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才读到这首诗的全文。
真是孤陋寡闻,惭愧。
第一次知晓这首诗,是高中二年级。很奇怪,我不记得高一的语文老师是谁了。却印象深刻于我的高中二年级语文老师——霍振英老师。一位高高大大的胖老头。头发花白。我之前的文字中有介绍过的:我的同桌,一个女生学霸。在全校大扫除时,和我一起去老师家借铁锹。在师娘给我们找铁锹的时候,我们注意到老师家的炕上,坐着一个男孩。大约十几岁,看上去有些不一样。老师坐在桌边,安静的喝茶。突然,我这个同桌,冷不丁的发问:老师,那个傻子是你孙子么?
.........
我完全真实的记录了她的话。
至今想来让我发冷。
彼时,我听到她这句话之后,
一瞬间,大脑全部空白。
我不明白,为什么我当时那么尴尬。而我同桌...非常自然,在等待老师的答案。
熟料老师淡定的放下茶,回答她:“是我的儿子。”
这个老头宽厚,淡然。教学也是如此。从未见他发脾气。从小,我特别喜欢语文这一学科,很多时候脑筋转不过弯来,跟老师在一个知识点上争论不休。老师也不生气,微笑着说——又钻牛角尖,快点让你同桌把你从牛角尖里拽出来!
那么再回到这首诗。
这首诗是一次期中考试题,在最结尾。但是我之前从来没见过这首诗,根本不会。然而,老师曾经告诉我们,不会的题,也得添上,不能空着。彼时,我搜肠刮肚,也不知道哪一首诗的上一句能配这下一句。没办法,灵机一动,自己给诗句对仗——此等试题出得怪,词,人间能得几回闻。
接下来还有一题:___,淡妆浓抹总相宜。我竟然还是不会。没办法,我只好写——待到考试回家后,淡妆浓抹总相。
静静的等待着判卷的过程是非常纠结的。一方面觉得自己押韵还是比较标准的,另一方面,害怕老师收拾我。
高二年组老师的办公室是在一楼,每次我在经过的时候都会看看屋里的老师们。老师们很少有看窗外的。但是考试后批卷的这几天,我感觉我路过的时候,有老师抬头看到我,似乎在笑着议论我。都是我猜的。
当然,后来证明,我猜的没错。
发卷的时候终于到了。
清早第一堂课。老师发了所有人的卷子,没发我的卷子。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呢?
正在纳闷时,听到老师说——来,++,你上前面来,给大家读读你的卷。
当时很囧。不知道老师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估计上前边去,老师容易踢我一脚。我就没有动。
看我没动,老师拿起我的卷开始把我那写的那些诗句,读给全班同学听。于是,你猜到了吧,全班爆笑。我自己呢也忍不住笑了。
够淘气的吧?不过,我是另一种方式淘气而已。
随后老师告诉我,我写的这张卷高一到高三的每一个语文老师都知道了,并且给每一个班级读过。
那没关系,我的文字,在高一的时候,就已经是全校作文的范文了,所以算上这几句诗,我已经火第二次了。[得意][偷笑]
谨以此小文,怀念我的青春。