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名:Ilex latifolia Thunb;
别名:大苦酊、宽叶冬青、波罗树。
常绿大乔木,高达20米,胸径60厘米,全体无毛;树皮灰黑色;分枝粗壮,具纵棱及槽,黄褐色或褐色,光滑,具明显隆起、阔三角形或半圆形的叶痕。
叶生于1-3年生枝上,叶片厚革质,长圆形或卵状长圆形,长8-19(-28)厘米,宽4.5-7.5 (-9)厘米,先端钝或短渐尖,基部圆形或阔楔形,边缘具疏锯齿,齿尖黑色,叶面深绿色,具光泽,背面淡绿色,中脉在叶面凹陷,在背面隆起,侧脉每边12-17条,在叶面明显,背面不明显;叶柄粗壮,近圆柱形,长1.5-2.5厘米,直径约3毫米,上面微凹,背面具皱纹;托叶极小,宽三角形,急尖。
由聚伞花序组成的假圆锥花序生于二年生枝的叶腋内,无总梗;主轴长1-2厘米,基部具宿存的圆形、覆瓦状排列的芽鳞,内面的膜质,较大。
花淡黄绿色,4基数。
雄花:假圆锥花序的每个分枝具3-9花,呈聚伞花序状,总花梗长2毫米;苞片卵形或披针形,长5-7毫米,宽3-5毫米;花梗长6-8毫米,小苞片1-2枚,三角形;花萼近杯状,直径约3.5毫米,4浅裂,裂片圆形;花冠辐状,直径约9毫米,花瓣卵状长圆形,长约3.5毫米,宽约2.5毫米,基部合生;雄蕊与花瓣等长,花药卵状长圆形,长为花丝的2倍;不育子房近球形,柱头稍4裂。
雌花:花序的每个分枝具1-3花,总花梗长约2毫米,单花之花梗长5-8毫米,具1-2枚小苞片;花萼盘状,直径约3毫米;花冠直立,直径约5毫米;花瓣4,卵形,长约3毫米,宽约2毫米;退化雄蕊长为花瓣的1/3,败育花药小,卵形;子房卵球形,直径约2毫米,柱头盘状,4裂。
果球形,直径约7毫米,成熟时红色,宿存柱头薄盘状,基部宿存花萼盘状,伸展,外果皮厚,平滑。分核4,轮廓长圆状椭圆形,长约5毫米,宽约2.5毫米,具不规则的皱纹和尘穴,背面具明显的纵脊,内果皮骨质。
花期4月,果期9-10月。
产于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河南、湖北、广西及云南东南部等省区。分布于日本。
生于海拔250-1500米的山坡常绿阔叶林中、灌丛中或竹林中。
本种的木材可作细木原料、树皮可提栲胶,叶和果可入药;植株优美,可作庭园绿化树种。
(摘自《中国植物志》)
图片摄影:陈成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