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为爱?
爱,是为了促进自己和他人心智成熟,而不断拓展自我界限,实现自我完善的一种意愿。
自律能够让我们承受问题带来的痛苦,并最终解决问题;而心灵在承受痛苦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则会不断的成长和成熟。所以,自律是人们心灵进化最重要的手段和工具。那么我们为什么愿意通过自我约束去承受人生的痛苦呢?因为有一种力量在推动着我们,这种力量就是爱。爱,是人们自律的原动力。
如何区分爱与非爱?
首先,爱与非爱最显著的区别之一,就在于当事人意识和潜意识中的目标是否一致。如果不一致,就不是真正的爱。
其次,爱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爱意味着心灵的不断成长和心智的不断成熟。爱在帮助别人进步和成长的同时,也会拓展自己的心灵,使自我更加成熟。
第三,真正意义上的爱,既是爱自己,也是爱他人。爱,可以让自己和他人都获得成长。不爱自己的人,绝不可能去爱别人。
第四,爱需要付出努力。由于爱是不断扩展自己和他人自我界限的过程,所以,爱意味着我们要不断付出努力去跨越原来的界限。爱不能停留在口头上,而是要付诸行动。
最后,爱是一种意愿。并不是所有的欲望都能够转化成行动,而只有强大到足以转化成行动的欲望,才能够称为意愿。人人都有爱他人的欲望,但很多人只把这种爱停留在想法和口头上。真正的爱是行动,是一种由意愿而产生的行动。
爱不是什么?
1."坠入情网的爱"不是真正的爱
首先,坠入情网,通常会产生与性有关的欲望。其次,坠入情网的"爱"不会持续太久,不管爱的对象是谁,早晚我们都会从情网的羁绊中爬出来。令人头晕目眩的恋情,终归有一天会彻底消失。
在某种意义上,坠入情网是情感和心灵的一种退化。与心爱的人结合在一起,跟童年时与父母相伴的记忆彼此呼应,让我们仿佛又体现的幼年时无所不能的快感,又感觉到自己强大有力,似乎没有什么能阻止我们实现愿望。但我们没有意识到,这样的感觉是虚幻的,常常与现实脱节。残酷的现实迟早会击溃两岁孩子的幻想,同样也会击溃我们的爱情之梦。
坠入情网并不是真正的爱,只不过是爱的一种幻觉而已。情侣只有在脱离情网之后,才能够真正相爱。真爱的基础不是恋爱。
坠入情网并不是自我界限的扩展,而是自我界限部分地暂时性崩溃。只有真正的爱,才能让自我界限得到扩展,让心灵得到成长和完善,而且不再恢复原状,这是坠入情网无法实现的结果。坠入情网唯一的作用是消除寂寞,而不是有目的的促进心灵的成长。
2.过分依赖,不是真正的爱。
没有别人的关心和照顾,就认为人生不够完整,以致无法正常生活,这就构成了心理学上的"依赖性"。过分的依赖只能导致病态的人生。真正的爱是自由的选择。因过分依赖而引起的心理失调,心理学家称之为"消极性依赖人格失调",这是最常见的心理失调症状。所谓消极性依赖,是指患者只在乎别人能为他们做什么,却从不考虑自己能为对方付出多少。
仅仅把得到别人的爱当成最高目标,就不可能获得成功。想让别人真正爱你,只有让自己成为值得爱的人。满脑子想的只是消极接受别人的爱,就不可能成为值得爱的人。
过于强烈的依赖性,可能会使我们强烈的亲近某个人,表面上我们与对方彼此深爱,但实际上却只是依赖对方而已。导致消极性依赖的根源是缺乏真正的爱。
3.不能给心灵带来任何滋养的"精神贯注",不是真正的爱。
被自我界限之外的对象吸引,促使我们产生冲动,想把激情乃至生命献给对方,心理学家把这种状态称之为"精神贯注"。我们贯注的对象,就是我们所爱的人或事物。
不是所有的"精神贯注"都是爱,那些与心智成熟无关,不能给心灵带来任何滋养的"精神贯注",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爱。我们爱的真正对象应该是人,只有人类的心灵才有成长与进步的能力。
真正的爱不是单纯的给予,还包括适当的拒绝、及时的赞美、得体的批评、恰当的争论、必要的鼓励、温柔的安慰和有效的敦促。
4."自我牺牲",不是真正的爱。
给予者以"爱"作为幌子,只想满足自己的需要,却从不把对方的心智成熟当一回事,这就不是真正的爱。
过分的爱还不如不爱,该拒绝时却一味给予,不是仁慈,而是伤害。越俎代庖地去照顾原本有能力照顾自己的人,只会使对方产生更大的依赖性,这就是对爱的滥用。爱绝不是无原则的接受,也包括必要的冲突、果断的拒绝和严厉的批评。
受虐狂有这样一种错误观念:他们一厢情愿,把自我牺牲当成是真正的爱。其实,他们的潜意识蕴藏着更多的是恨,并渴望得到发泄和补偿。
很多时候,我们自称为别人着想,可能只是为了逃避责任,满足自己的愿望: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出自个人的意愿,核心动机是满足自我的需求;不管为别人做什么事,真正的原因都是为了自己。
真正的爱能够使人发生改变,在本质上是一种自我扩展,而非纯粹的自我牺牲。真爱的目的永远都是促进心智的成熟,出于其他目的的"爱"都不是真爱。
5.感觉,不是真正的爱
爱是实际行动,是真正的付出。真正的爱,需要投入和奉献,需要付出全部的智慧和力量。
爱的感觉也许是无限的,爱的火苗随时有可能在心头燃起,但是我们能够付出的爱是有限的,不能随意选择爱的对象。真正的爱不是忘乎所以,而是深思熟虑,是奉献全部身心的重大决定。
爱究竟是什么?
