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杨文山
侯鸿亮和江志强两个制片人从幕后走向了台前,为公司形象代言;相比之下,作为内容创造者的导演们却相对退居幕后。在影视圈这个名利场,能留名的大部分都是导演和明星,但侯鸿亮和江志强却超越了这一定律,并且化身各自公司的“人格魅力体”。
互联网时代,众生善于造神,也善于弑神。前一秒你还是“一身诗意千寻瀑”的女神,下一秒可能就成了“绿茶婊鼻祖”;昨天你还是“当代鲁迅”的天才少年,今天或许就成了人人喊打的“捉刀代笔”小人。“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高于岸流必湍之”,围绕《外科风云》这部剧的相关争论,从“国剧良心”到“国剧凉心”,正午阳光或许真正体会到了“高处不胜寒”。
《外科风云》开播前,正午阳光形象遭受了三连击。先是山影起诉豆瓣,《琅琊榜》《北平无战事》被迫撤掉了海报、剧照。接着又被网友指控雇佣水军恶意诽谤《人民的名义》,最后是《外科风云》女主角白百何的“桃色风波”。事实上,即使没有这些“节外生枝”,按照互联网“造神—弑神”的舆情规律,正午阳光也差不多要遭遇自己的“红与黑”式的反转。
客观地讲,国产剧整体的粗制滥造让正午阳光脱颖而出。但这两年来,媒体对其的美誉夸张到多少有点“状诸葛多智而近妖”的程度。笔者并无沉浸于对正午阳光的“封神热情”,也无意于参与这场“弑神狂欢”,只希望放眼国内影视圈,给它一个略显公允的定论。
《欢乐颂2》和《麻烦家族》,两家公司新作同天开播/上映
不管是“国剧门脸”“国剧良心”的美誉,还是“处女座剧组”的评价,都是基于一时激情,感性大于理性。在笔者看来,不管是历史资历、企业形象,还是发展战略、行业影响力,正午阳光都相当于国剧领域的“安乐影业”。
除了都和白百何产生了“羁绊”,一家内地电视剧公司,一家香港电影公司,看起来八竿子打不着?不急,且听我慢慢道来。
1
历史:正午承接“鲁剧”传统,
安乐推动中国电影产业化
两家公司第一大相似之处,都是历史悠久的制作公司。在他们还不为人所知之时,其实都是中国影视剧内容生产的重要参与者和领导者,但因为各种原因隐居幕后。
正午阳光脱身于“国家队”山东影视(以下简称“山影”)。山影成立于1986年,是中国最早的电视剧生产单位之一。尽管在上个世纪有过《孔子》《武松》《白眉大侠》等经典的作品,但是“鲁剧”品牌的形成还在于新世纪。
相比起山影,另外一个“国家队”——北京电视艺术中心才是中国电视剧上世纪的执牛耳者。《四世同堂》《渴望》《编辑部的故事》《北京人在纽约》《便衣警察》……北京电视艺术中心的这些作品几乎都是“国民剧”。而山影真正崛起得到了新世纪,从《大染坊》《闯关东》到《生死线》《温州一家人》《钢铁年代》《老农民》。在电视剧市场化扩张的新世纪,山影用浑厚的底蕴进行主流文化的影像输出。
对“主旋律”的精致化表达既是山影的长处,也是发展短板,这才有了正午阳光的旁生。据悉,正午阳光成立于2011年,侯鸿亮2014年底辞去山影职务。侯鸿亮作为正午阳光董事长和山影的制片人成为这两者之间的关系人,串联起了这两家公司的关系。在《琅琊榜》之前,正午阳光只是作为制作方出现在《父母爱情》《战长沙》《青岛往事》等剧片后或结尾。唯一例外是《北平无战事》,正午阳光作为联合出片方出现。
生于1953年的江志强,13岁跟随父亲香港电影发行人江祖贻踏入电影业。全面接手安乐后,他开始在电影事业发力,连续监制《卧虎藏龙》《英雄》《十面埋伏》等作品,被《华尔街日报》誉为“亚洲最成功电影制片人”。江志强不仅早在90年代就参与投资了《蓝风筝》等影片,更是中国电影产业的引路人。
据了解,《英雄》一开始其实是想拍成中小成本的文艺片,之所以变成后来的商业大片,和江志强的介入密切相关。江志强曾经操盘了《卧虎藏龙》,很看好当时的电影市场。据张艺谋回忆,“开拍前江老板问我要不要梁朝伟?还有张曼玉?男一号可以李连杰。说他们解决排名问题就完了。最后我们还缺一个配角,江老板说可以让甄子丹来。你就会很惊讶,全顶级,行吗?得花多少钱?江老板说没问题,现在市场好。于是就变成这么大的规模了,这是无心插柳”。
2
大佬:“候大大”VS“江老板”
