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有一位跳水选手最近在比赛中获得冠军,特殊的是他没有双臂。当记者访问的时候,他说:“我天生就没有双臂,在孩童时,我一直都没觉得缺少什么。直到上学,看见大家都用手做事,才感觉到自身的缺陷。可见,我们的不满与自卑常常是通过与他人比较产生的。
这样的对比在我们的生活中层出不穷,受过良好教育的我们,或许能在心态上给自己一个暗示以调节,但是在面临人生许多选择的时候,难免又会在心里想:如果我像谁一样就好了,或者,如果我拥有什么,情况会比现在好得多。对这样的假设,我们都不陌生。
原本以为,这不过是人生常态。我们都是不完美的,并且我们都是因各种各样的残缺和遗憾才导致如今这般模样。直到昨天读了《被讨厌的勇气》,曾经一度萦绕在我心里的这些就像死结一样的往事,突然有了被解开的感觉。
《被讨厌的勇气》与大多数心理学的著作不同,是一本通过年轻人与哲人的对话形式,阐述自我启发之父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的书籍。这本书读起来一点都不枯燥,并且书中有许多金句直击心灵,让人耳目一新,并且受到鼓舞。
奥地利心理学家阿尔弗雷德 阿德勒与佛洛伊德、荣格并称为心理学三大巨头。虽然我们对阿德勒知之甚少,但这丝毫不会削弱阿德勒在心理学界的影响力。天生矮小的阿德勒并不因自身条件而自卑,相反,他用自己的平生所学获得了人本主义心理学先驱和个体主义心理学创始人的称号而被后代景仰。
《被讨厌的勇气》这本书从目录就很有趣,目录不见一章一节,而是分成了五个夜晚。
这别出心裁的写作创意来自两位日本作家——哲学家岸见一郎和自由作家古贺史健,他们共同研究了阿德勒心理学多年后,利用哲学和文学的思维共创此书。
五个夜晚,五个主题,环环相扣。在年轻人与哲人的对话和辩论中,阿德勒心理学主要思想逐渐显现,思维的火花从星星点点到变成一束光,照耀着每一个人。
一、我们的不幸是谁的错?
1、原因论与目的论
正如我在前文所提到的,人们总是对现状不满并习惯性地将造成自己现状的原因归结于过去的事情:或许是因为当初的一个选择,或许是童年的经历,或许是来自原生家庭。这种心态其实就是佛洛伊德提出的原因论:现在的我是由过去的事情决定的。
对此,阿德勒有不同的见解,他提出了目的论:人的行为其实是基于某个“目的”完成的。
例如,餐厅服务员不小心把汤水洒到客人身上,客人马上大哄大叫地呵斥服务员。客人的大喊大叫是为了达到呵斥的效果。
阿德勒之所以相信目的论,是因为如果我们成为原因论的信徒,就会在过去的束缚中无法获得真正的幸福。因为原因论,其实是在给现状进行辩解,认为造成现状的原因都是过去的事情,而当下的自己是无辜的受害者。
阿德勒强调生活是自己选择的,不幸是自己造成的。只有从本人身上找问题根源,才会避免犯同样的错误。
2、心理创伤并不存在
大家还记得鲁迅先生笔下的祥林嫂吧,我们生活中不乏这样的人存在,总是对他人述说自己的不幸,将自己的现状归结于人生悲剧,以此来显示自己弱者的身份。这类人希望自己能受到更多关注,得到更多怜悯和同情。
然而,生活并不会因为我们的人设而增加其他价值和意义,我们的生活不是过给别人看的,不是他人的同情或怜悯就能让我们光荣谢幕,从始至终,我们每个人才是自己的演员,自己的观众。
阿德勒认为,决定我们自身的不是过去的经历,而是我们自己赋予过去经历的意义。你如何解释你的过去,影响着你当下的行为。
再三强调:人是可以改变的。
3、你是不是很想成为别人?
