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与黑》的读后感
其实如果想发表一些稍微有点深度的感想,或许我应该再多看一看其他人的文章。但是看了别人的观点以后就不容易有自己的看法了。虽然我的看法很浅显,也可能早就有人说过,但好歹是自己想出来的。也许以后翻看这些读后感,能看出自己的进步吧。
读的是闻家驷的译本,所以就沿用这一版本中的人物名称了。
首先我得承认我没完全看懂。书中涉及了太多法国当时的政治斗争,极其复杂,而我对那个时期的历史背景缺乏了解,所以看得一知半解。再加上电子书的排版有些问题,经常有句子混乱的地方,读起来更不容易了。
在读这本书的时候,我对朱利安的态度是经常变化的。 开始我觉得他可怜,而后又觉得他虚伪,可是看到他时不时地“真情流露”一下,我又有些感动。直到故事结束,朱利安被处斩,我又觉得可惜和悲哀。
他是个优秀的人。惊人的记忆力、学习能力、清秀的相貌和强烈的上进心,纵使虚伪也难以令人不惋惜。
他是那个时代一些渴望进入上层社会的底层人民的一个缩影,也是那个畸形的社会的一个牺牲品。朱利安的童年生活没有爱,只有功利、目光短浅的父亲的打骂。作为一个爱好读书,并不强壮的孩子,在木匠家庭里是没有所谓利用价值的。可上天给了他进入上流社会的机会,从此他的命运走向了完全不同的方向。
朱利安蔑视达官贵人和教士们。他们表面高贵,富有教养,却都做着见不得人的勾当。当时那些修道院的学生们,几乎无一不以成为神职人员为获得金钱和地位的手段,“献身圣洁的事业”也不过是说说而已。这一点就算是外人也看得明白。可朱利安却一直梦想能够拥有和他们一样的高贵身份。步入装饰华丽的客厅时,他的艳羡之情再明显不过。他对身份和阶级有着近乎神经质的敏感,往往无意的言行也能伤害他的自尊。过度在意自尊,或许也是自尊缺乏的表现。他经常感到骄傲,也经常强调自己是木匠的儿子。可以说朱利安的一生都陷在摆脱卑微身份的挣扎中。
朱利安看似早早就踏入了名利场,可他似乎并不十分懂得人情世故,以至于四处树敌。国王驾临韦里埃时,德·雷纳尔夫人安排他进入仪仗队,导致几位上层人士失去了机会,招来了嫉恨,可朱利安并没有察觉到。在修道院时过早地站明了队伍,又为日后埋下了隐患。
最后几章给了我很深的印象。在监狱的那些日子,朱利安认命一般地不再挣扎。哪怕知道德·雷纳尔夫人并没有死,他也只想求死了。悔恨是一方面,在我看来,更像是一种疲惫。从他出生开始,朱利安就被物欲所环绕。哪怕最后到了监狱,狱卒的嘴脸依然带着拜金主义的浸染的味道。甚至还有教士要利用他的死大发横财。厌倦了种种争斗和虚伪,他最怀念的就是在韦里埃平静而幸福的日子。他也意识到自己的所作所为只能是以悲剧告终。
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叙述朱利安在监狱的时光用了九章,而最后写到他的死却只用了一句“一切都进行地简单而得体,在他这方面,没有任何矫揉造作的表现”,好似波澜壮阔之后一切戛然而止。不过我想,这最后一刻,“没有任何矫揉造作的表现”,对朱利安来说,是具有非凡意义的。在牢狱中他还在感叹“都到了这个时候我还在伪善”。但生命的最后一刻,他做回了真实的自己。那种平静与欣慰,于他而言十分难得了。这是否也是作者的一个暗示,那个时代的人只有到了面对死亡的时候才能正视自己,摘下面具呢?是否甚至有人还不如朱利安,至死不悟呢?
