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2017年育学园解读第二届育儿行为数据报告,网络成了许多年轻父母育儿知识的最主要来源。在育儿过程中有了困惑,大部父母也倾向通过网络搜索、 从和APP寻求答案。只有20%左右的调查对象选择翻书或查找资料。
网络虽然方便,但可信度并不高。比如许多母婴大号作者并无儿科医学背景,所写文章多是基于自己养育1-2个孩子的经验,科学性有待商榷;即便是儿科医生,也无法精通所有儿科问题,就连知名网络育儿专家崔玉涛也曾被美国儿科医学会批评了十个观点;更有甚者,一些公众号为盈利故意制造焦虑,误导读者。
养娃是个艰苦的工程,作为新手父母,我们不想在弯路中总结经验,也不希望把少得可怜的上网时间用于筛选海量育儿文章。我们需要一本权威、全面、可操作性强的育儿书籍,为我们建立育儿知识体系。
后浪出版社出版的《华人育儿百科》就是我们的解决方案。
与其他育儿类书籍不同,《华人育儿百科》的作者不是一人,而是上百人,他们都是来自台湾首屈一指的台湾长庚纪念医院儿童医学中心的骨干医生、营养专家和护理人员,涉及15个不同分科,真正做到让专业的人写专业的文章。
这本书共507页,涵盖300个常见育儿问题,80种婴幼儿常见疾病和24个促进幼儿发育的小游戏。可以说,从产前到孩子6岁间育儿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在这本书中基本都能找到答案。在阅读的时候可以先通读,建立基本知识体系,然后在养娃过程中遇到问题了,再通过查阅的方式选择内容。
这本书能帮我们建立的知识体系主要包括:
1、了解孩子:包括了解孩子的生长、发育
2、了解教育:包括孩子的管教和早教
3、了解疾病:包括了解孩子的疾病防治和常见药物
1、了解孩子
生长:生长指的是孩子长大长高,最重要的指标就是身高和体重。这也是老一辈育儿最关心的事情,总希望自己的孩子长得比别家孩子更胖、更高。
其实孩子长得太高或太矮、太重或太轻都是不正常的。判断孩子生长是否正常的方法是查阅儿童生长曲线图。
“儿童生长曲线图是以百分位图的形式呈现一般儿童身高、头围、体重生长概况......使用时先找到横坐标所示年龄,再找到纵坐标所示身高、体重、头围数值。根据两条线交叉点得出百分位,就可以知道宝宝的体格在同龄宝宝中的位置”。
以这张0-5岁女童生高曲线图为例,从上到下有5条曲线,分别代表97%、85%、50%、15%和3%的身高水平。
假设有一女童1岁,身高77cm, 她对应的就是85%这条曲线,意味着在100个1岁女童中,她的身高超过84个孩子,算是比较高的。
当然,孩子也不是越高越好。超过97%那条曲线,意味着孩子过高。孩子低于50%曲线也不用着急,只要不低于3%的曲线,也是正常的。
因此,在孩子某段时间里身高、体重增长较少或没有增长,家长不必太过焦虑,只要对照儿童生长曲线图便可判断孩子是否正常。但如果在短期内孩子身高体重偏离了两条曲线以上,则要留心孩子的健康问题,并请医生进行诊断和评估。
发育:发育指的是孩子功能上的提升,如动作、语言、智力、情绪等。孩子的发育遵循着从头到脚、从近向远的规律。也就是说孩子先会控制头部、躯体、然后是四肢和手指等。
孩子的发育有着较大差异。比如有的孩子11个月就会走路,而有的孩子15个月才会走路。如果孩子总是较同龄孩子发育慢,家长可以通过查阅发育里程碑或对照发育迟缓信号表初步判断孩子是否发育迟缓。
以书中第212页的儿童发育里程碑为例
孩子如果在一个或一个以上领域落后20%,则可能是发育迟缓,需要由医生进行进一步的评估和治疗。
2、了解教育
