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2015年秋季新学期,书院国学班的各项要求都有了明显的变化,其中师资培训的内容也做了重大调整,将参考台湾陈真老师的教学体系来授课。陈真老师担任小学教员工作45年,将传统文化教育运用到教学过程中,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这套教学方法非常适合体制内教学推广。
目前学校教育以“竞争”为手段,以分数作为衡量标准导致学生出现普遍的高分低能现象,这些孩子进入社会后难以立足。国家的教育政策已经开始发生变革,越来越重视品德教育、扎根教育。品德教育适用于体制内教学的各个科目、各个年龄段。实行品德教育也是在为30年后父母老师们步入老年后做准备。
品德教育的重点:
幼儿时期一定要让让孩子从小学习经典,让孩子从小学会爱父母、爱他人。通过经典学习做人的道理,并不断力行、做到。如果缺少了这个力行做到的环节,就成了“不力行但学文,张浮华成何人”
幼儿学习经典的方法。0-13岁是孩子记忆力最好的时期,只让孩子熟读记住就可以,因为这个年龄段孩子的悟门还没有打开,理解力有限,所以不解释。每天15-20个字,读10遍,用时5分钟。字数少、轻松记住可以培养孩子的自信,第二天要记得复背。
父母要提高敏感度,把握教育的时机。当孩子做错了事要找到根本的原因,而不是只盯着结果,当父母带着情绪教育孩子很容易出现对立,“心有所好要而不得其中”。父母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不以成绩作为判断孩子的标准,而应该以品德为标准。成绩好的孩子要注意修正其傲慢和自私的心理。要相信,每个孩子都希望自己变得更好,要带着爱心对他。
当父母采用压制的方式,父子之间容易出现对立,孩子会表现出瞪眼睛、摔东西等各种身体语言,“势服人心不然,理服人方无言”。首先要给孩子讲道理,道理要讲透,然后才可以惩罚,不分青红皂白先惩罚是不行的。讲道理时要和孩子看着彼此的眼睛,让他体会到父母真诚的心。最后也是最重要的环节,要接受孩子,给孩子一个拥抱或者拍拍肩膀、摸摸头,就像绘本《大为不可以》中最后妈妈给大卫的拥抱一样。如果拥抱时孩子躲闪、不情愿表明孩子的情绪还没有完全接受。
如何教孩子爱人?吃饭时第一口要给长辈、给同伴。当孩子有分享的想法和行为时要赞扬、鼓励,让他明白这样做是好的对的。
现代教育西方东进,把竞争作为人生的价值观,所以西方社会是儿童的天堂、成人的战场、老人的坟墓。而中华教育是儿童扎根养福、成人服务造福、老人享受清福。
童蒙养正阶段。0-3岁在孩子会说话之前就给他听经典和舒缓的轻音乐。
3-13岁记忆力最好,悟性弱,这个阶段给他讲道理听不懂。要着力培养孩子爱学习、爱阅读的习惯。给孩子讲圣贤的故事、名人传记、德育故事,在这些故事中充满了正能量,也为孩子树立了人生榜样,让他知道原来人生还可以这样,并产生向善向上的愿望,为13岁后立志打下基础。
德育故事怎么讲?德育故事数量非常丰富,多用浅显的文言文,在讲故事的时候可以留下非常广阔的想象空间。父母先把内容读20遍,大致的意思就能明白了,然后再讲给孩子听。不可以看故事的白话解释,因为同一个故事每个人从中悟到的内容都不同,一旦看了解释思维就会被注释内容框住。
培养好品德从分享开始。比如即将到来的中秋节,父母带着孩子一起去为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买礼物,要买2份。要先送给配偶的父母,再送给自己的父母,并对老人表示感谢。孝,通过这样身教的事例就会印刻在孩子心里。
为什么有的人能量高,有的人低。能量高的人乐于分享,他人的感谢赞扬会对能量场产生加持,久而久之人的胆量越来越大,信心也越来越足。能量低的人自私,所以只有自己能量,身单力薄。
幸福生活的必要基础:学会孝亲、懂得尊师、开启本善至诚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