统的滚轮并没有很好的转动起来,只能事倍功半,就如同工作中总会有一些伙伴总在埋头苦干,却没有关注绩效要求、组织要求、工作价值,最终也只是做了无用功。许多年前,我有一位领导和我说过,工作,不仅要脚踏实地,也要仰望星空!我一直将这里的仰望星空理解为,多关注工作体现的成果,组织对你的要求和期待,外部世界对岗位能力的要求及转变趋势,不知道正在收听音频的你,对这句话又是怎样理解的呢?在书里,德鲁克告诉我们 智力、想象力、知识都是我们的重要资源,但是资源本身仅仅是限制性因素,只有通过管理者有条理、有系统工作才能将资源转化为成果。在这里跟大家分享一句话“没有效益的价值输出都是在耍流氓”不知道你是否认同?
为什么需要卓有成效的管理者?有一句常常萦绕在耳的话在书中也有提及,说的是:“把事情做对”的能力以及是“做对的事情”的能力,但是对于不同领域的人,对两者的要求却是各有不同。倘若对方是体力工作者,那就要求是把事情做对即可,如按要求完成鞋子的生产,其数量和质量符合所要求的标准,而由于管理者则要求是做对的事情,要求更注重工作的效益,是站在贡献者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因为只有从事“对”的工作,才能使工作有效。德鲁克在书中一直将管理者泛指为知识工作者、经理人员和专业人员,知识工作者的成果体现并不能像体力工作者一样,用鞋子生产的数量来衡量,而知识工作者的生产力就是“做好该做的事情”拆开来看这句话是:一个是要能做好、另一个则是应该做的。也就是最终需要体现的就是有效性。由于管理者的职位和知识,他们必须在工作中做出影响整体绩效和成果的决策。当然,德鲁克也进一步说明,这并不意味着大部分知识工作者都是管理者,因为知识工作也像其他任何工作一样,有些是属于日常事务性的、不需要什么技能的工作。
我们一直在提有效性,但是在现实中要面对的是,一方面要求他们具备有效性,一方面却又是他们很难达成有效性!这是为什么呢?管理者身处在组织之中,必须面对四类非本人所能控制的实际难题,而每一个难题都是由组织的内在因素造成,与他的工作也紧密相连且无可避免地需要打交道,使他的工作难以取得成果和绩效,让他成为组织内的囚徒,这些分别是什么问题呢?
第一:管理者的时间往往只属于别人,不属于自己。在组织里,每一个人都可以随时来找他,而事实上每一个人也正是这么做的。上司临时性的谈话、客户突然打来电话、下属有难题需要开导,跨部门会议需要出席等等,于是我们的时间就这样被占用了。
第二个问题是:管理者往往被迫忙于“日常运作”,除非他们敢于采取行动来改变周围的一切。比起医生问诊可以明确知道患者诉求。而管理者面对的世界更为复杂,哪些是事情是重要的,是管理者必须要去做的,哪些事情只会分散他的主义里,这并不是一目了然的,这些纷杂的事物并不能像病人叙述症状,为医生提供线索那样帮助管理者做出有效决策。管理者如果在沉迷日常事务中无法脱身,哪怕可以应付得了,却也是在浪费自己的才能。
第三个问题则是提到使管理者缺乏有效性的第三项现实因素,是管理者本身处与一个“组织”之中。也是就说只有当别人能够利用管理者的贡献时,管理者才算有效的,由于每一个知识工作者都是各有专长的,有人热衷运营,有人热衷培训,而在组织里,他们每个人都需要使用别人的成果。对于管理者的有效性而言,最重要的人物往往并不是管理者直接控制的下属,而是其他部门的人,或者他的直接上司,一个管理者需要主动与他人接触,如果不能使这些人有效利用他的贡献,他本身就不具备有效性可言。
最后一个问题,德鲁克则提到说:管理者身处一个组织的内部,受到组织的局限。文中提到一种叫阿米巴虫的变形虫,这种虫子身体的每一部分能随时与环境直接接触,来感知外界的变化。但是当我们身处组织内部时,由于组织的内部才是与他最密切接触的,各种情况、问题和挑战接踵而来,容易为内部的问题和挑战所困,而看不到外部的世界。
如何去理解“有效性”,就是使能力和知识资源能够产生更多更好成果的一种手段。就想常常提到的培训有效性一样,一样的教室资源、一样的设备,一样的课程时长和硬件背景相当的老师,第一种是中规中矩讲完这节课,第二种是通过技巧和方法设计后再上课,从而产生了不用的效果。不管是促动技巧,还是其他技巧,都是实现有效性的一种途径
而有效性是一种后天的习惯,是一种实践的综合,而所有的习惯都需要反复实践去形成,那哪些是成为一个卓有成效的管理者需要在思想上养成的习惯呢?期待在后面的章节学习到德鲁克更多好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