谈到朱利安的爱情,到最后也搞不清楚他到底爱谁。爱情是一种善变的情感,就像心情一样多变,从生理的角度也能解释。但人需要稳定的感情。这时,爱上的是对方身上恒久不变的品质,才能维系这种感情。我是这样认为的。
可朱利安爱德·雷纳尔夫人和马蒂尔德哪些品质呢?她们身上都有着非常值得被爱的地方,但似乎朱利安并没有真心地爱上它们。他也曾欣赏过二人的美丽,由衷的发出赞叹。他也欣赏过德·雷纳尔夫人的机智、自然和马蒂尔德的高傲、温柔。但欣赏的下一秒,总会有些杂质掺杂进来,或是野心,或是虚荣,或是沉溺在这种幸福之中的欲望。所以他和德·雷纳尔夫人在一起时,总是心有旁骛,而一旦离开了她,又无比思念。对待马蒂尔德也类似。
他在和二人相处的时候,经常想到的一句话就是“我必须要这样,这是我的责任”。他不是受爱的驱使,而是受地位、自尊和野心的驱使来和她们交往的。可怕的是他的演技那么高超,以至于这两位心思细腻的女性都没有察觉出他的爱实际上是虚伪的。(但这也不是说他对两人没有一点感情。只是那种感情是不是真的爱情,还有待商榷。)当他离死亡越来越近时,马蒂尔德的聒噪和做作让他心烦意乱,对她的热情也随之消散了。他怀念起德·雷纳尔夫人,他最后的热情都付与了她。我想,与其说他的真爱是德·雷纳尔夫人,还不如说他最后才发现德·雷纳尔夫人代表的自然与恬静最让他感到舒适和圆满。
说到德·雷纳尔夫人,她是一位在物欲横流的时代里出淤泥而不染的贵妇,也是一个被宗教、道德和社会束缚的一位可怜的母亲。她没有尝过爱情的滋味,就像所有贵族小姐一样遵父母之命嫁给了德·雷纳尔先生。她以为人就是该这样生活的,所以从来没怨恨过。她有些逆来顺受,即便丈夫处处钻营金钱和地位,对待她并不温柔,她也能周旋其中,安于相夫教子。直到朱利安的出现,点亮了她心中爱情的那盏灯。她飞蛾扑火一般地投入到了爱情中。但终于又在宗教和道德的作用下想要结束这段感情。她和朱利安反反复复的分别和重逢,也表示了她内心的矛盾与斗争。但最后她还是选择了爱情。随着朱利安的死,她也离开了人世。
想到朱利安并不是真的爱她,我有些为她不值。但她的人生终于有了热情和向往,她在追求她本应该得到的东西,这也无可非议。
再说到马蒂尔德。 正如她所说,她有财富,有高贵的出身,有动人的容貌,还有什么她没有的呢?这一片空虚中,她感到烦闷和无聊。朱利安给她的生活带来了趣味。朱利安蔑视她,但她又确实为朱利安的才华所倾心。当然,他的蔑视也是其中一个原因。当她真的和朱利安在一起时,情况又变得有些可笑。马蒂尔德对她的身份和地位非常骄傲。当她决定嫁给朱利安的时候,她父亲不得已赋予朱利安的贵族姓氏让她欣喜若狂。她为自己不必使用朱利安的平民姓氏而感激不已。但当她表达对朱利安的爱时,却经常说“我是您的奴隶”这样的话。可见那时她的情感是多么猛烈。朱利安被这种感情所撼动,一时间也放下了对地位的顾虑。但过了一两天,当激情销退,她又记起了自己的身份,与朱利安是这样的天差地别,她又开始蔑视朱利安了。朱利安不明白她的心思,是靠一位俄国贵族的详细“教程”才重新得到了马蒂尔德的青睐。说白了,就是得不到的永远是最好的。朱利安转而追求别人,对她装出十分冷淡的样子,她反而又燃起爱情来了。她年轻,所以不免有些“中二”。她崇拜古代的贵族小姐与被斩首的情人的故事,认为这才是真的、轰轰烈烈的爱情。当她遇见朱利安,她不免将自己代入到那个故事中了。在两人相处的日子里,她就曾经自比过故事中的女主角。等到朱利安真的获罪入狱,她更是不遗余力地扮演那个忠实的情妇。她沉溺在自己的营救中,丝毫不在意朱利安的感受。等到朱利安为此转向德·雷纳尔夫人时,她又极其愤怒。不知道是为了情人的出轨,还是为了朱利安没有演好他的角色。
演出的高潮部分,当然是朱利安死后。朱利安已经走了,只剩下马蒂尔德自导自演着这出只有她自己在意的戏。她穿了长长的丧服,坐着披了黑纱的马车,就像玛格丽特·德·纳瓦拉那样抱着朱利安的头。马蒂尔德将朱利安的下葬仪式办得奢华而隆重,引得无数居民围观。朱利安曾经嘲讽地说过,他有办法让他的行刑过程变得非常引人注目,那就是在走向刑场的时候向观众抛洒金币。他没有这样做,但马蒂尔德这样做了。她在葬礼上抛掷了数千枚五法郎银币。不知道朱利安泉下有知,会不会觉得非常厌恶。
总的来说,这部小说给我深刻印象的地方,除了以上外,还有细腻的描写。每一个感情的波动,每一句话背后的心情,都表达得淋漓尽致。作者有一颗同样细腻的心才能写出吧。
作者在提到朱利安时,好多次说是“我们的英雄”。我想这不仅是讽刺,也有真的褒扬。司汤达对他是爱恨交加的吧。个人与环境还真是一个说不完的话题。或许真的是这样,万事皆有其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