正午阳光和安乐影片第二大相似之处在于:侯鸿亮和江志强两个制片人从幕后走向了台前,为公司形象代言;相比之下,作为内容创造者的导演们却相对退居幕后。在影视圈这个名利场,能留名的大部分都是导演和明星,但侯鸿亮和江志强却超越了这一定律,并且化身各自公司的“人格魅力体”。剧迷称呼侯鸿亮“候大大”,业内则称江志强“江老板”。
事实上,两人从幕后走到台前,有各自不同的原因,但最终殊途同归。江志强作为安乐影业的掌门人,深度参与了中国电影产业化过程,见证了中国电影市场的培育和发展。即便纵横江湖数十载,江志强和他的安乐公司太过于神秘,以致于抱有融资想法的机构们都无从调研。
2013年冬天,以江志强和刘德华作为封面的杂志在北京报刊亭里随处可见。由安乐出品的警匪片《风暴》上映前的各种宣传活动上,低调著称的他,频频与刘德华一起面对镜头。“为什么我站出来呢,因为如果我不出一份力,就对不起这个电影。”江志强认为高曝光率是自己力所能及的部分,为了电影他愿意做任何事。
《风暴》之后,安业主控的影片《北京遇上西雅图》《寒战2》《黄飞鸿之英雄有梦》《捉妖记》宣发时段,平时低调的江志强都会为之站台。在电影圈江志强以谨慎、节俭著称,关于他的一个小故事流传甚广:贵为圈内大佬的他,几十年出差飞机只坐经济舱,省下来的钱全投给不赚钱的艺术影院——百老汇电影中心。不得不说,江志强个人的魅力也在转接到公司作品之上。
相比于江志强的“内圣外王”,侯鸿亮经常“抛头露面”更像是一种基于实用主义的协作分工。尽管侯鸿亮经常出现在不同的行业论坛、发布会,社会认知度不亚于一个明星,但他多次讲到孔笙才是整个团队的精神领袖。
孔笙有着山东人特有的忠厚和朴实,唯一的兴趣在于拍好作品,不喜欢在名利场抛头露面。于是,一个种萝卜,一个卖萝卜的分工就形成。事实上,侯鸿亮也有着“抛头露面”的先天条件,不仅长相帅气,而且谈吐儒雅,他的个人形象也随着转接到正午阳光的品牌上去。
3
作品:
一部戏扭转乾坤,类型创新永不止息
做出“正午阳光是国剧领域的安乐影片”的判断,最大的依据还是两家公司作品特质和发展战略。正午阳光和安乐影片都是比较有情怀的影视公司,前者在历史正剧不受市场待见的背景下拍摄了《北平无战事》,后者则一直参与投资文艺片:《海洋天堂》《黄金时代》。
从行业影响力上来讲,两家公司都在2015年实现了惊天大逆转。安乐影片的《捉妖记》尽管经历了劣迹艺人补拍事件,但在暑期上映后获得了24.4亿的票房。《捉妖记》不仅将《泰囧》保持的国产片票房纪录翻了一倍,而且赶超《速度与激情7》,极大缓解了中国电影人的“守土危机”;而在同一档期,精心制作的《捉妖记》《大圣归来》碾压“PPT电影”《小时代3》《栀子花开》,也让中国电影一定程度回归电影本体。
正午阳光的《琅琊榜》播出收视率一般,但在社交网站却成为爆款,它的播出和之前的《伪装者》遥相呼应,共同成就了正午阳光的大名。《琅琊榜》对于中国古装剧的影响深远,那种淡雅的中国传统文化风、精美的构图一时风头无二,之前市场推崇的“于正美学”被观众抛弃。除此之外,《琅琊榜》以“沉稳的传奇,飘逸的正剧”打破了类型界限,将中国电视剧的优秀传统以“最大公约数”的方式得到传播。
除此之外,正午阳光和安乐影片也注重类型创新。《捉妖记》之前,江志强先后拍了《风暴》《黄飞鸿之英雄有梦》,一部是继承香港警匪片传统,将动作场面极致化;一部则是利用超级英雄思维改造武侠片,让“黄飞鸿”这个IP年轻化,尽管一成一败,但比起守成,开拓的勇气可嘉。
从《战长沙》到《伪装者》,正午阳光有意对于传统“灰头土脸”的抗战剧进行偶像化改造。《琅琊榜》更是吸收了历史正剧优良的创作传统,对于网络IP小说进行了美学升级。《他来了,请闭眼》进行了悬疑推理剧的试验,尽管不甚成功,但《鬼吹灯之精绝古城》的盗墓探险,则高出同类《盗墓笔记》好几成。
最后,两家公司都在制作系列作品,推动作品品牌延续。拍续集的前提是作品取得了巨大成功,并且在此基础上还有创作余地。安业影片的《捉妖记》是三部曲计划,而《寒战2》的结局明显为《寒战3》铺垫,此外还有《北京遇上西雅图1、2》;正午阳光的《欢乐颂》一开始就计划拍三部,打造中国版季播剧,《琅琊榜2》也已杀青。
综上所述,“国剧领域的安乐影片”是基于影视行业全貌对正午阳光的一个公允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