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 理/黄 舜
内经原文:
雷公曰:愿卒闻经脉之始也。黄帝曰:经脉者,所以能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
肺手太阴之脉,起于中焦,下络大肠,还循胃口,上膈属肺,从肺系横出腋下,下循臑内,行少阴心主之前,下肘中,循臂内上骨下廉,入寸口,上鱼,循鱼际,出大指之端;其支者,从腕后直出次指内廉出其端。
是动则病肺胀满,膨胀而喘咳,缺盆中痛,甚则交两手而瞀,此为臂厥。是主肺所生病者,咳上气,喘渴,烦心,胸满,臑臂内前廉痛厥,掌中热。气盛有余,则肩背痛,风寒汗出中风,小便数而欠。气虚则肩背痛,寒,少气不足以息,溺色变。
为此诸病,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盛者,寸口大三倍于人迎,虚者,则寸口反小于人迎也。
解读1
原文通过雷公与黄帝的对白来诠释人体经脉的来龙去脉。
雷公想全面了解经脉的起始所在及其在周身循行分布的情况。黄帝提纲挈领地回答:经脉能够运行全身的气与血,濡养周身,还可以用来决断生死,诊断百病,调和虚实,治疗疾患,所以不能不通晓经脉的知识。
那么,经脉在全身的循行,是按照子午流注的时空顺序,有先后的,古人按照寅时为起点,把肺经作为经脉的循行起始点。
手太阴肺经——主要体表循行路线在上肢,所以归手,又在上肢的阴面,故属于阴经。
1循行路线:起始于中焦胃脘部,向下循行,联络于本经的表里脏腑——大肠腑,再从大肠腑返回,环绕胃的上口,上穿过隔膜,联入本经的脏腑——肺脏,再从肥内气管横向走,前出腋窝部于体表,沿着上臂内侧,在心经心包经的前侧下行,延肘部和前臂的内侧,桡骨的下缘头内侧,越过脉搏动处穿越手掌前侧隆起的鱼部,延大拇指到指端。另一分支,从手背进食指背部与手阳明大肠经相接。
从循行路线可知:胃、大肠与肺高度相关,胃肠受凉,肺立即有感应而咳喘,而肺受凉受热或烟熏,亦会影响到肠胃的病变。比如大肠癌的发病,与抽烟高度相关;过度喝酒与肺癌高度相关等。
而通过对循行体表的本经经络穴位进行相应的刺激,也能影响到内部脏腑的气血运行,从而起到调节和治疗本经与表里经脏腑的作用。比如,刺激尺泽穴或者鱼际穴直接应对肺部、大肠腑甚至是心脏的病变。
2是动则病:在此经络经气一旦发生异常变动,就会出现肺气胀满,气喘、咳嗽、缺盆痛,剧咳之时则会双手交叉按胸前,感到眼花目眩、视物不清,这是臂厥病,肺气逆乱所致。
经脉上的腧穴主治肺脏之病,症状是咳嗽气逆喘促口渴、心中烦乱、胸闷、上臂内侧前缘疼痛、厥冷,手掌心发热。
经气有余时:会出现肩背部遇风寒而痛,自汗出而易感风邪,小便次数多而尿量少等症;经气不足时:背部遇寒而痛,呼吸气少而短,小便颜色异常等。
3治则:气有余时——泻,不足时——补,热证时——速针,寒证时——留针,阳气内衰致脉道虚陷时——可以用灸法使其隆起,不亢不虚但失调时——用本经腧穴即可。本经亢盛时——寸口比人迎脉大3倍,本经气虚者——反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