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七小时候是一个留守儿童,小时候爸爸妈妈在外面工作,所以伊七从小就和外婆生活在一起。
伊七也不记得从什么时候就留在外婆身边了。只是在记忆里,自己就像一个没人要的小孩,虽然外婆对她很好,但外婆有时候也很忙,所以伊七经常要被送到其他的亲戚家,第一天在姨家,也许第二天就要去舅舅家了。
在别人家的生活想来是不好过的,唯一能让她快乐的事情,就是跟在姐姐哥哥的后面玩。但是她那么小,哥哥姐姐才不愿意和她玩,总是把她领出去就丢在路边,自己就跑远玩去了。
那时候伊七很内向,有什么事情也不敢说,她就默默的在路边等着哥哥姐姐他们回来,然后一起回家。
有一次,伊七又和哥哥出门了,哥哥当然还是要像以前一样,把她甩在路边。
伊七喊哥哥:哥哥,今天可不可以带我一起去玩。
哥哥停下来回过头:你还是在这里等我们回来吧。
扭过头就跑远了。
这一年她五岁。
后来,伊七终于到了上学的年纪,虽然她很内向,但也在学校里认识到了好多朋友。
记得在幼儿园大班,学校中午会管饭,有一天是吃饺子,班里有一个小女孩,总是把自己碗里的饺子扔到别人碗里,然后捂着自己的碗,大喊在你碗里的就是你的,你不要给我了。
这个小女孩叫雯子,小孩的世界很好玩,班级里会分派别,因为她两个不在一个派别,所以也没有什么太多交集,只是那时候伊七觉得这个小女孩很好玩。后来雯子和伊七成为了好朋友,也许是伊七唯一的朋友。
幼儿园的生活很快乐,也很快,伊七就要上一年级了。
她还是住在外婆家,在家里仍然没有人和伊七玩。
外婆有个邻居对伊七很好,所以外婆忙的时候,会让伊七去邻居家玩。
邻居家有一个二十岁多岁的哥哥,不知道什么原因,一直在家里,也一直没有结婚,那时候农村的男孩这个年纪早就成家了。
有一次,伊七去邻居家玩,只有那个哥哥在家。
那个哥哥在屋里看到伊七,就对伊七说:伊七,来呀,来屋里玩。
那么小的伊七,怎么会知道,这个哥哥会对那么小的她下手。
她本能的很害怕,边哭变闹的跑出了屋子,也许是因为邻居家的儿子也害怕了,也没有追出来。
伊七跑回家后,外婆问她怎么了。
她那么小,也不懂什么,只是很害怕,也不敢说什么,这件事就那么过去了,伊七后来再也没去过邻居家。
这一年她七岁。
初中第一天报道,伊七就去晚了,发现班里早就没了座位,老师就让他先到后面站着,过了一会,又来了一个小姑娘,原来就是那个雯子,幼儿园往别人碗里扔饺子的那个小女孩。
初中的她很调皮,经常和雯子一起逃课,一起对班主任恶作剧。
班主任经常会在自行车上放一个擦车子的布子,她和雯子每次见到都会偷偷的把抹布偷走然后扔掉。第二天班主任就会放一个新的抹布,就那么几次,最后班主任也就不在车子上留布子了。
伊七的性格非常孤僻,班里的同学大多都很反感。但是雯子对他很好,她就这样在初中和雯子变成了最好的朋友,无话不说的朋友,也是唯一的朋友。
因为父母不在身旁,外婆也总是没有时间管她,慢慢要进入青春期的她,怀疑自己,怀疑自己的人生,怀疑自己的到来。
她觉得自己就像是被遗弃的孩子,没有人喜欢,没有人疼爱。甚至慢慢她开始讨厌自己。
初三,伊七也懂了一些事情,也知道自己或许是抑郁了,但是只有雯子知道她的心事,也只有雯子一直陪着她。
她和雯子说:我或许是抑郁了,如果你离开了我,我一定会活不下去的。
这一年她十六岁。
到了高一,伊七也是一个大姑娘了,放假终于再也不用去外婆家了,雯子也没有和她在一所学校,性格孤僻的她也没有新的朋友。
她越发的觉得自己不正常。有的时候心情很不好,觉得自己多余来到这个世上。有的时候觉得自己又无所不能,就这样反反复复的过了四个月。
在高一下学期的一天,她拿着小刀看着自己的手腕,心想如果这样割下去,或许就没有那么痛苦了。她也那么做了,还好最后没有割的很深。她尝试过很多自残的方式。
她爸爸妈妈慢慢觉察到了她的不正常,也发现了这些伤口,就领着她去看医生。
最后医生确定她为“双向情感障碍”,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躁郁症”。
她的父母意识到事情的重要性,对她更是百依百顺,不停地劝解,但是她只想雯子,那么长时间不见雯子,不知道她过得怎么样,也只有雯子最懂她了。
这一年她十七岁。
经过长时间的治疗,伊七的躁郁症好了很多。但她性格仍然是那么孤僻,还是只有雯子这一个朋友。
她在网络上遇到了一个写故事的小哥哥,这个小哥哥就是我。
她把自己的故事讲给我听,这或许是她第二次和另一个人讲起她的故事。
她和我说:我的故事还没有结局,希望你能给我一个结局。
我听了她的故事,心里很久都不能平静,我不同情她,我想她也不需要同情。我只是能感受到,她从小到大的那份孤独。
如果她能看到我写的这篇文章。
希望她不要埋怨我,我不能给这个故事一个结局,我希望她自己可以给自己一个美好的结局,加油。
伊七的故事还在继续。
这一年她十八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