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2日观湖北省博物馆,5月18日世界博物馆日特此小记。
从小到大也确实去了不少地方(应该谦虚的🤭),看来看去还是钟爱各地各种博物馆,受地域、民族、气候环境、语言、文字、饮食习惯等等不同的影响,所以每到一处都有不同的发现和感受,这种感受也会强烈的刺激你想要走更远的路。也许很多成人会说看了记不住呀,其实去的多了它们自然就住进了你的心里;也有人说带小孩去看不懂,那是因为他们需要这样从未知到模糊到清晰的过程,一次两次三五次,他们会变得特别愿意 ,直到主动倾听和触摸这些传世的老故事。
湖北省博物馆坐落在武汉东湖边上,跟美术馆仅有马路之隔,入大门即可看到一主四辅左右对称的汉式建筑群,主殿整体四层,沿一层石街而上直接通往二层,进入大厅右侧则是曾侯乙专馆,详细介绍和展出了历史上名不见转的曾国文化,尤以曾侯乙为代表的。
“曾侯乙”为何人?
1978年在湖北随县发掘出土的高规格大规模墓葬,经考古发现坑内多件陪葬带有“曾侯乙”铭文的器皿,他是战国早期的曾国一位叫“乙”的诸侯,是西周王姬姓家族的皇亲后裔,所以他的全名当叫“姬乙”,很遗憾的是曾国历史上除曾侯乙以外的其他历代诸侯王的详细记载到目前为止还是个谜,也未出土更多相关墓葬文物。听志愿者说曾国是在历史上出现了400多年,但更为详细的资料目前无从考证。众多国宝级展品均出土于曾侯乙墓葬,军事兵器、祭祀礼器、法器、歌舞礼乐器乐、金器、玉器、车马器、漆木器、竹简、盔甲以及曾侯乙的陪葬棺(当天只展示了外棺,内棺正在做保养维护)。
说起这个外棺,不得不承认2000多年前人的智慧,青铜做框架整体木结构的创意设计,光是这青铜框架就用了3.5吨的材料打造,到目前为止它也是迄今出土的最大最完整的铜木结构的外棺,整个外棺浸泡在水中几千年竟然没有一点腐烂,而且木漆器艳丽的色彩和特有的花纹还保存的那么抢眼(强调一下:是没有经过修复的原本)最后注意到了外棺正前方下面有一个小的窗口,据说内棺的相同位置也是有个窗口,当志愿者老师询问我们里三层外三层的人群:“小窗口的意义,知否?”正如我猜测的那样:“是方便灵魂自由出入吧”,老师答:“特别准确,古代君王相信灵魂不亡,为灵魂可以自由出入留下这样的窗口”。
还原墓葬坑内各室的摆设
九鼎八簋(轨)
九鼎八轨,先秦时期是天子祭祀用之物,独天子用九鼎八轨,侯级别的只能用七鼎六轨,按身份一次列之。周文王后期政局不稳,天子自顾不暇,所以侯级别的曾侯乙墓发现的完整九鼎八轨也是合乎情理。此祭礼器是典型的楚式风格,撇耳圆口显得小巧灵活,通过器皿风格可以看出楚国对曾国文化之影响,两国关系当时也是非同一般。
再看皇家酒器“铜樽盘”,除了精美绝伦我确实找不到可以形容它精致的词了,在那个只有手工制作、不知何为电脑数控、精密仪器的两千多年前的时空里,无论如何也难以想象。
铜联禁大壶
典型的酒器,禁是盛酒器的器座,用于置放双壶,目前已知的此件为4件。
铜鉴缶
酒器,众所周知楚人喜歌乐,品酒击缶而歌,性情所致,可储冰酒、热酒。冰在古代也是帝王之家享用,为奢侈品,王侯将相可将冰做礼赏赐与人。
曾侯乙编钟
共三层八组,65个钟。从上到下分别叫钮钟、甬钟、镈钟。每个钟从正面和侧面敲击是不同音,相差三个音阶,为一鼓二音。目前为止已经出土过一百多组编钟,独这个是之最,规格最大、品相最好、音色最准、最为完整而成为国宝。三层编钟上层清脆 、中层圆润 、下层醇厚浓郁,目前来看完成整个演奏至少需要5人。自出土以来只演奏过三次,关于这发音次数问题也是众说纷纭,但我在博物馆特意请教了老师们,得到确切的答案确实是三次: 78年在随州空军基地、84年新中国成立35周年在中南海怀仁堂给各国使节演奏、97年香港回归(但此时已发现下层的几个大钟表面氧化膜已掉,漏出了小部分原铜,所以迫于保护文物价值的需要,国家允许音乐家谭盾提前在武汉取音,而香港晚会现场展示的为复制品)。当然了,如果非要说出土时考古人员在随县试敲过也算一次的话,那就是它面世以来确实发出过四次声音。