管教: 在管教孩子方面,我们要做民主型的父母,即关爱和管教并行,既花时间陪伴孩子、关心孩子,又对孩子提出要求,并帮助孩子达到要求。
当孩子犯错时,民主型的父母在管教孩子时应分清以下5种情况,采取相应措施,并让孩子在错误中成长:
没讲过:由于没有被教育过,有些事孩子不知道是错的。比如孩子爱打人,如果没有告诉过孩子打人是不对的,直接用打孩子作为惩罚,不但对孩子不公平,也起不到教育作用,反而会给孩子树立可以用暴力代替沟通的榜样。
听不懂:孩子的语言理解能力有限,有时不理解父母的指示。如父母要孩子把房间收拾干净,孩子不清楚怎样才算收拾好。这种情况下父母要把详细解释,收拾干净意味着把所有玩具收起来、书和文具摆好等等。
做不到:有些要求超过了孩子的能力范围。比如要一个4岁的孩子集中精力1小时,这超过了孩子的年龄水平。发现孩子做不到,应该及时降低难度或为孩子提供必要帮助。
偏要做:孩子从2岁开始,就进入了人生第一个叛逆期。有时犯错是明知故犯,或不愿意服从大人的指示。这时大人应该清楚而坚定地表达要求,让孩子知道父母是认真的。
求关注:有时孩子受到了忽视,会用“不乖”来引起关注。比如有些二胎家庭忽视了大宝,原本已经会自己吃饭穿衣的大宝突然出现倒退,不肯自己穿衣吃饭,坚持自己还小,或偏要跟小宝抢东西。这时父母应该反思背后的原因,并做好大宝的心理工作。
早教:
很多家长认为,孩子不上早教就会低人一等,喜欢跟别人的孩子比谁认字多、谁会说英语、谁有才艺。
其实学龄前孩子的早教目的并不在于掌握知识或技能,不应强调死记硬背,而应以开发兴趣为主,否则容易产生揠苗助长的效果,让孩子学会了技能却厌倦了学习。
3、了解疾病
本书按照传染病、内科、外科、心理和外伤等门类列举了70种疾病的应对方法,在实际操作中可根据需要按目录查找。
对于传染病,最有效的预防方法包括:减少去人多的地方、隔离家中病患、勤洗手和疫苗接种。
这里重点介绍一下疫苗接种。一直以来,接种疫苗一直是防治天花、小儿麻痹症等严重传染病的重要方法。
疫苗主要分为减毒活疫苗和灭活疫苗两种。
减毒活疫苗中含有完整的活性病原体,经过减毒处理后,不会致病,且能引起较久的 免疫反应,通常一次接种终生免疫。少数情况下可能引起轻微病症,或在免疫力底下时引起严重感染。
灭活疫苗安全性较高,但是免疫效果差,可能需要多次接种。
一般说来,国家免费提供的一类疫苗大多是减毒活疫苗,可以选择自费的灭活疫苗。在选择的时候家长可以参考两种疫苗的性价比进行选择。
另外,接种了疫苗并不代表100%不会患病。例如有些人接种了水痘疫苗后仍然会得水痘,但即使得了水痘皮疹的数量也大大少于不接种疫苗。
抗生素:
抗生素作为曾经被滥用的药品,近年来有些被妖魔化了。很多家长对医生给孩子开的抗生素持疑虑态度,担心抗生素会破坏孩子免疫力或产生耐药性,私自不给孩子吃抗生素或在症状好转时擅自停药。
事实上,对于细菌感染类疾病,抗生素有很好的治疗效果,按照正规医院医生开的剂量服用,一般不会产生耐药性。
在给孩子使用抗生素时,要遵循以下两点:
1)不擅自使用抗生素。没有儿科相关背景的家长,不要简单通过症状随便给孩子使用抗生素,应该由儿科医生评估是否需要使用抗生素以及剂量。
2)严格遵守医嘱。不同的细菌感染疗程不同,如中耳炎至少需服药7-10天。如果没有完成疗程,体内未被杀死的细菌反而容易产生耐药性。
最后,总结一下《华人育儿百科》这本书。作为一本“百科”,它做到了权威和全面,操作性也很强,但由于篇幅关系,无法深入,因此这本书并不能代替医生。它的最大意义在于为你提供一个养娃指南,让你知道孩子“正常”的评判标准,减少不必要的焦虑、花费和弯路。毕竟养娃那么累,我们每一步都不想浪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