小时候,一听到父母口中“别人家的孩子”,马上就会产生反感,因为聪明的我们嗅到了其中包含的深意:父母对自己的不满。同样的道理,我们之所以会产生想要成为谁的念头,其实也是潜意识里对自己的不喜欢,甚至讨厌自己,想要摆脱这个不如意的生命。
我们把眼睛盯住某个人,将对方所拥有的特质与自己缺乏的部分进行比较,无论如何,我们都是输家,因此产生了自己不如对方好的想法。
阿德勒针对这种心态提出了给予的观点:重要的不是被给予了什么,而是如何去利用被给予的东西。
红楼梦里的刘姥姥与贾母两个人拥有完全不同的背景和成长环境,但是她们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可以超越不同的阶级,不同的经历,成为很好的朋友。
贾母羡慕刘姥姥健步如飞,刘姥姥羡慕贾母躺在床上,有人帮她捶腿。可见,不同的背景成长起来的人生都有闪光之处。
我们并非一无所有,只是缺乏一双“发现自己”的眼睛,不懂得去利用自身有利的条件创造自己想要的的生活。
4其实你并不想改变
对现状的不满,对自己的不满能够日复一日的原因是因为我们都没有行动。
对此,哲人认为人之所以无法改变,只是自己给自己下了“不改变”的决心。
不管人们对现状多么不满,但还是认为保持现状更加轻松。因为他们不知道改变后的自己是否就是那个更幸福的样子,保持现状让他们更安心。
事实上,造成许多不幸的不是过去的经历和环境,而是当下这个缺乏勇气进行改变的自己。
二、人的烦恼皆来自于人际关系
哲人问年轻人:“你讨厌自己吗?”
年轻人说:“我觉得自己有很多缺点,感觉自己没有任何优点。”
哲人:“你只看到缺点是因为你下定了“不要喜欢自己”的决心。
一个不喜欢自己的人,身心都在想着他人,如何发现自己,喜欢自己?
这样的人在行为上的表现主要有两个倾向:一个是活在他人的期待中,为了让别人满意而委屈自己;另一个则是自卑。
活在他人的期待中,我们的情绪起伏全都掌握在他人手上。这样的人生不仅没有自由,而且徒增许多烦恼。
通过与他人比较产生的自卑感是烦恼的另一根源。阿德勒提出,健全的自卑感并非来自与他人的比较,而是与理想中的自己进行比较。
自卑不是什么坏事,每个人都有可能感到自卑,但是不应该有自卑情结。所谓的自卑情结就是把自己的自卑感当作借口来使用。困扰我们的常常不是客观的现实,而是主观的解释。主观的最大优点就是:如何解释是由自己选择的。
我们如何解释过去,决定了我们当下的心态和行为。
三、将幸福的按钮收回囊中
面对充满未知的人生与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我们应该如何是好,如何才能将人生扳回正轨?对此阿德勒提出了人生课题之说。
阿德勒认为人生有三大课题:工作、交友和爱的课题。 而人际关系的矛盾主要源于我们对他人的课题进行干涉或者让他人干涉我们的课题。
例如当我们勇敢地拒绝别人的不情之请时,意味着我们会被议论,被讽刺,甚至被指责。
无论他人如何对待我们,都是他人的课题,我们不必纠结于此。现实情况确实大多数人都会担心他人对自己的评价而作出与内心相违背的选择。
我们有权决定自己的生活方式,并且真正对我们的人生负全部责任的只有我们自己。但是面对他人的时候,我们常常把自己给忘了。
这个他人也包括父母和孩子。许多家长会把自己的人生理想强加给孩子,这就是父母的课题由孩子来完成,如果孩子完美地继承了父母的思想,滑稽的一幕将会出现:那就是由孙子来完成孩子的人生理想,试想这样下去,什么时候一个人能够竭尽所能去完成他自己的人生课题呢?
父母不应该过多地干涉孩子的人生,但是不要过多地为孩子做决定。就好比你可以把马带到河边,但是你不能强迫马喝水。
阿德勒认为,父母的主要任务是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和学习氛围引导孩子思考生活,解决人生问题。这个引导才是关键。
如何分离自己与他人的人生课题?阿德勒提出了一个判断标准:思考某种选择所带来的后果最终由谁承担。
比如,我们拒绝他人的请求,这个选择所带来的结果就是他人可能讨厌我们。被讨厌是我的选择所带来的后果,这是我的人生课题。讨厌我则是他人的选择,那就是他人的课题。
分离自己与他人的课题,我们才能在有限的人生里完成高质量的人生。
如果不付出被讨厌的代价,那就无法贯彻自己的生活方式。
要知道,获得幸福的勇气也包括“被讨厌的勇气”。
叔本华说过,谁也不能为你建造一座你必须踏着它渡过生命之河的桥,除了你自己之外没有人能这么做。尽管有无数肯载你渡河的马,但必须以你自己为代价,你将抵押和丧失你自己。
成为你自己,不惧被讨厌,不随波逐流,才能将幸福的按钮收回我们自己囊中。
无戒90天成长训练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