爱,最重要的体现形式,就是关注。
拓展自我界限,意味着摆脱惰性,直面内心的恐惧。而爱则可以给我们勇气,使我们敢于迈向未知的领域,敢于拓展自己和他人的心理界限。
体现关注最常见、最重要的方式就是努力倾听。
倾听是对他人表达关注的具体表现。大部分人不懂得倾听,是没有意识到倾听的重要性,或者不愿意为此付出努力。
真正的倾听,不论时间多么短暂,都需要付出相当大的努力。
爱的风险有哪些?
1.失落的风险
有些时候,我们宁可拒绝改变,也不愿忍受改变带来的痛苦,此时我们最需要的就是勇气。勇气,并不意味着永不恐惧,而是面对恐惧时能够坦然行动,克服畏缩心理,大步走向未知的未来。在某种意义上,心智的成熟需要勇气,也需要冒险。
精神贯注并不等于真正的爱,但毕竟是爱的起点。给予某种事物以精神贯注,可能面临拒绝或遭受损失;接近某个人,就可能经受失去对方的危险,让我们再次回到孤独寂寞的状态。
如果信任或依赖某个人,就有可能因为对方的亡故,让自己受到莫大的伤害。如果不想经受个中痛苦,就必须放弃生活中的许多事物,包括子女,婚姻等,但唯有这些事物,才能使人生丰富多彩。完整的人生势必伴随着痛苦,其中最大的痛苦之一就是心爱之人或心爱之物的逝去。
我们应该坦然接受死亡,不妨把它当成永远的"伴侣",想象它始终与我们并肩而行。万物永远处在变化中,死亡是一种正常现象,不肯接受这一事实,我们就永远无法体味生命的宏大意义
2.独立的风险
人生是一种冒险。你投入的爱越多,经受的风险也就越大。人一生要经历数以千计乃至百万计的风险,而最大的风险就是成长,也就是走出童年的朦胧和馄饨状态,迈向成年的理智与清醒。
很多人从未有过大规模的跳跃,也就无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成长。尽管他们看上去像个成年人,心理上却仍对父母有很大的依赖性。
一个人必须大踏步前进,实现完整的自我,获得心灵的独立。尊重自我的个性和愿望,敢于冒险进入未知领域,才能够活得自由自在,使心智不断成熟,体验到爱的至高境界。放弃真正的自我,我们就无法进入爱的至高境界。至高境界的爱,必然是自由状态下的自由选择,而不是墨守成规,被动而消极的抗拒心灵的呼唤。
3.投入的风险
充分投入,是真爱的基石之一。对于以爱为基础的情感关系,全身心地付出,是不可或缺的前提条件。只有持久的情感关系,才能使心智不断成熟,而承诺能够使情感关系更加牢固稳定。
若是投入无法得到回应,而是变成了痛苦的记忆,人们便害怕再度进入投入状态。除非后来重新建立起理想的投入和被投入关系,获得能够兑现,而不是虚假的承诺,不然伤口就难以愈合。当事人所承担的风险之大,甚至不亚于战场上身陷险情的士兵,但这两种情况又有很大的不同:背部受敌的士兵没有选择,只能面对;而一个处于心灵成长中的人通常都会退缩到以前熟悉而又狭隘的方式中,拒绝成长。
4.冲突的风险
爱的最大风险之一,是发生冲突时的指责和假谦虚,即我们常常以爱的名义去指责所爱的人。可是大多数批评只是出于一时的冲动、不满和愤怒,不但没有启发和教育意义,反而会使局面更加混乱。
真正有爱的人,绝不会随意指责爱的对象,或与对方发生冲突。行使爱的权利,不是一朝一夕的努力,有时甚至要冒很大的风险。你的爱越深,就会越加谦虚,而不是自私和傲慢。
爱与自律
自律的原动力来自于爱,而爱的本质是一种意愿。自律是将爱转化为实际行动的具体方法。所有的爱都离不开自律;真正懂得爱的人,必然懂得自我约束,并会以此促进双方心智的成熟。
真正的爱,珍贵而有限,应该倍加珍惜,妥善使用。
把爱和自律结合起来,才能拥有幸福的人生,才能体验到快乐的极致。
爱与独立
爱着与被爱者都不是对方的附属品,付出真爱的人,应该永远把爱的对象视为独立的个体,永远尊重对方的独立和成长。
不把别人看成独立的个体,无视别人的独立和自由,这种情况最极端的体现,恐怕就是"自恋"了。自恋的人无视别人的存在,只把别人当成自我的延伸,他们没有感同身受的能力,从不去体会别人的感觉,也不具备为别人着想的能力。
不能接受所爱之人的独立性,就会给亲情和爱情带来危害。
爱是神秘的,在追求真爱的路上,必坎坷不断,也必充实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