十六节龙凤玉挂饰
当时饰品出土于主人头部位置,因为不在颈部所以据专家组猜测应该是帽子上的玉挂或头部装饰品,而不是项链之类。全长48厘米,用5块玉料雕琢而成,3个玉环和1个玉销钉联成可以活动卷折的16节,全链采用透雕、浮雕、阴刻等技法雕成37条龙、7只凤和10条蛇,配以谷纹、云纹、斜线纹,精美绝伦。
曾侯乙墓竹简
比云梦睡虎地秦简还要早。目前专家考证后已认知6696个文字,竹简主要记载了车马兵甲的数量统计。
云梦睡虎地秦简
在“国家宝藏”播放之前,这个云梦睡虎地秦简确实不是湖博的镇馆宝,放在仓库里并没有很好的展示,经过央视的热播迅速成了国宝“网红”。
彩漆木雕鸳鸯形盒
出自曾侯乙墓西室陪葬馆,鸳鸯腹部前后两侧分别绘有撞钟和击鼓舞蹈图案反映了古代乐舞艺术文化及绘画艺术的罕见材料。
从前车马很慢、书信很远~
盔甲很冷、面容很僵~
可将士回家的心很急。
距今已有四千年的石刻太阳人(解释不了的我便不质疑外星人的存在)
从开门到闭馆,曾侯乙馆就花了半天多的时间,仔仔细细认认真真,一点也曾不放过。
馆内三层是土与火的艺术:介绍了青瓷—白瓷—青白瓷的发展历史以及湖北瓷器史的发展与传世作品。各时期各官窑民窑的代表作品真的看的我眼花缭乱,对于瓷器我还是没有更多的偏爱(不偏爱是因为不懂,先从知识的皮毛一点点入手吧)。
元青花 . 四爱梅瓶
王羲之爱兰
周敦颐爱莲
陶渊明爱菊
林和靖爱梅.鹤
另外还有一个郧县人的展厅:八百万年前的蜡玛古猿-350万年前的南方古猿-190万年前的能人-80万年前的直立人-20万年前的早期智人-晚期智人-到现在的整个人类发展史。这些在中国自然博物馆和古生物动物博物馆…很多博物馆都有这一主题的展厅,可以简单了解一些。
四层,终于看到了传说中的真正的国宝越王勾践剑和云梦睡虎地秦简。
湖北省博物馆镇馆之宝之二
- 越王勾践剑
1965年江陵(现在的荆州)望山出土的战国的越王勾践剑,目前为止依然是寒光四射、刀刃锋利无比。剑身修长,有中脊,箭身布满了规则的菱形暗格花纹也是非常的精致,剑格正面镶有蓝色玻璃,背面镶嵌绿松石,剑身上端的的中脊两侧有鸟虫书错金铭文:越王勾践,自作用剑。
如果你想证明你真的来过这个地方,说自己对某个地方有一点的了解的话,那你一定要那个博物馆。
集荆楚文化之大成的湖博,受“国家宝藏”节目的的影响,我对她也产生了强烈好奇心特别是我的“男神”撒贝宁做了那期文物守护人,心动也是自然而然的了。沉睡了两千多年的曾侯乙编钟还是那样气势恢宏(春节期间在中国科技馆触摸过缩小版的复制品,声音也是那么的醇厚浓郁)、锋利无比发着寒光的越王勾践剑、吴王大夫矛、云梦睡虎地秦简、元青花四爱梅瓶……各种代表着楚曾文化的展品让人大饱眼福,甚至有些流连忘返。真的是从开门到闭馆依依不舍。很喜欢张国立在节目里说过的那句:“我们还很年轻,有多年轻?也就上下五千年”!
湖博对外是免费开放的,也不需要提前预约,和各城市大多博物馆一样也是周一闭馆,在主殿右侧的偏殿里每天都有三场编钟音乐会,编钟秀是需要买票的,成人30元/人,来过听过的都说值(好像打了个很硬的广告),周末表演应该是4-5场/天,需要提前排队买票,如果想找个最佳位置千万别买完票走开,耐心等待~
整个看下来再回到二楼左侧是一个展示湖北茶文化的馆也很值得关注。只不过整个发展过程的介绍跟晋商文化密不可分,也让我想起孙俪主演的“那年花开月正圆”里面的泾阳伏茶、还有重信义遍四野的晋商文化。这一站又刺激了想再去山西的想法~ 好期待。
楚人爱乐,上至君王,下至黎民百姓。
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希望有人喜欢我的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